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龙凤山灌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剖析

2011-06-08魏建华

黑龙江水利科技 2011年5期
关键词:龙凤水价项目区

魏建华

(五常市龙凤山灌区管理局,黑龙江五常 150208)

龙凤山灌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剖析

魏建华

(五常市龙凤山灌区管理局,黑龙江五常 150208)

龙凤山灌区在东北粮食主产区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通过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工作,结合当地实际,进一步规范用水户协会建设,实施了末级渠系节水改造,推行终端水价改革,探索解决农业灌溉发展问题的综合政策措施,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两项政策出台和完善政策措施提供代表性依据。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抽水水田区;农民用水户协会;终端水价;存在问题

粮食是我国的三大战略资源之一,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是我国最重要的战略之一。东北地区是我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建设国家重要的商品粮生产基地是振兴东北的任务之一。为加快灌区节水改造,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解决新时期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的战略性举措,龙凤山灌区于2008年被列为全国首批14个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灌区之一。

1 龙凤山灌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基本情况

试点项目区位于龙凤山灌区营城子灌溉管理站的抽水水田区,受益范围有3个乡镇7个行政村,参与农户4141户。项目实施前实灌面积1 400 hm2,通过本项目实施把一些使用纯地下井灌溉的水田和一些旱田改造成使用灌区抽水灌溉的水田,使水田灌溉面积达到3 400 hm2。

由黑龙江省水利勘测设计院完成的《龙凤山灌区农民用水户协会规范化建设规划》、《龙凤山灌区末级渠系节水改造规划》和《龙凤山灌区农业终端水价改革规划》(简称“三项规划”)的编制工作,经省水利厅和水利部专家的审核及指导意见进行了修改和完善,向受益区农民进行了通报和公示。经资金筹集、选择施工及监理单位、组织工程实施、落实质量监督后,于2009年完成项目实施工作。

2 龙凤山灌区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建设内容

2.1 用水户协会规范化建设

试点项目区在2004年成立了营城子抽水总干渠用水户协会,协会工作人员37人(其中妇女2人)。项目实施后,协会设立了办公场所,完善各项规章制度,水管部门精心组织,根据农民用水户协会培训对象和范围,确定培训内容。针对用水协会不同分工,如工程维修养护类、水量调配计量类、面积测算类、财会类,组织编写相应的通俗易懂的培训教材,举办多种形式培训班,积极开展水利实用技术培训工作。同时确保广大农民用水户人手一份实用技术宣传资料。在开展培训期间,认真进行培训工作的检查指导,及时了解和掌握工作动态,注重解决农民用水协会工作中出现的突出问题。特别是针对灌区存在的分水配水难、量水测水难等问题,着重开展以落实总量与定额两套指标、调整种植结构、推广高新节水技术为主要内容的培训宣讲活动,切实提高了农民用水协会执委会成员的素质和管理水平。

2.2 末级渠系节水改造建设

试点项目区内末级渠系改造的工程有:整修加固干渠3条、18.65 km,其中衬砌8.79 km;整修加固衬砌支渠30条、27.41 km;整修加固斗渠96条、41.18 km;整修加固农渠484条、264.8 km;整修加固支沟28条、39.61 km;整修加固斗沟79条、53.51 km;整修加固农沟484条、246.63 km;土地平整61.78万m3;新建节制闸6座;新建支渠分水闸工程21座;渡槽4座;路涵18座;渠下涵21座;农道桥5座;斗门96座;自记式水位计 30台;流速仪 5台;农道20万m3;路边林6.6万m2。

项目建成后,经验收、产权确认,制定相应项目建成后管护方案,将工程的产权移交给用水户协会,由用水户协会接管。

2.3 农业终端水价改革

测算灌区供水成本,包括国有水利工程供水成本P1和末级渠系工程供水成本P2;实行终端水价P,计算公式为:

式中:W1为支渠计量点计量的水量;W2为终端计量点计量的水量。

制定水价调整计划,并根据农民水费承受能力,财政对农民水费支出进行补贴。经测算龙凤山灌区水利工程供水成本水价P1为0.089元/m3,末级渠系水价P2为0.035元/m3,终端水价为0.155元/m3。

