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出保暖内衣的困惑

2011-06-03梓萌

大众标准化 2011年10期
关键词:吊牌腈纶羊毛

□梓萌

走出保暖内衣的困惑

□梓萌

天气凉了,消费者在选购保暖内衣时常常会遇到一些困惑,针对这些情况本刊做了调查,希望帮您走出困惑。

秋高气爽天渐凉,像往年一样,保暖内衣的销售旺季如期而至。记者在省城看到,各大商场均拉开了温暖节的帷幕。多种品牌、面料、价格的保暖内衣让消费者眼花缭乱,各种保暖内衣的宣传和炒作也让消费者无暇招架。在购买过程中人们常会遇到一些困惑。

困惑1:号称10%羊毛,结果“一毛不拔”

10 %羊毛、50%纯羊绒、100%纯棉……在逛服装市场时,消费者都会发现,几乎所有的服装吊牌标注成分都在证明这件服装绝对物超所值,事实果真如此吗?

近日,消费者王先生投诉,称其所购买的两款某品牌保暖内衣标注含有10%羊毛系虚假。王先生无意中看到某品牌保暖内衣正值反季节特卖。经过仔细比较,他挑选了一款藏青色精装七彩雕印保暖内衣和一款紫罗兰色锦貂型羊毛保暖内衣,花了近400元。当妻子看到他买的两款保暖内衣时,无意中说出该品牌内衣曾经因为塑料薄膜问题被媒体曝光的事。妻子的话一下子引起王先生的警觉,他打开包装盒,根据标注吊牌的内容查看内衣。经过仔细手摸和眼观,王先生对吊牌标注10%羊毛含量起了疑心。于是他来到专卖店,以内衣所含成分与标注不一致为由要求退货,但专卖店老板拒绝退货,让他有本事去告或去找厂家。一气之下的王先生购买了几套同款的保暖内衣,并将每套样品都邮寄到国家针织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经检测,吊牌标注含10%羊毛的某品牌保暖内衣羊毛含量竟然为“0”。

据一位业内人士透露,保暖内衣吊牌标注成分与实际不符是比较常见的,一般标注羊毛或者羊绒的实际含量都很少。记者采访质监部门了解到,“现在服装企业给服装的成分标牌‘注水’几乎成了服装行业里普遍存在的潜规则,没有毛的说是含毛的,有点棉就说是100%纯棉的,有些甚至使用一些创新词语来提高卖点。”

困惑2:面料材质纷繁复杂,“不明不白”

商场内各保暖内衣品牌的竞争正如火如荼,销售人员会扯出各色衣服的标牌来告诉你自家的产品面料材质有多好,有多过硬。可是当记者问及消费者是否了解保暖内衣的各种面料时,大多数消费者表示看过标牌,除了了解什么是棉和羊毛外,剩下的就是一头雾水,谁知道这些“莱卡”、“莫代尔”等到底是啥意思呢。

据一名太原市质监局从事纺织品检测多年的工作人员介绍:莱卡,其实就是氨纶,是一种弹性纤维,可以增加衣服的弹性,穿上含有莱卡的衣服,活动自如,动作不受拘束;莫代尔,也叫木代尔,是以木浆为原材料制造的一种植物纤维,可与其他纤维混纺,含有莫代尔的内衣有丝质光泽,摸起来手感很软很舒服;超细旦丙纶,是一种化学纤维,最大的特点是用它制成的衣物穿着很舒适,保暖还透气;莱赛尔,就是一种再生纤维素纤维,属于化学纤维,制作工艺比莫代尔更环保。

她还介绍说,保暖内衣的面料貌似一层实则是多层。拿拉绒产品来说,最外一层是棉料;中间一层是棉、涤纶交错,或者再加一点氨纶;最内一层一般是涤纶(即聚酯纤维或聚丙烯腈),涤纶多通过特殊技术被拉成了绒状,有毛羽感觉,所以暖和。也有些产品是表层含棉和氨纶,中层是聚酯纤维加羊毛,内层是100%聚酯纤维。布料每一层用料很有讲究,举个例子,假如把羊毛用在内层,可能会有刺痒等问题,如果用在衣服外层,布料光泽柔和还很平整。

困惑3:保暖、保健功能夸大,“神乎其神”

