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方法治疗儿童口腔溃疡疗效比较
2011-06-08郑华琛任祖建
郑华琛,任祖建,李 强
(福建省平潭县医院,福建 平潭 350400)
口腔溃疡,又称为“口疮”,是发生在口腔黏膜上的表浅性溃疡,大小可从米粒至黄豆大小、成圆形或卵圆形,溃疡面为凹、周围充血。好发于唇、颊、舌缘等。刺激性食物会引起疼痛,年幼儿表现为进食时哭吵不安、流涎等,年长儿可自诉口腔疼痛,进食少,为探讨治疗方法本文对100例口腔溃疡患儿病例,分为维生素C组与硝酸银组进行对比研究,现总结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我院于2009年1月至2011年6月共收治口腔溃疡患儿100例,男48例,女52例,年龄在6月~10岁之间,病程3~6 d患儿中没有重症口腔患者、贫血等特殊疾病,没有用过糖皮质激素和镇痛剂。随机分为维生素C组50例,硝酸银组50例,两组病例在年龄、性别、病程与病情等方面经卡方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临床表现:全组患者表现为进食时哭闹不安、流口水或口腔疼痛影响进食,查体见唇、颊或舌边缘等部位有大小不等、圆形或者卵圆形表浅性溃疡,溃疡面呈凹形,周围充血。
1.3 治疗方法:将口腔溃疡患儿随机平均分成两组各50例,维生素C组用生理盐水清洁口腔并用棉签轻轻刮除溃疡面渗出物,后取已压成细粉的维生素C适量,撒敷于溃疡面上,闭口片刻(约15 min),每日2次,涂药后禁水及禁食1 h,并停用其它药物,疗程1周。20%硝酸银组用生理盐水清洁口腔后用20%硝酸银点灼,之后同维生素C组。
1.4 疗效标准:根据中华口腔医学会的口腔黏膜病专业委员会制定的口腔溃疡评价标准[1]。痊愈:口腔溃疡终止复发达1年以上。显效:一般在用药后3 d内溃疡达到愈合,充血、疼痛和水肿部位消失,其总间隔时间延长,总溃疡个数减少。有效:一般在3 d内溃疡缩半或更多,充血、水肿明显减退,疼痛感觉基本消失。6 d内溃疡基本愈合,充血、疼痛和水肿的部位消失,其总间隔时间延长,但总溃疡个数未减少,或总间隔时间未改变,但总溃疡数减少。无效:一般指6 d后溃疡面积、充血、疼痛和水肿的部位无明显改善,其总间隔时间和总溃疡数都无改变的患儿。
1.5 统计学处理:采用t检验和χ2检验。
2 结果
2.1 溃疡愈合所需时间及复发情况:维生素C组和20%硝酸银组溃疡愈合所需时间分别为3.1~5.1 d和5.5~7.5 d;1年内复发例数分别为15例和42例,1年内复发次数两组分别为20和40,两组溃疡愈合所需时间及1年内复发情况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溃疡愈合所需时间及1年内复发情况比较
2.2 两组疗效分析:维生素C组总有效率为92%,20%硝酸银组的总有效率为66%,经Ridit分析,维生素C组疗效优于20%硝酸银组,见表2。
表2 两组疗效分析 例
3 讨论
维生素C又名抗坏血酸,它参与人体内多种代谢过程,对保持细胞和血管基质的完整性及增强人体的抵抗力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2]。目前广泛用于各种感染性疾病、过敏性疾病和胶原性疾病的辅助治疗,并有一定的效果。维生素C是一种酸性药物,唾液经其局部刺激,由腮腺大量的分泌。溶菌酶是唾液的主要组成元素之一,具有很强的杀菌作用,同时羟化酶经过维生素C的刺激能促进其活性,从而促进胶原蛋白及细胞间质合成,故对溃疡有减轻疼痛,保护溃疡面、促进愈合的作用。有资料表明[3],维生素C能加强黏膜厚度,阻止病毒对它的穿透和破坏,维生素C能增强白细胞的吞噬能力,使细胞对细菌毒素采取有效的封闭。本药无任何毒副作用,简便易行,价廉、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1]中华口腔医学会口腔黏膜病专业委员会.复发性阿弗他溃疡疗效评价的试行标准[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02,37(3):234.
[2]马喜奎.维生素的临床应用[J].临床荟萃,1998,4(12):554.
[3]李世文,康满珍.老药新用途[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3: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