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灸配合行为干预治疗颈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随机对照研究
2011-06-07孙德利陈大隆倪承浩张琰王夕富马海峰蒋和鑫
孙德利,陈大隆,倪承浩,张琰,王夕富,马海峰,蒋和鑫
针灸配合行为干预治疗颈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随机对照研究
孙德利,陈大隆,倪承浩,张琰,王夕富,马海峰,蒋和鑫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上海 200032)
观察针灸配合行为干预治疗颈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将颈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随机分为四组,即单纯电针组、电针水针组、温针水针组和药物对照组,接受针灸治疗者同时给予拔罐和行为干预(经常做抬头望月动作和纠正不良的睡眠习惯),通过症状体征评定量表,比较各组的临床疗效。单纯电针组、电针水针组、温针水针组各治疗组,治疗4星期后的临床控制率分别为30.0%、36.7%、33.3%,明显高于药物对照组10.0%;治疗8星期后的临床控制率分别为60.0%、80.0%、73.3%,明显高于药物对照组30.0%;治疗或随访4个月后的临床控制率分别为76.7%、86.7%、80.0%,明显高于药物对照组50.0%。针灸配合行为干预是有效防治颈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解决方案,本法具有简、便、易、廉的特点,可供临床应用。
颈椎病;电针;温针疗法;水针;行为疗法
颈椎病也称颈椎综合征,是指颈部扭伤或椎间盘退化、椎骨退行性改变引起神经和血管压迫而出现的一系列症状,是中老年人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随着现代从事低头工作方式人群增多,如电脑、空调的广泛使用,人们屈颈和遭受风寒湿的机会不断增加,造成颈椎病的患病率不断上升,且发病年龄有年轻化的趋势。近年来我们在针灸科门诊中进行一项小样本随机分组对比研究,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组120例,其中男45例,女75例;年龄最小27岁,最大75岁,平均年龄(50±13)岁;病程最短3 d,最长30年,其中1个月内29例,1~6个月28例,7~12个月12例,1~3年22例,3年以上29例。全部病例均为门诊患者,各临床医师按患者来院就诊顺序和事先编好的随机码,将患者随机分配入单纯电针组、电针水针组、温针水针组和药物对照组,每组30例。详见表1。
表1 各组病程情况 (n)
1.2 诊断标准
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中颈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选择病例。①有慢性劳损或外伤史,或有颈椎先天性畸形、颈椎退行性病变;②多发于40岁以上中年人,长期低头工作者或习惯于长时间看电视、录像者,往往呈慢性发病;③颈、肩背疼痛,头痛头晕,颈部板硬,上肢麻木;④颈部活动功能受限,病变颈椎棘突,患侧肩胛骨内上角常有压痛,可摸到条索状硬结。可有上肢肌力减弱和肌肉萎缩,臂丛牵拉试验阳性,压头试验阳性;⑤X线正位摄片显示,钩椎关节增生,张口位可有凿状突偏歪,侧位摄片显示颈椎曲度变直,椎间隙变窄,有骨质增生或韧带钙化,斜位摄片可见椎间孔变小。CT及磁共振检查对定性定位诊断有意义。
颈型 枕颈部痛,颈活动受限,颈肌僵硬,有相应压痛点。X线摄片示颈椎生理弧度在病变节段改变。
神经根型 颈痛伴上肢放射痛,颈后伸时加重,受压神经根皮肤节段分布区感觉减弱,腱反射异常,肌萎缩,肌力减退,颈活动受限,牵拉试验、压头试验阳性。颈椎X线摄片示椎体增生,钩椎关节增生,椎间隙变窄,椎间孔变小。CT见椎体后赘生物及神经根管变窄。
1.3 纳入标准
①符合颈椎病的诊断标准,且病理分型属颈型或神经根型者;②年龄在25~75岁之间。
1.4 排除标准
①年龄25岁以下,或75岁以上;②椎动脉型、交感型、脊髓型及混合型颈椎病,胸廓出口综合征、肩周炎、腕管综合征等;③X线摄片示椎间孔横径正常者,X线摄片示骨质增生非常严重,形成骨桥者;④伴有先天性畸形或脊柱侧弯畸形,患有骨肿瘤或结核,伴有高血压病、冠心病及其他严重内脏疾病。
1.5 剔除标准
①观察中自然脱离者;②采用该治疗方法有效,但患者为提高疗效,采用其他治疗方法或服用他药,无法判定疗效;③最终诊断不符合本症者;④治疗2星期以上无效而停止治疗或改用其他疗法,应按无效处理,不得剔除。
