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藏历史与宗教

2011-06-06阳辉辑

时代农机 2011年8期
关键词:唐蕃松赞干布班禅

■ 阳辉辑

松赞干布与文成公主

公元618年,李渊(唐高宗)、李世民(唐太宗)父子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空前的大唐帝国,定都长安(今陕西西安)。而在此时期,一代英主松赞干布也已称雄雪域高原,建立了吐蕃王朝,王府定逻娑(今西藏拉萨),并开始积极谋求与唐朝建立密切关系。公元640年,松赞干布遣大相禄东赞至长安,献金5000两、珍玩数百,向唐朝请婚。公元641元,唐太宗终于同意把宗室女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于是文成公主在唐蕃专使及众侍从的陪同下,踏上了漫漫的唐蕃古道。松赞干布亲自率军远行至柏海(今青海玛多县境)迎候。文成公主一行队伍庞大、陪嫁丰厚,包括佛塔、释迦牟尼塑像、经书、丝绸、五谷种子、车舆、骡马、骆驼以及农业、纺织等生产技术和医学著作等。历经千难万险,跨越今陕、甘、青和藏4个省区,行程约3000km、历时约3年到达逻娑。松赞干布为贤淑多才的文成公主修筑了气势磅礴的布达拉宫。公元649年,唐太宗李世民去世,李治继位后授松赞干布“驸马都尉”,封他为“西海郡王”。松赞干布雄才大略,促进了吐蕃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加强了藏族与汉族的亲密关系,为中国这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历史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文成公主知书达礼,在吐蕃近40年生活备受尊崇,为促进唐蕃间经济文化交流、增进汉藏两族人民亲密友好合作关系,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

旧西藏“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

1959年民主改革前,西藏社会政治制度还是政教合一的僧侣贵族联合专政的封建农奴制。主要特点是达赖喇嘛作为藏传佛教格鲁派的主要首领,同时兼任西藏地方政府的首脑,集政教大权于一身,同时也是最大的农奴主。由官家、贵族、寺院上层僧侣三大领主组成的农奴主阶级对农奴及奴隶进行极其残酷的政治压迫和经济剥削。宗教势力膨胀,消耗了西藏大量人力资源和绝大部分物质财富,成为妨碍生产力发展的沉重枷锁。据统计,民主改革前,西藏共有僧众114925人,占整个人口的10%。占人口不足5%的“三大领主”占有全部耕地、牧场、森林、山川、河流、河滩以及大部分牲畜,其中地方官僚占31%、贵族占30%、寺院占39%。占人口95%以上的农奴和奴隶没有人身自由,任凭农奴主买卖、赠送和处置。腐朽封建农奴制度使西藏人民灾难深重,社会陷入极度贫穷落后和封闭萎缩的状态。

1951年5月23日,西藏和平解放。1959年3月10日,西藏地方政府和上层反动集团在拉萨举行武装叛乱。1959年3月28日,国务院总理周恩来发布命令解散西藏地方政府,西藏提前进行民主改革。从此,废除了旧西藏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西藏与全国人民一道进入了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时期。

达赖与班禅

达赖和班禅是藏传佛教格鲁派(黄教)的两大活佛系统。西藏佛教界认为,达赖是“欣然僧佛”即观世音菩萨的化身;班禅是“月巴墨佛”即无量光佛的化身。达赖喇嘛称号始于公元1578年,“达赖”是蒙古语“大海”的意思,“喇嘛”是藏语意为“大师”。公元1653年经清朝顺治皇帝册封。“班禅”称号始于公元 1645 年,“班”是梵文“班智达”(即学者)的简称,“禅”是藏语“大”的意思,二字合起来意为“大师”。公元1713年,清朝康熙皇帝册封班禅时的正式封号是“班禅额尔德尼”,“额尔德尼”是满语,意为“珍宝”。

活佛转世制度是西藏宗教的重要特点之一,是解决宗教首领继承问题而产生的宗教制度。达赖喇嘛采用活佛转世制度始于公元1542年,相传至今的活佛是十四世达赖(一世、二世为追认)。班禅活佛转世制度始于公元1645年,相传至今的活佛是十一世班禅(一世、二世、三世为追认)。达赖、班禅转世的传统程序是:其一,以前世生前有关转世的预言、逝世前后征兆等为寻访灵童的主要依据;其二,秘密寻访,并对初选的候选灵童要进行遗物验证;其三,对筛选出的数名候选灵童进行金瓶掣签,当众抽出的一名定为正式灵童;其四,正式灵童报中央政府批准后举办盛大的坐床典礼。

猜你喜欢

唐蕃松赞干布班禅
虚实相通:从松赞干布的“賨王”封号看中国古代多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
清人绘六世班禅唐卡
新刊《康太和墓志》考释——兼论敦煌文书P.3885中的唐蕃之战
工程概要篇
我给十世班禅大师当翻译
松赞干布与石榴——解毒止泻说石榴
《六世班禅洛桑班丹益西传》的史料价值
2010年以来唐蕃关系研究综述
九世班禅与拉卜楞寺间的史实考究
松赞干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