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网络化新闻传播实验室信息系统的研究与设计

2011-06-07张海军陈映辉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1年12期
关键词:网络化仪器设备信息系统

张海军,陈映辉

(1.嘉应学院 文学院;2.嘉应学院 数学学院,广东 梅州514015)

为了培养更多更优秀的应用型人才,高校实验室的建设和有效的使用显得格外重要.而传统实验室管理还是以手工为主,显得低效而繁琐.新闻学是文科中的“理科”,具有文理兼融的特点—既是实践性、操作性极强的应用性学科,又是要求有厚实的理论和学识基础的人文社会学科.而嘉应学院(以下称我校)文学院新闻传播实验室建立时间短、基础较薄弱,硬件设施较滞后.为了弥补以上的不足,利用当前发达的网络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研究设计具有我院新闻特色的网络化新闻传播实验室信息系统,使实验室的管理向数字化、电子化、网络化、虚拟化的方向转变,并且依托该平台探讨以上机为主的实践性教学新模式.即管理人员通过本系统进行仪器设备的网络化管理,教师利用在线方式进行教学及完成网络预约实验.本系统对加强我校新闻学专业的建设及培养应用型新闻人才具重要的实际意义.

1 传统实验室管理方式的弊端

随着许多高校规模的扩大,实验室建设和管理的问题也渐渐暴露出来[1]:

(1)实验仪器、设备没有较好地建立信息库,以供查询其基本信息及使用状态,因而不利于对这些实验设备的维护;同时对仪器设备的领用、借用、维修、报废的处理过程繁琐,容易出现问题.

(2)实验室教学管理工作处于手工处理阶段.实验教学计划、课程大纲、实验安排完全手工操作,给实验教学管理带来繁重的工作负担;对教学过程和成绩评定没有建立详细的信息管理和记录,从而无法充分保证教学效果,积累教学经验.

(3)没有建立完整的实验项目、人员、设备数据库和实验室建设、管理文档库.

(4)普遍存在实验室数据信息重复、不准确、不畅通、不能共享和实验仪器设备资源相对封闭、利用率低的弊病.从而造成实验室管理不透明、不开放,信息反馈不及时,历史数据不易统计.

因此,利用覆盖整个校园的计算机网络系统,使用计算机网络进行实验室管理成为了必然.

2 设计思想和系统架构

该系统的设计目标是依托校园的网络平台,采用B/S体系结构[2],应用网络协同工作模式,为实验室的仪器设备的信息录入、浏览与管理等环节提供全方位的服务,从而推进仪器设备管理的现代化,提高仪器设备的使用效率.系统架构如图1所示.

图1 网络化新闻传播实验室信息系统架构图

3 系统的组成与功能分析

从系统功能上看,可以划分为普通用户和管理员.管理员主要指主管部门和实验室老师,普通用户主要是指在校大学生.针对不同的用户设置不同的权限,以达到有效的管理和使用.权限分配如下:

(1)主管部分:负责对学校实验室设备资源的宏观采购和配置,检查监督实验室的使用.登陆系统之后,在仪器管理、教学管理等模块,单击“数据检索”,输入要检索的字段,便可以详细地了解到相关的信息.

(2)实验室教师:全面负责实验室器材的信息登记、借换登记、维护登记、学生使用预约的答复、成绩记录、资料上传、在线互动实验答疑等,可以在客户端实现对后台数据库的管理.利用总体介绍、仪器管理、教学管理、教学资源、互动管理等模块完成以上功能.

(3)普通用户:可以浏览和查询设备的信息,学习各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及时了解实验室的最新信息.

网络化新闻传播实验室信息系统的网站界面模型如图2所示[3].

图2 网络化新闻传播实验室信息系统网站功能界面

4 系统的总体设计

图3 系统的文件架构图

本系统的软件结构采用浏览器/服务器(B/S)结构,即浏览器和服务器结构.基于Microsoft ASP平台[4],采用ASP+VBScript和JavaScript脚本语言+HTML语言+SQL server2003的技术架构,利用网页制作“三剑客”—Dreamweaver、Flash、Photoshop作为工具进行软件开发.通过Web Service提供外部应用访问接口.系统的文件架构如图3所示.

5 数据库的设计

数据库的设计为系统的实现起了关键的作用.本系统采用了SQL SERVER 2003数据库.注意考虑了以下几个问题[5]:

(1)数据的一致性和规范性:由应用程序按规范生产如实验、设备、人员等的编码,保证这些编码具有唯一性.

(2)合理冗余:如果数据冗余低,数据的完整性容易得到保证,但增加了表间连接查询的操作,为了提高系统的响应时间,合理的数据冗余也是必要的.

(3)合理选择数据类型:数据类型的合理选择对于数据库的性能和操作具有很大的影响,主键用整型会极大的提高查询效率,因此,在数据库设计时,一些查询较多的表关键字采用了整型.系统的数据库结构表如图4所示.

图4 数据库表树形结构图

6 结束语

网络化新闻传播实验室信息系统的建立达到了实时[6]、动态、科学管理的目的,实现了管理工作信息化和决策的智能化,提高了管理水平.管理人员可随时随地维护实验室信息,实现了信息的时效性、网络化和规范化.同时,有利于业务部门及时了解设备仪器的使用情况,充分利用有限资源,最大程度的实现了资源的共享.为网上预约实验、网络化互动教学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实现了在文科中建立具有理工科特性的实验室.

参考文献:

[1]张婷,汪渊,朱鹏.基于B/S结构的实验室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J].电脑开发与应用,2010,23(8).

[2]蒋永平,徐杜,等.基于Web的"双主结构"开放式实验室综合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实验技术与管理,2008(12).

[3]罗健文,黄华.局域网组建课程虚拟实验环境的设计与实现[J].嘉应学院学报,2010,28(8).

[4]汪晓平,吴勇强.ASP网络开发技术[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1.

[5]康博,译.VB.NET和SQL Server 2000高级编程-创建高效数据层[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6]吴华光,刘航,吴志坚.校园无线局域网的规划与设计[J].嘉应学院学报,2007,25(3).

猜你喜欢

网络化仪器设备信息系统
企业信息系统安全防护
高校仪器设备维修管理工作探讨
上海航征仪器设备有限公司
基于区块链的通航维护信息系统研究
原子荧光分析中应注意问题及其仪器设备维护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基于最优树的网络化作战装备体系结构优化
当代新闻学的网络化发展
基于SG-I6000的信息系统运检自动化诊断实践
重视建、配、管、用过程管理 发挥仪器设备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