农民心理承受能力决定他们对待农业水价的态度,水价合理与否、是否愿意交纳是心理承受能力对水价做出的最终解释。经调研论证,终端水价报五常市人民政府审批后实施。

在营城子抽水干渠用水户协会建立了水量、水价、水费等相关台账,水费征收票据由水务总部门统一印制发放。

3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取得的经济与社会效益

3.1 节水效益

项目区通过工程建设使田间水利工程得到配套,提高项目区的灌溉保证率,为灌区发展水田创造条件。从目前资料分析计算,支渠以下灌溉水利用系数由0.6以下提高到现在0.68以上。通过实施水价改革,进一步促进节水,用水定额由550 m3/666.7 m2降到442 m3/666.7 m2以下。在灌区内建立用水户协会后,使农业生产走向良性发展道路。田间水利工程布局合理,分水及量水设施完善,杜绝了农民抢水、截水现象。

3.2 农业生产能力效益

项目实施前多年平均单产468 kg/666.7 m2,项目实施后平均单产达到520 kg/666.7 m2以上,随着栽培技术的进步,项目区粮食单产还会提高。灌排水设施和田间生产道路得到改善,为家庭经营的小型机械化生产创造了条件,改变农业生产环境,大大降低农民的劳动强度。采用合同制供用水,保护了供用水双方的利益,明确了各自责任,建立了透明的水费收缴渠道,避免了过去灌溉用水水费收缴层次多、收缴不规范、搭车、代收、苛扣等现象,使农民用上“明白水”,交了“放心钱”,农民负担大大减轻。

3.3 农民增收效益

水价改革实施后,平均实现节水108 m3/666.7 m2,用水户节约水费支出16.74元/666.7 m2,项目区内可节约水费36.31万元。通过水价综合改革促进灌区自我完善、良性发展,提高供水保证率,完善灌区工程维修养护,改善灌区为用水户服务水平,保障灌区粮食高产稳产。项目区生产条件得到改善,水稻品质的提高,粮价上涨30%以上,为农民增收打下基础。

4 农业水价综合改革存在的问题

1)如何让协会当好业主。协会作为灌区改革中产生的新的管理主体,目前既缺乏管理能力,又缺乏建设经验,尚处在逐步规范化建设阶段,很难独立地承担起农业水价综合改革的任务和业主工作,急需培训和提高。

2)建设资金的管理。目前协会的财务管理能力弱、调控水平低,财务人员业务素质不高,如何保障建设资金的安全要高度重视。

3)前期建设资金筹集难。试点项目实行“以奖代补”、“先建后补”,需要试点项目区先行筹集数额较大的建设资金,仅靠协会运作,难度很大,需要政府协调解决。

4)没有明确的政策性文件,财政投入资金难以落实。由于地方财政困难,缺少政策依据,政府和群众积极性无法发挥,地方财政资金和群众自筹资金落实难。

5)供水不抵成本、政策性亏损依然存在。龙凤山灌区国有水利工程供水成本水价8.9分/m3,而批复的现行水价为4.1分/m3,出现政策性亏损,这部分政策性亏损没有补偿渠道,造成灌区运行困难。

5 几点建议

1)建议由协会全权委托水管单位对试点项目进行托管或组建由协会、乡镇、水管部门参加的项目业主管理委员会,以确保试点项目的顺利实施。建设资金可以采取协会开设专户,由水管部门财务人员统一管理或由项目区所在县(市)财政统一管理,采取报账制,确保资金安全和计账规范。

2)为彻底解决试点项目启动资金筹集困难的问题,建议能否先期下达一部分“以奖代补”资金,然后再抓紧落实地方配套资金和农民自筹部分,使试点项目尽早展开,摸索和总结经验,以促进这项工作全面展开,以从根本上破解筹资难题。

3)尽快正式下发文件,明确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试点项目财政投资额度和形成具体的实施要求,以便试点项目区政府部门早日参与运作。

4)全面启动农业水价综合改革规划的前期经费补贴政策,解决灌区末级渠系节水改造中所需的测量和规划费用,确保规划的全面落实。

[1]李玖颖.黑龙江省农业水价问题分析与对策[J].黑龙江水利科技,2008,36(06):15.

F28

B

1007-7596(2011)05-0131-02

2011-06-03

魏建华(1966-),男,黑龙江五常人,高级工程师。

猜你喜欢

龙凤水价项目区
合阳县节水灌溉项目水资源供需平衡分析
传统龙凤纹在当今首饰中的应用
龙凤双胎
龙凤元素系列课程设计
龙凤珠宝LOGO征集活动
凌河源项目区水土流失危害及策略研究
影子价格模型在水价分析推算中的应用
调水系统工程水价计算方法及其应用研究
西北干旱地区农业水价分担模式探讨
华阴市农发项目顺利通过省级验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