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太极拳剑运动对大学生身体免疫影响的研究

2011-06-07闫洪杰蒋希勇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12期
关键词:补体太极拳受试者

闫洪杰,蒋希勇

(1.淮海工学院 体育部,江苏 连云港222000;2.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

1 引言

有氧运动是一种负荷量适中,具有轻松、愉快、持续时间较长等特点的运动,深受众人喜爱.太极拳剑作为一种有氧运动,通过动作、意念和呼吸达到形、意、气三者统一,它以其动作缓慢、柔顺、行如流水、刚柔相济、富有弹性等特点,对锻炼者的柔韧性、协调性、平衡性、神经调节及免疫功能均有良好的作用,从而实现修身养性、强身健体、防御疾病、延年益寿[1-2].高校高年级大学生面临毕业,绝大多数学生由于虚拟网络的吸引,长时间沉溺于网络,另有部分大学生因紧张的专业课程学习及就业压力,故都喜欢靜而不好动,学校又没有体育课让学生被动地接受锻炼,学生体质普遍下降,导致学生易感冒,学习效率低.针对这些让人忧心的情况,2010年9月,我们对本校2007级64名大学生进行太极拳剑集体锻炼,对锻炼前后受试者血清中有关免疫分子的含量或活性进行测定,即测定受试者血清补体C3、C4质量浓度与总补体活性,了解太极拳剑运动对大学生机体非特异性免疫应答的影响,为高校大学生开展太极拳剑等有氧健身运动寻找依据.

2 研究对象、时间和方法

2.1研究对象

从我院2007级曾选修过太极拳剑的大学生中随机选取64名志愿者为研究对象,参加集体定时锻炼.其中男女生各32人,平均年龄(22.4±0.6)岁.

2.2研究时间

2010年9月开学第3周开始,到第13周进行为期11周的集体锻炼,每次锻炼1h,其中20min准备活动,40min太极拳剑运动.

2.3研究方法

采用实验法:第一步:将64名志愿大学生随机分成4组,即对照组、实验1、2、3组,每组16人,男、女生各8人.对照组学生不进行太极拳剑运动,实验1、2、3组学生,每组采用集体练习方式进行太极拳剑锻炼,锻炼分别每周5、3、1次,都是听音乐先太极拳,后太极剑为一遍的练习.

第二步:受试者在锻炼单数周六采静脉血,每次每人均无菌抽取外周静脉血2ml,分离血清,-80℃存备用.

第三步:免疫分子血清补体C3、C4质量浓度测定.采用免疫球透射比浊法测定血清中补体C3、C4质量浓度[3].试剂盒是上海捷门生物技术合作公司产品,操作按说明进行.

第四步:50%溶血法(CH50)测定血清总补体活性.1:4000溶血素由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提供,使用前PH值7.4的BBS稀释(体积2000:1),即为2个单位溶血素.

数据分析.数据采用SPSS12.0 for Windows软件方差分析法处理.

3 结果

3.1受试者血清中补体C3质量浓度

太极拳剑受试者在锻炼前,实验1、2、3组与对照组血清中C3、C4质量浓度及总补体活性值均不存在差异(表中0周数据为实验前数据).由表1知,受试者通过太极拳剑的集体锻炼,大学生血清中补体C3浓度,实验1、2组学生血清中C3质量浓度在第1周练后开始下降,至第3周降为最低,其降低程度与对照组及实验3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第5周恢复到原水平,第7周起呈升高趋势,第9周至第11周较稳定,并维持较高水平.实验1组与对照组、实验3组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2组与对照组、实验3组比存在差异,但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表1 受试者不同时间血清中补体C3质量浓度( X±S)的比较

注:3、9、11周实验1组与对照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3周实验2组与对照组、实验1组与实验3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

3.2受试者血清中补体C4质量浓度

由表2知,受试学生血清中补体C4质量浓度,实验1、2组学生血清中补体C4质量浓度在锻炼的第1周练后开始下降,至第3周降到最低值,但与对照组、实验3组比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第9周与第11周,实验1组与对照组、实验3组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余不存在显著性差异.

3.3受试者血清CH50值

受试者血清CH50值的变化与C3、C4质量浓度的变化相似,总补体活性也出现先降低后提升的变化,其变化情况见表3,由表3可知,实验1组在第3周至第5周CH50值降到最低,与对照组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第7周CH50值恢复到锻炼前水平,第9周至第11周CH50值升高,并维持在一定高水平上,并且实验1组与对照组、实验2组、实验3组比都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实验2组与对照组、实验3组比存在差异但不显著.

