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辅舒酮联合卡提素治疗小儿哮喘的临床研究

2011-06-04孟凡威张旭亚王静莲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3期
关键词:儿科学气雾剂气道

孟凡威 张旭亚 王静莲

儿童哮喘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症状之一,我国儿童哮喘总发病率为 0.9% ~1.1%,且近年有明显上升趋势[1、2],它是由多种细胞包括气道的炎性细胞、结构细胞和细胞组分参与的气道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往往表现为反复发作性喘息、呼吸困难、胸闷或咳嗽等症状,常在夜间和(或)清晨发作或加剧,常出现广泛多变的可逆性气流受限,病情较重者则产生气道不可逆性狭窄,从而严重威胁着儿童的生命健康。我科选取按照2004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修订的《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的诊断标准[3]诊断的哮喘患儿152例,应用辅舒酮(丙酸氟替卡松)气雾剂吸入法佐以卡提素肌内注射或口服防治小儿哮喘,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5年1月至2010年10月在我科门诊及住院治疗的哮喘患儿152例,其中男86例,女66例;平均年龄5.9岁(3~12岁)。50例患儿病程在3年以上,50例呈中度持续。

1.2 方法 辅舒酮气雾剂(60喷/支,每喷125 μg)和卡提素(0.5 mg/支)。气雾剂吸入法按协作组制定的操作规范进行,不会使用者加用气雾罐。若出现哮喘急性发作,给予辅舒酮气雾剂每日早晚各250 μg,加用沙丁胺醇气雾剂0.25 mg每日早晚各1次吸入治疗(不能配合者应用储物罐吸入)。进入缓解期仅吸入辅舒酮气雾剂联合应用卡提素。开始每日早晚各吸250 μg,吸后需用温开水漱口,以防止口腔溃疡及霉菌性口腔炎发生。同时肌注或口服卡提素0.5 mg隔天1次。缓解后3个月后辅舒酮气雾剂改为早晚吸125μg。再3个月后如无发作改为1次/d,1年至1年半停药。卡提素1~3个月改为每周1次,3个月后改为半个月1次,至6个月停药。

1.3 检测项目 最大呼气峰流速(PEF)值的测定:用简易峰速仪于晨8时、晚6时各测PEF3次,取其最高值。免疫功能检查:治疗前、后各1次。其他检查:测血皮质醇、血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

2 结果

2.1 临床疗效 152例中84例辅舒酮1年停用,68例1年半停用。68例随访3年,84例随访2年,复发2次者8例,复发1次者28例,但症状减轻,用上述药物后症状消失,其中10例为中间停药所致。

2.2 PEF值变化 随访52例,治疗前后PEF值变化见表1。

表1 治疗前后PEF值变化()

表1 治疗前后PEF值变化()

项目 早 晚 P值224.13±27.76 238.21±32.24 <0.05150.23±44.20 171.32±47.37治疗后治疗前

2.3 免疫功能变化 随访64例,治疗前后变化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免疫功能变化()

表2 治疗前后免疫功能变化()

项目 IgG IgA IgM P值11.52±9.31 1.12±0.27 0.94±0.24 <0.055.17±0.41 0.70±0.31 0.80±0.26治疗后治疗前

2.4 血皮质醇、ACTH 上述药物治疗后血皮质醇为(186.58±64.37)mg/L,ACTH 为(11.87 ±4.22)pg/ml,两者显示正常。

3 讨论

近年来,支气管哮喘发病率明显增高,其发病机制与遗传、免疫、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现已公认其防治的重要手段是长期吸入糖皮质素,吸入治疗支气管哮喘优于全身用药。针对哮喘的发病机制,皮质激素的主要作用有:①抑制细胞因子的生成;②抑制炎性递质释放;③减少微血管渗漏;④增加气道平滑肌β2受体的反应性[4]。辅舒酮是一种雄甾烷结构的三氟糖皮质激素,作为局部用类固醇,即能提高内源性皮质激素帕效能,又有很强的抗炎活性,且亲脂性分别是二丙酸倍氯米松、布地奈德和曲安奈德的3、300和1000倍。其引起全身副反应明显低于由其他吸人激素在相同有效剂量下所产生的副作用,其胃肠吸收极少,在肝脏迅速代谢成无活性作用的代谢产物。

在吸入辅舒酮的基础上加用卡提素,它含有核酸、多糖等多种免疫活性物质,是一种新型的免疫调节剂,能有效激活单核-巨噬细胞,提高其吞噬和消化异物的活力,并能激活T淋巴细胞,使之释放各种淋巴因子增强和调节机体的免疫功能,增强体质和耐寒能力;其可持续刺激机体产生IgG与IgE竞争抗原产生“抗体封闭”效应,从而抑制肥大细胞释放引起过敏和哮喘的炎症介质,进而阻断过敏反应,抑制哮喘发作。糖皮质素治疗支气管主要通过抗炎效应,同时也通过免疫抑制起作用[5]。卡提素从多种角度调节患儿机体的免疫系统在支气管哮喘治疗中起积极作用。我们经过临床观察,应用辅舒酮气雾剂吸入联合卡提素肌内注射或口服治疗小儿哮喘疗效好,复发率低,未见一例引起副反应,在哮喘防治中值得推广使用。

[1]宋曦,王淑英.支气管哮喘的效应细胞.河北医药,2009,31:80.

[2]杨锡强,易著文.儿科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93-194.

[3]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儿童支气管哮喘诊断与防治指南.中华儿科杂志,2004,42(2):100-106.

[4]罗慰慈.现代呼吸病学.人民军医出版社,1997:621.

[5]郑宏宇,刘传合,李志英,等.卡介苗多糖核酸对哮喘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Th1/Th2细胞因子的调节作用.临床儿科杂志,2002,20(3):148.

猜你喜欢

儿科学气雾剂气道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杂志稿约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杂志稿约
喘乐宁气雾剂与舒利迭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对比观察
孩子可以看电视吗?看美国儿科学会怎么说
不同气道湿化方法对气管切开患者气道湿化效果的影响
利巴韦林气雾剂联合蒲地兰消炎片治疗手足口病疗效分析
利奈唑胺片剂有效治疗气道支架相关肺部MRSA感染
吸入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气雾剂治疗稳定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临床观察
应恢复儿科学专业招生
不同气道内湿化对气道切开患者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