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跨国并购中的风险预警系统构建

2011-06-05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

财会通讯 2011年35期
关键词:预警系统跨国预警

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 杨 博

跨国并购风险是由于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并购项目的复杂性以及并购方自身能力与实力的有限性,而导致跨国并购活动达不到预期目标的可能性及其后果。企业跨国并购中面临的风险是企业整体风险的一个子集,必须放入企业整体的风险管理体系中,而对风险进行及时的预警和防范,是风险的有效管理途径。所以,为了更好地实施跨国并购战略,企业必须在构建行之有效的风险管理框架的基础上,构建跨国并购的风险预警系统。

一、跨国并购风险预警系统内涵与构成

(一)跨国并购风险预警系统内涵 就跨国并购活动而言,所谓预警的“警”是指跨国并购过程中出现的、可能导致风险的不正常情况,亦称警情。例如,东道国突然遭遇海啸并波及中国的并购项目。所谓预警,就是对那些跨国并购过程中出现的、可能导致风险的不正常的情况进行汇总、分析和测度,并据此对不正常情况或风险的时空范围和危害程度进行预报,并提出防范或消除措施的经济活动。警情的防范或消除就是排警,所以,预警的目的是为了排警,它是排警的基础前提。企业一般通过构建有效的并购风险预警系统对警情进行防范或消除。因为有效的并购风险预警机制可以做到:

(1)及时预知并购所面临的风险,提醒并购方早作准备或采取对策,避免潜在的风险演变成现实的损失,起到防患于未然的作用;

(2)通过预警指标的分析寻找导致并购运作状况恶化的根源,并有的放矢地阻止并购运作状况的进一步恶化,减少各种风险给并购造成的损失;

(3)通过系统详实地记录风险发生原因、解决措施,及时提出改进建议,弥补目前并购风险管理中的不足,为未来的并购风险管理提供经验教训。

图1 并购风险预警系统

(二)跨国并购风险预警系统构成 结合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中面临的复杂环境,认为有效的并购风险预警系统至少如图1所示。有效的并购风险预警系统是预警目标、基础要素和预警流程的有机融合,是以并购风险预警的流程、基础要素为纽带,将企业并购中的各种风险以及承担这些风险的各个业务单位纳入到统一的管理体系中,最有效地预报并排解企业的并购风险,进而达到并购风险管理的目的,实现并购战略目标。

预警目标是风险预警系统的核心,它决定着预警流程的实务操作;基础要素是风险预警系统赖以有效执行的组织保障、信息系统、预警策略和文化环境等;在企业明确了预警目标,形成了风险预警的文化氛围,构建了完善的信息系统和切实可行的组织体系,并制定系统优化的风险预警策略后,就可以设计预警流程。

二、风险预警系统构建目标与基础要素

(一)明确跨国并购中的风险预警目标 企业跨国并购的目标应该和企业的总体目标相一致,而企业跨国并购目标的实现又离不开对企业并购风险的有效管理,为此需要设置相应的跨国并购风险管理目标。跨国并购风险管理目标是企业并购目标的核心组成部分,其目的是达到并购风险最小化或并购风险价值最大化。同时,该目标并非固定不变,而是随着自身因素及外部环境的变化而变化,是一个动态化的过程。风险预警是企业实现跨国并购风险管理目标的有效途径,所以,跨国并购风险预警的目的就是要使所并购项目的风险管理活动符合企业整体战略目标及并购战略目标。

(二)风险预警系统构建的基础要素 具体如下:

(1)培养跨国并购中的风险预警文化。风险预警文化要求实行跨国并购的企业形成统一规范的风险预警语言,通过相关目标、政策、制度使项目成员明确跨国并购中风险预警的态度、目标及应对原则等等,使所有成员都增强利用系统的方法去管理各自风险预警活动的意识和技能。一旦发生危机,使所有成员具备较强的心理承受能力和应变能力。