表2 受试者不同时间血清中补体C4质量浓度( X±S)的比较

注:9周、11周实验1组与对照组间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

4 分析

陈慰峰、金伯泉(2004)所著《医学免疫学》中讲:免疫分子补体除了可以溶解细菌、病毒,具有免疫调理作用,在固有免疫应答中参与机体早期抗感染免疫外,还通过免疫复合物、清除凋亡细胞而维护机体内环境平衡稳定.同时补体通过参与免疫应答的诱导、细胞增殖分化、免疫应答的效应阶段和免疫记忆,从而参与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启动、效应和维持,有利于机体形成完备的免疫应答机制,并完善免疫系统的功能[4].郝选明等(1999)补体系统对有氧运动的免疫应答与适应特征研究中,通过自行车与跑台等有氧运动的研究,锻炼者血清补体C3与C4质量浓度出现过性升高,认为可能与机体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加强有关,最终对机体的免疫功能造成影响[5].本研究发现每周进行3次和5次以上太极拳剑锻炼的大学生,参与锻炼初期血清中C3与C4质量浓度下降,并且CH50值随之降低,原因可能是大学生们刚进行锻炼,消耗能量增加,新陈代谢加快,肌体疲劳,导致肌细胞与其他组织细胞新老代谢加快(即细胞凋亡与修复再生),这就导致补体处于激活状态,会消耗比较多的补体C3与C4,使得总补体活性也因补体成分消耗过多而下降.但随着锻炼者机体逐渐适应,运动能力的提高,受试者机体内环境逐渐达到平衡稳定状态,与此同时补体的质量浓度也恢复到原来水平,并且受试者总补体活性也恢复正常状态.另外,随着锻炼的不断坚持,受试者补体C3、C4逐渐升高,到9周后维持较稳定水平,每周锻炼5次以上者C3、C4值升高比锻炼3次者明显,与对照组及每周1次锻炼者相比存在显著差异,说明达到一定运动量的太极拳剑运动,能够提高锻炼者机体组织合成C3与C4的能力.而CH50值也随着锻炼延续出现类似结果,每周锻炼5次以上者与未参加锻炼者、每周锻炼1次或3次者比均存在着显著性差异,原因可能是其他补体的合成也随之增加而提高的缘故.故每周进行5次以上太极拳剑锻炼者可提高机体的总补体活性,而每周锻炼3次的提高总补体活性效果明显,但没有5次以上者提高显著,尤其是只锻炼1次者效果不明显或没什么效果.

表3 受试者不同时间CH50值( X±S)的比较

注:1)0、1、7周各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2)3、5、9、11周实验1组与对照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3)5、9、11周实验1组与实验2、3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

补体作为重要的免疫分子,它通过三条途径活化、发挥溶菌等作用,即经典途径、旁路途径及凝集素(MBL).《医学免疫学》上讲,补体C3是由三条激活途径共同利用的、它也是含量最多的补体成分,在补体的正常防御机制中起举足轻重的作用;补体C4在机体内处于第二多的位置,其值对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也很重要;至于血清中总补体活性,在补体含量少或成分缺失时,显示不正常,故常作为评价补体系统功能正常与否的一个重要指标[4-6].本研究结果表明,坚持太极拳剑有氧健身运动,并且每周锻炼5次以上者,有利于锻炼者机体合成补体能力的提高,总补体免疫活性得到提高,从而有利于机体的固有免疫应答的提高,间接地使锻炼者机体的适应性免疫应答提高,使锻炼者机体的抗病能力增强.故坚持太极拳剑运动能够对大学生的细胞免疫应答产生相应的影响.

5 结论

每周坚持进行5次以上太极拳剑运动,对大学生的细胞免疫应答产生相应的影响,即有利于大学生机体合成补体C3、C4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总补体活性,从而提高大学生机体非特异性抗感染免疫,提高大学生机体免疫应答水平,使大学生机体抵抗疾病能力增强,强身健体,提高学习与工作效率.

参考文献:

[1]《武术》编写组编.武术[M].人民体育出版社,1984:14.

[2]王晓东.太极拳、剑[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1997:9.

[3]尹学念.免疫学和免疫学检验实验指导[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9-21.

[4]陈慰峰,金伯泉.医学免疫学:第4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49-59.

[5]郝选明,万文君,黄海,等.补体系统对有氧运动的免疫应答与适应特征[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1999,18(3):242-244.

[6]Drela N,Kozdron E,Szczypiorski P.Moderate exercise may attenuate some aspects of immunosenescence [J].BMC Geriatr,2004,29,4(1):8.

猜你喜欢

补体太极拳受试者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补体因子H与心血管疾病的研究进展
太极拳的『绝世秘籍』
抗dsDNA抗体、补体C3及其他实验室指标对于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肾损伤的临床意义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太极拳的“教”与“学”应“以点带面”
涉及人的生物医学研究应遵循的伦理原则
流感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及补体的检测意义
42式太极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