做强 双峰农机产业推进县域经济发展
2011-06-08双峰县农机局熊启平戴楚文
■ 双峰县农机局 熊启平 戴楚文
自2006年11月湖南省九次党代会提出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以来,双峰县委县政府按照“龙头企业+产业园区+农机大市场+农机会展+自主创新”五位一体发展战略,坚持将农机工业作为强县之基,制定了农机产业发展规划纲要,调整了新型农机工业发展格局。5年来,全县各类农机生产企业由过去的300多家重组整合至79家,现农机工业年产值达14亿元,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33.8%。双峰农机产业正在为推进县域经济发展作贡献。
1 农机产业现状及特点
(1)产业发展优势明显。一是小型农机产品有特色。主要有微型组合米机、三轮车、拖拉机、水田耕整机、小型水稻联合收割机等60多个品种和300多种型号。微型组合碾米机占全国米机市场总份额的60%以上,是名副其实的“全国米机之乡”。二是市场辐射强。湘中农机机电大市场现有经营门店600多个,年交易额逾13亿元,市场辐射江西、福建、四川、江苏、浙江等20多个省市。三是实施品牌发展规划。全县已有60个产品纳入国家和省支持推广的农机产品目录,拥有“湖南名牌”4个、“湖南省著名商标”2个。
(2)产业整合成效显著。自2007年开始,大力实施龙头带动战略,积极引导企业资源整合、兼并重组、强强联合,力促企业由生产型扩张向技术资本型扩张转变,先后组建了10余家有限公司等。农友机械集团于2010年成功组建了13家子公司,并成功进入全省上市公司后备企业库。2011年,县委县政府又出台了《关于促进农机机电产业整合和又好又快发展的意见》,进一步加速了农机产业优化整合的步伐。
(3)产业园区颇具规模。2004年,双峰设立了全省首个农机机电产业园,占地106.7hm2(1600多亩)。围绕100亿产业集群目标,不断完善园区综合服务体系,加速引导企业集聚园区,着力将农机产业园区打造成推进新型工业化的核心增长极。引导农机园区走专业化、特色化、集群化发展路子。目前已有农友、湘源、国藩、金峰、韶峰等10多家农机生产企业入驻,集聚效应和规模效应显现。同时吸纳了一批电机、铸造、冷作件、塑料件等配附件配套企业进驻。全县农机产业配套生产企业从原来的39家发展到现在的75家,延长了产业链条,降低了生产成本。
(4)产业科技创新提升。一是与高校合作研发力度加大。建立了湖南大学—双峰县农机研发基地,与中国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6所高校组建了农机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同时农友集团与湖南农业大学合作建立了农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二是标准化建设步伐加快。2007年,由县农机产业技术服务中心、农友机械集团等牵头编制的组合米机企业标准上升为湖南省地方标准,后再次上升为国家行业标准。三是企业自主创新意识加强。目前全县农机产品专利由2002年的20多项提高到了2011年的200多项。四是设立了县农机产业发展基金。从2008年开始,每年从推进工业化发展基金、农业发展基金和科技三项经费中提取一定的比例,用于农机产品的研发投入。
(5)走出去步伐加快。一是农机产品出口额大幅增加。2010年,全县农机产品出口额达到500多万美元,实现了三年翻两番的历史性跨越。二是出口企业增多。2006年以来,先后有农友、湘源、金峰等企业办理了自营进出口权手续,出口企业逐年增多。
2 农机产业发展前景与条件
“十二五”时期,双峰县委县政府将进一步发挥农机工业对双峰县域经济发展第一推动力作用。到2015年,农机规模工业总产值达40亿元,其中配套产业过10亿元,年均增长21%左右,利税4亿元;培育1~2家上市农机企业,形成2家以上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企业集团或股份制公司。到2020年,实现农机工业规模总产值100亿元,利税10亿元;培育2家以上上市的农机企业,形成2家以上销售收入过20亿元的企业集团或股份制公司,创中国名牌2个、中国驰名商标2个。
(1)培育龙头企业集团。培育一批年产值超过10亿元、在全国同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和较强竞争能力的集团,并形成产业集群效应。重点支持农友机械集团、五丰机械、定园机械、国藩水工机械等龙头企业发展,鼓励企业通过股份合作的形式兼并一批相关企业做大做强,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着力培育农友机械集团在2013年前上市。
(2)提高产业配套能力。引导一批整机生产企业转型为配附件生产企业,扶持一批管理水平较高、产品科技含量高的中小企业发展;重点抓好园区产业配套,依托自身优势主动对接沿海产业转移;在320国道以南,职业中专以西至娄衡公路之间规划建设100hm2(1500亩)产业配套企业区。