(2)建立跨国并购中的风险预警组织。有效的风险预警活动必须通过合适的组织进行实施,所以跨国并购中应建立相应的风险预警机构。该机构在预警活动中起着组织和决策的中枢作用,它不但是建立跨国并购风险预警机制的基础,而且可以使跨国并购的风险预警工作产生预期的效果。跨国并购风险预警组织应独立于企业的组织体系,独立开展工作,但不直接干涉跨国并购项目的运作,它只对企业高管负责,并要求高管的支持和参与。同时,由于跨国并购风险预警工作具有很强的系统性、专业性和政策性,还应该建立长效、系统、规范的预警工作人员的培训教育体系,使其充分发挥风险预警中坚作用。

(3)制定跨国并购中的风险预警策略。跨国并购的风险预警机制要求利用系统思维的方法去解决并购中面临的各种风险。所以,不仅要研究分析各风险要素,而且要分析研究各要素之间的相互联系,利用跨国并购中的风险预警系统方法,对各种风险进行评价、分类、排序。风险总会在不同阶段和领域表现出一些征兆,应从各种渠道尽可能地收集风险信息,对可能发生的风险开列清单,预先予以警示,并从跨国并购整体角度出发制定系统优化的风险预警策略。

(4)构建跨国并购中的风险预警信息系统。信息系统的支持是风险预警系统的一个必要组成部分。风险预警机制要能够有效预知跨国并购中发生的各种危机,预先防范风险的发生,必须建立并购风险的信息管理系统,及时收集和传递导致或可能导致各种风险因素的信息,抓住每一个风险征兆,并辨析风险种类。该信息系统的主要内容应包括:信息收集系统;风险分析系统;风险报告生成系统。它应该涵盖信息的采集、存储、加工、分析、测试、传递、报告、披露等。同时该系统要不断刷新、升级,确保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和有效性。

三、风险预警系统构建操作流程

(一)风险识别 风险识别,是指在风险事项发生之前,运用各种方法和工具找出跨国并购业务所面临的各种潜在风险以及风险事项发生的原因。风险识别过程包含风险辨识和风险分析两个阶段。风险辨识是从风险产生的原因入手,通过各种识别工具和方法来发现客观存在的不确定性,即找出各种风险及其存在领域;风险分析是在风险辨识的基础上,建立风险的详细清单,将引起风险的因素分解成简单的、容易识别的基本单元而加以分析,主要是分析引起风险事项的各种原因和可能的后果。需要注意的是,风险清单必须全面客观,特别是不能遗漏主要风险。

我国学者就跨国并购风险的分类进行了较多的研究,虽然他们因分析的角度不同得出不同的分类,但并购的复杂性使并购过程充满风险,这些风险在跨国并购过程中都可能会遇到。根据近几年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中面临的风险,将其主要归纳为战略风险、国家风险、财务风险和整合风险,并从风险识别层次将其具体细分,如表1所示。

表1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风险识别分层

(二)风险评估 风险识别明确了并购方面临或者将会面临何种风险和存在哪些风险因素,但要做好风险预警工作,还要通过风险评估对所采集到的信息进行风险性质和风险程度的分析判断,为其后的报警和排警奠定基础。该阶段主要解决两个问题:预警指标体系的确定和预警指标权重的确定。

确定预警指标体系的目的是为了使信息定量化、条理化和易操作化。不同类型的企业,预警指标体系是不同的,其中最重要的是选择重点预警指标和敏感性较高的指标,以便能够较好地反映企业跨国并购的风险预警状况。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和完善是预警管理理论的关键核心之一,也是预警管理的难点。

根据表1风险识别的结果,预警指标体系构建如表2所示。预警指标体系中各指标的权重一般由专家打分后计算得出。由于不同企业的跨国并购案例面对的情况不同,所以,对风险的权重计算在此不能精确的给定,只能根据行业的一般情形由专家设计,且只体现一、二级指标。其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中国企业跨国并购风险预警指标及其权重

(三)报警 报警阶段也需要专家对风险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为此,企业可以采用风险评估指数法将风险按影响程度划分为不同的风险影响等级,并结合风险概率范围确定风险级别。风险影响等级和风险级别对照表一般如表3和表4所示。这是专家评估的标准。在此基础上,报警系统解决“是否报警”和“如何报警”的问题。