1.6 适应证、禁忌证标准
适应证为颈型、神经根型颈椎病。禁忌证为伴有全身发热、项背部局部皮肤溃疡和严重皮肤出血者。
2 治疗方法
2.1 单纯电针组
2.1.1 电针治疗
主穴取C3-7夹脊穴,配穴取肩井、曲池、外关。操作方法为患者俯卧位,常规消毒各穴后,颈夹脊穴选用0.30 mm×50 mm毫针向脊柱方向斜刺,使针尖直达椎板骨膜,施提插捻转补泻法,使患者局部有轻微胀麻为宜,然后同侧施以G6805-2型电针仪治疗15 min,选连续波,频率调节至1档,强度以微见局部肌肉跳动,患者感觉舒适为宜。配穴按常规方法针刺,得气后,留针15 min。
2.1.2 拔罐治疗
出针后在项背部予拔罐治疗10 min。隔日治疗1次(每星期治疗3次),10次为1个疗程。
2.1.3 行为干预方法
①颈项适当活动。在放松情况下,做抬头望月动作,即缓慢地让头尽量向后上方转动,感觉到颈项、肩胛上部有轻微的酸胀感,每半小时做1次,每次1~2 min。②无枕(或低枕)仰卧。睡眠姿势尽量采用仰卧位无枕头或低枕头。如用枕头,可选用质材柔软的垫子如手掌大小,垫于项部,切忌垫于枕部。
2.2 电针水针组
取穴针刺方法和电针治疗、拔罐方法、行为干预同单纯电针组。
水针治疗取穴为X线摄片所提示的病变颈椎夹脊穴或压痛点,一般多为C5或C6夹脊穴。患者取俯卧位,穴位皮肤常规消毒后,用5 mL注射器,牙科用6号针头,抽取丹参注射液4 mL,用无痛快速进针法将针头刺入穴位,缓慢推进或上下提插,直到出现得气感时回抽针芯,如无回血即可注入药液,每穴1 mL。出针后用干棉球按压2 min。隔日治疗1次(每星期治疗3次),10次为1个疗程。
2.3 温针水针组
主穴颈夹脊穴用温针灸,患者俯卧位,常规消毒皮肤后,颈夹脊穴选用0.30 mm×50 mm毫针直刺1.5寸,得气后施以清艾炷(段)温针灸约15 min。其余配穴针刺方法、水针治疗、拔罐方法、行为干预同电针水针组。隔日治疗1次(每星期治疗3次),10次为1个疗程。
2.4 药物对照组
予莫比可片7.5 mg,每日1次口服;风湿骨痛胶囊6颗,每日分3次服。1个月为1个疗程。
3 治疗效果
3.1 临床症状体征记分法[2]
①颈臂疼痛。颈臂重度疼痛,夜间难忍(3分);颈臂中度疼痛,影响工作与生活(2分);颈臂轻度疼痛(1分);正常(0分)。
②臂手麻木。明显的过电样窜麻,持续不减(3分);麻木持续不减,但程度较轻(2分);间断性麻木,多在睡眠或晨起时出现(1分);正常(0分)。
③颈部功能活动。颈部活动功能明显受限,后伸或侧屈小于15°(3分),颈部活动功能中度受限,后伸或侧屈小于30°(2分);颈部活动功能轻度受限,后伸或侧屈小于45°(1分);颈部活动功能正常(0分)。
④颈椎病变节段棘突,或旁压痛。压痛重并伴明显的上肢放射痛(3分);压痛重上肢放射痛不明显(2分);有压痛无上肢放射痛(1分);正常(0分)。
⑤椎间孔挤压试验。有明显的上肢放射痛或麻木(3分);有中度的上肢放射痛或麻木(2分);有可疑上肢放射痛或麻木(1分);正常(0分)。
3.2 疗效标准
主要根据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积分的改善率进行判断。
临床控制 症状及阳性体征基本消失,颈肢体功能恢复正常,症状体征积分下降大于90%。
显效 症状及阳性体征明显改善,颈肢体功能恢复正常,症状体征积分下降70%~90%。
有效 症状及阳性体征好转,颈肢体功能改善,症状体征积分下降40%~70%。
无效 症状体征无改善,症状体征积分下降不足40%。
3.3 治疗结果
3.3.1 各组治疗前后症状计分比较
经检验,治疗前各组计分比较接近,>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后4星期、8星期和4个月的计分与治疗前比较,<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无论针灸治疗或药物治疗颈椎病均有疗效。治疗4星期后计分分析,针灸治疗各组与药物对照组比较,>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8星期后计分分析,单纯电针组和电针水针组与药物对照组比较,<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单纯电针组和电针水针组的疗效优于药物对照组;随访或治疗4个月后计分分析,温针水针组与药物对照组比较,<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单纯电针组和电针水针组与药物对照组比较,<0.0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3.3.2 各组治疗4星期后的疗效比较