(3)加快服务平台建设。由县财政资助建立3个农机产业发展服务平台:科研开发、产品设计、成果转化、生产性服务在内的科技服务平台,企业宣传、产品推广、市场开拓等服务在内的信息化服务平台,现代物流、海关、商检等服务的通关服务平台。大力支持以湘中农机大市场为依托的信息化平台建设和以农友集团为依托组建专业出口公司。
(4)完善产业园区条件。积极引导优势企业、优势项目向园区集聚,集中力量扶持园区内龙头企业发展。重点抓好园区规划及园区道路、水电、网络等配套基础设施建设,降低企业入园成本。优化园区服务环境、创新服务模式,加强园区管理机构的体制机制建设,推动园区从“政策型”、“管理型”向“功能型”、“服务型”转变。
3 农机产业发展保障及对策
2011年年初,双峰县委县政府已将县农机机电产业管理办公室升格为正科级机构,进一步明确了县农机局对农机产业的管理和服务职能。但为全面实现农机产业“十二五”目标,还须完善保障措施并采取积极的配套政策。
(1)出台有关管理措施。一是完善和制定《农机产品行业标准》。对现没有国家标准的农机产品,尽快制定全县统一的企业标准,并努力申报为省级地方标准或国家行业标准。二是制定《农机生产企业企业标准》和《农机生产企业监督管理办法》,实现标准化生产并实施动态核查管理。三是制定《农机产业目标考核管理办法》,将农机产业发展工作分解到县政府相关部门、落实到责任人,并将考核结果作为干部提拔、奖惩的依据之一。
(2)加大财政扶持力度。一是制定新的“农机生产经营企业财税政策”,对企业整合、先进技术采用、技术装备更新等,给予财政、税收优惠及厂房报建优惠。二是制定《农机产业发展专项基金筹措使用管理办法》,增加产业发展专项基金规模,增强资金引导能力规范专项资金管理。
(3)加强科技攻关。由县科技局牵头,组织规模企业对当前急需的关键技术、瓶颈技术、共性技术集中组织招标研究。积极争取国家和省政府相关部门在双峰建立国家级或省级农机工程研究中心或实验室,支持有条件的大中企业申报和创建工程技术研究等研发机构。支持企业申请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组织企业参加ISO9001或EC、EPA等质量认证。支持企业引进先进的加工、检测设备,提高工艺水平和劳动效率,降低企业生产成本。
(4)强化专业人才保障。每年引进一批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到重点农机企业工作,按照特需特办、特才特编的原则,对特殊人才采取特殊编制的管理办法。引进人才除享受企业正常待遇外,县财政还可给予适当生活补助,并在公务员招考中对企业秀人才予以优先招录。对专业技术骨干人员,应由县财政资助到高等院校进修深造。同时,要加强与双峰县职教中心、娄底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强化员工技能培训;加强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湖南农业大学、湖南大学、华南农业大学等高校的合作,加强高级经营管理人才培养。
(5)发挥协会纽带作用。充分发挥县农机产业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帮助企业协调解决有关问题。积极组织农机企业参加国内外农机展会,加大农机品牌对外宣传推介力度。积极利用网络平台,发展双峰农机电子商务。加快双峰农机信息物流会展中心建设,积极争取湖南省农机信息物流会展中心落户。建立科技成果转化、市场供求信息、技术经济指标、产品质量标准等方面的信息发布制度和行业预警制度。
(6)积极拓展国外市场。实施积极的走出去战略,按照“稳住一片、开发一片、打进一片”的战略,促进全县农机产品的出口。重点稳住东南亚、南亚市场,开发非洲、南美市场,打进欧美市场。在东南亚、南亚国家完善销售网络,跟进售后服务;在欧美高端市场,需引进先进技术开发针对性产品。
(7)加快招商引资步伐。进一步创新招商方式,拓展引资渠道,加快招商引资步伐。定期收集园区企业资金需求信息,定期把政务信息传递给园区企业,建立政府与企业信息交流制度。定期开展企业推介活动,推行招商代理制,努力实现引资、引技和引企的有机结合,积极促进农友、五丰、定园等规模企业与中国农机院和中汽集团等央企合作。
(8)增强资本运作能力。积极支持农友、湘源等企业尽快上市,促进企业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增强企业竞争力。加强企业与证券、会计、法律、评估、投资、担保、咨询等中介机构的联系,开展上市辅导,做好企业上市基础工作。对重点培育企业实施的技术改造、技术创新、技术中心或实验室建设等重大项目,优先安排项目贴息、资金补助等,并在财力许可的情况下对上市费用给予财政补助或奖励。鼓励企业通过企业兼并、债务重组、MBO或借壳上市等方式开展资本运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