对于“是否报警”的问题,需要设置预警准则,预警准则是判别和评价并购风险严重程度的标准和原则,它用来决定在不同情况下,是否应该发出警报以及发出何种程度的警报。需要注意的是,有时会发生误警或漏警。误警可能是发出了某一风险出现的警报,该风险因素最终没出现,或该风险因素最终出现了,但其风险程度与预报的程度不是一个等级或者风险出现的时间与预报所提出的时间不一致。漏警是预警系统未曾发生警报的风险因素却最终发生了。

对于“如何报警”的问题,需要设置警度,警度是指警情的级别程度。企业在评估并购风险的基础上,可以根据表2和表4及预警准则将警度设计为无警、轻警、中警、重警和巨警五级预警方式,并分别用绿灯、蓝灯、黄灯、橙灯、红灯表示。这五种灯分别表示企业的并购处于顺境、恶化、严重恶化、危机和失败状态。或者将警度设计为轻警、中警、重警三级预警方式,并分别用绿灯、黄灯、红灯表示。五级预警方式如表5所示。

表5 五级预警方式

对于Ⅰ级和Ⅱ级风险,分别用红色和橙色预警,采用“警示”的方式,要求接受预警信息的机构和人员立即采取有力行动措施,消除或控制风险,避免并购失败;对于Ⅲ风险进行黄色预警,采用“预警”的方式,要求接受预警信息的机构和人员立即采取有力行动措施,消除或控制风险,避免加重并购风险;对于Ⅳ级和Ⅴ级风险,分别用蓝色和绿色预警,采用“提示”的方式,说明风险程度处于可接受状态,可以在正常的并购活动中采取适当的调控措施,保证并购的顺利进行。

(四)排警 在风险识别和评估的基础上,提出预警信号的目的,就是要在警情扩大或爆发之前,采取排警对策。排警是并购风险预警系统的最后一个阶段,它是根据风险预警实施过程中提出的信号显示,分别不同风险类别采取的解决和消化并购风险的一系列办法和措施的总称。排警一般包括应急计划、补救办法和改进方案等。其中应急计划主要是指针对并购风险及其可能产生的破坏,应采取何种手段去规避,控制事态进一步恶化;补救方法主要是针对风险程度采取有效措施尽可能减少损失,将损失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改进方案主要是改进跨国并购活动中的薄弱环节,杜绝和避免类似的风险再度发生。排警是风险预警机制的目的和归宿。

对已采取措施进行排警的风险信息,进行跟踪、监控,并将结果作为一类信息反馈至风险信息采集系统,进入又一轮循环,直至该信息进入相对稳定状态(如:Ⅳ级风险或Ⅴ级风险)。通过对措施的结果进行反馈,以进一步调整有关措施,更有效地预防特定风险的发生。

[1]阎平、彭立林:《企业并购财务风险预警系统的构建》,《西安工程科技学院学报》2007年第4期。

[2]杨博:《中国企业跨国并购的整合风险识别与评估》,《北京市经济管理干部学院》2007年第4期。

[3]杨博:《浅议中国企业跨国并购中的国家风险管理选择》,《经济师》2007年第9期。

[4]刘永胜、杜红平:《跨国并购中的风险预警机制的构建》,《中国流通经济》2006年第8期。

[5]刘天:《浅论企业财务风险的预警》,《山东经济战略研究》2006年第5期。

[6]黄冠胜、林伟、王力舟、徐战菊:《风险预警系统的一般理论研究》,《中国标准化》2006年第3期。

[7]曹庆贵:《企业风险管理与监控预警技术》,煤炭工业出版社2007年版。

[8]周阳敏:《企业战略危机预警与应急管理》,经济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猜你喜欢

预警系统跨国预警
绛县输送80名农民跨国务工
民用飞机机载跑道入侵预警系统仿真验证
一种基于CNN迁移学习的井下烟、火智能感知预警系统
法国发布高温预警 严阵以待备战“史上最热周”
基于ZigBee与GPRS的输电杆塔倾斜监测预警系统
园林有害生物预警与可持续控制
跨国大瀑布,一起去探秘
桥、隧安全防范声光预警系统
机载预警雷达对IFF 的干扰分析
光明日报《留学》杂志—跨国采访实战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