经卡方统计分析表明,单纯电针组,电针水针组,温针水针组的临床控制率、显控率、总有效率均显著高于药物对照组。但各治疗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详见表3。
3.3.3 各组治疗8星期后的疗效比较
经卡方统计分析表明,单纯电针组、电针水针祖、温针水针组的临床控制率和显控率均显著高于药物对照组。但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详见表4。
3.3.4 各组治疗或随访4个月后的疗效比较
经卡方统计分析表明,单纯电针组、电针水针祖、温针水针组的临床控制率和显控率均显著高于药物对照组。但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详见表5。
表2 各组治疗前后症状计分比较 (±s,分)
注:与治疗前比较1)<0.01;与药物对照组比较2)<0.05,3)<0.01
表3 各组治疗4星期后的疗效比较 (n)
表4 各组治疗8星期后的疗效比较 (n)
表5 各组治疗或随访4个月后疗效比较 (n)
4 讨论
颈椎病是指颈椎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及其继发病理改变累及其周围组织结构(神经根、脊髓、椎动脉、交感神经等),出现相应的临床表现。其中因在颈部肌肉、韧带、关节囊急慢性损伤,椎间盘退化变性,椎体不稳,小关节错位等的基础上,机体受风寒侵袭、感冒、疲劳、睡眠姿势不当或枕高不适宜,使颈椎过伸或过屈,颈项部某些肌肉、韧带、神经受到牵张或压迫引起症状者为颈型颈椎病。而由于椎间盘退变、突出、节段性不稳定、骨质增生或骨赘形成等原因在椎管内或椎间孔处刺激和压迫颈神经根所致者为神经根型颈椎病。
有关调查显示,中国颈椎病患者已达5千万人,每年新增颈椎病患者大约1百万人,颈椎病将逐渐成为威胁我国人口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现有的循证医学研究表明,只有通过简易可行、价廉和有效的措施,才可以降低颈椎病的发病率,更可以节省不必要的开支[3]。
颈椎病的致病因素比较复杂[4],许多学者认为颈椎的退行性变、慢性劳损、头颈部外伤等为主要因素,头颈姿势不当、感受寒湿是发病的主要诱因。颈椎的退行性变是颈椎发病的内在因素,外伤是颈椎发病的直接因素,慢性劳损、感受寒湿可加速颈椎的退变。工作姿势不当,如从事低头及固定姿势工作,由于长期低头造成颈后部肌肉韧带组织的劳损外,在屈颈状态下,椎间盘的内压大大高于正常体位亦易引起颈部劳损,致使颈椎的退变[5]。另外,不良睡眠姿势对颈椎病患病率的增高也有重要的影响[6]。认为不良的睡眠体位(如高、中枕卧位,调查中占80.03%)持续时间长,可以加速颈椎退变进程。
本病归于中医学“筋痹”、“骨痹”范畴。该病多由内、外因致颈项肩背部的经脉阻滞、气血运行不畅、瘀滞不行而致。故在颈椎局部如颈夹脊穴[7]采用电针[8]、穴位注射[9]、或温针[10]治疗,以疏通经络、行气活血。即现代医学理论解释为针灸颈夹脊穴可以扩张血管,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解除肌肉和血管的痉挛,消除神经根、脊髓及其周围软组织的炎症和水肿,促进神经和肌肉功能恢复[11]。本项研究表明在颈夹脊穴进行电针、电针水针、温针电针,并结合拔罐、TDP照射治疗,取得显著的疗效。其治疗4星期后的临床控制率分别为30.0%、36.7%、33.3%,明显高于药物对照组(10.0%);治疗8星期后的临床控制率分别为60.0%、80.0%、73.3%,明显高于药物对照组(30.0%);治疗或随访4个月后的临床控制率分别为76.7%、86.7%、80.0%,明显高于药物对照组(50.0%)。
随着电脑的普及,人们工作时低头屈颈时间较长,直接诱发颈椎病的发生[12]。近年来的研究表明,颈椎病患病率呈现年轻化趋势,少年期即发颈椎病者越来越多[13]。这与在电脑前工作的长时间屈颈状态有密切关系。许多患者的颈椎病症状在睡眠后出现或加重,这说明与睡眠姿势不当如侧卧时头颈扭转、或仰卧时枕头过高屈颈状态有直接关联。为此,我们提出颈椎病的防治原则,即保持颈椎正直并作适当活动。在工作时,每半小时做一次抬头望月动作,持续1~2 min,睡眠时应仰卧不用枕头或用低枕(枕头如手掌大小垫于项部,切忌垫于枕部)。本研究表明,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针灸治疗颈椎病的临床控制率明显提高,达到76.7%~86.7%。这与治疗过程中引入行为疗法(抬头望月和仰卧无枕)不无直接关系。
[1]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86-189.
[2] 张党升,薛卫国.颈椎端提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J]. 按摩与导引,2005,21(6):5-6.
[3] 李雷.《颈椎病诊治与康复指南》解读[J].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07,14(12):45-47.
[4] 罗建平,欧阳松,李先樑.颈椎病常见的病因病理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08,27(5):35-37.
[5] 王拥军,施杞.颈椎病发病因素的流行病学概况[J].中医正骨,1999,11(3):41-43.
[6] 王冰,段义萍,张友常,等.颈椎病患病特征的流行病学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4,29(4):472-474.
[7] 熊飙,肖达.颈夹脊穴长针深刺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研究[J].现代康复,2001,5(7):36-37.
[8] 王远长,李同军,王志国.电针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05,21(9):30.
[9] 刘悦平,胡晶晶,张唐法,等.穴位注射颈夹脊穴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J].中国康复,2009,24(2):128.
[10] 詹德琦.温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130例疗效观察[J].针灸临床杂志,2000,16(5):20.
[11] LI Xiao-qing, ZHOU Wei-guang. Treatment of 100 Cases of 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 by Electroacupuncture of Jiaji (Ex-B2) plus Oblique Needling Ashi Point[J]. J Acupunct Tuina Sci, 2006,4 (1):54-55.
[12] 王越敏,刘申,朱毅,等.白领人群颈椎病患病情况的调查分析[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0,1(11):114-115.
[13] 黄德尤,马德智,李保生,等.浅析少年颈椎病的影像学特征、发病原因及临床特点[J].实用医学杂志,2009,25(18):3081-3082.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of Acupuncture plus Behavior Therapy for Cervical Spondylosis and 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
,-,-,,-,-,-.
,200032,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acupuncture plus behavior therapy for cervical spondylosis and 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Patients with cervical spondylosis or 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 were randomly allocated to four groups: simple electroacupuncture, electroacupuncture plus acupuncture point injection, warm needling plus acupuncture point injection, and medication control. Cupping and behavior therapy (often perform the action of looking up at the moon and get out of bad sleep habits) were given in addition to acupuncture treatment. The clinical therapeutic effects were compared between different groups using the symptom and sign assessment scale.The clinical control rate was 30.0% in the simple electroacupuncture group, 36.7% in the electroacupuncture plus acupuncture point injection group and 33.3% in the warm needling plus acupuncture point injection group at 4 weeks after treatment. They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10.0% in the medication control group. At 8 weeks after treatment, the clinical control rates were 60.0%, 80.0% and 73.3%, respectively, and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30.0% in the medication control group. At 4 months after treatment or of follow-up, the clinical control rates were 76.7%, 86.7% and 80.0%, respectively, and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50.0% in the medication control group.Acupuncture plus behavior therapy is an effective way to prevent and treat cervical spondylosis and cervical spondylotic radiculopathy. This method is characterized by simplicity, convenience, easiness and cheapness. It is suitable for clinical application.
Cervical spondylosis; Electroacupuncture; Warm needling therapy; Acupuncture point injection; Behavior therapy
1005-0957(2011)06-0399-04
R246.2
A
10.3969/j.issn.1005-0957.2011.06.399
2011-03-18
上海市卫生局中医药科研基金(2005L007A);上海市重点学科建设项目(S30304)
孙德利(1965 - ),男,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为针灸镇痛与免疫功能调节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