有一种保暖内衣宣称是可以吸收红外线的,因此具有很强的保暖功能。真的是这样吗?中国针织工业协会秘书长林光兴告诉记者,这些产品一般采用含远红外因子的材料,如远红外陶瓷粉末等,原理是将人体散出的热量反射回去,还可吸收光热,最终达到保暖效果。市场上不少远红外保暖内衣,是用各种氧化物(如氧化钙、镁、铁等),按不同配方制成陶瓷纤维织进内衣里。但陶瓷纤维产生远红外辐射所需的温度一般在40℃以上,否则将很难产生远红外线。而且如果选材不当,还可能将放射性物质带到衣服里,对人体造成危害。此外,还有些产品对保暖效果的宣传有夸大之嫌,很多广告都这样告诉消费者:“一件保暖内衣能顶两三件羊毛衫。”其实,这种说法太模糊,羊毛衫有厚薄之分,参照物不同,保暖效果也可能大相径庭。检测证明,保暖内衣的抗风保暖性好于羊毛衫是事实,但能顶两三件羊毛衫却没有科学依据。

至于保健功能,山西省人民医院康复科主任表示:“远红外线产品的最大功能就是防寒保暖,对骨质疏松和关节炎患者来说,能起到一定的保健作用,但说它能治风湿病、关节炎,那是不科学的,更不可能取代医院的远红外线物理疗法。”另外,“真正的远红外线保健内衣成本非常高,应该在800元左右,太便宜有可能是假的,即使是货真价实的远红外线内衣,也只能起到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不能治病。”有关部门也曾针对远红外纺织保健品宣传的改善血液循环、微循环等功能,进行了实验测试,从血压、血液黏稠度等客观指标来看,作用不是很明显。

相关链接:

弄清保暖内衣几个误区

1.化学纤维未必不好

受环保意识的影响,我们会想当然地认为保暖的衣服还是天然面料的更好,消费者对化纤类的东西充满了抵触感,以为这样的衣服一定不够健康。其实这种观点有点片面。一些衣服加了化学纤维后,衣服不但蓬松还有弹性,增加了光泽度,手感也更柔软舒适,保暖效果也好。虽然目前衣服还是棉纤维用量最大、技术最成熟,但现在化学纤维添加技术也都比较成熟。

2.不“认”腈纶是错误

其实在日本,腈纶的用量很大,但是中国人还是不太“认”。事实上,含有腈纶的保暖内衣只要添加比例合适,又通过了质量检测,保暖效果还是不错的。因为腈纶是面料中导热系数相对较低的,不会把身体的热量传导到外部,而且加了腈纶的衣服能更蓬松。但腈纶的添加量不能过大,否则摸起来会“咯吱咯吱”的,手感差。需要提醒的是,挑选衣服时要认真阅读标签,看看腈纶被添加到衣料的哪一层。如果腈纶被加到了内层,最好别选,这种衣物舒适度欠佳,对皮肤可能还会产生刺激性。

3.没有又薄又保暖的内衣

保暖就是与衣服厚度有关,穿得厚肯定暖和,薄了就得受点冻,所以几乎不存在又薄又暖和的保暖内衣。如果想穿得暖,挑选时可以看看内衣的保暖率,国家曾颁布了保暖内衣的标准,要求保暖内衣保暖率要高于30%,数值越高越暖和,不过衣服也可能相应较厚。

4.拉绒衣洗后保暖性会降低

有读者问,为什么去年买的保暖内衣,今年再穿总感觉没去年暖和。根据其描述面料的情况,得知内层是“绒绒”的。专家的解释是,这种拉绒的衣服初穿是比较暖和,可是这种衣料纤维很细,洗后会结球,原本“站立”的绒绒都“趴下”了,所以保暖性会逐渐变差。

5.买保暖衣选大一码

保暖内衣很难通过面料来评优劣,去大商场选择有一定知名度的品牌还是有质量保证的。还有一个选择要点是,买保暖内衣,要选尺码比平常衣物大的,比如你原来穿L码的衣服,那么应该买一套XL码的保暖内衣,因为这种衣服肯定比普通小衫厚,所以束缚性更强,如果选一个平时穿的码,会有被捆绑的感觉。而且这种衣服下水后,缩水率也比普通衣服大。

教你巧选保暖内衣

◆一要看面料:一件内衣内外面料的好坏,是影响穿着舒适与否的关键。目前市场上的保暖内衣可按高、中、低档3类来分,其使用的面料有40支全棉、32支全棉、涤棉(棉含量在30%~40%之间)、纯化纤等多种,其中以内外表层均使用40支以上全棉的产品为优,其柔软性、透气性、光泽度均较好,而且洗涤后不会起球起毛,长期穿着也不会有衣物断丝、抽丝的现象。

◆二要听声音:老式保暖内衣是用在保暖内衬中加一层超薄热熔膜(俗称PVC塑料膜)的方式来增强抗风能力,但这种产品穿着时容易发出“沙沙”声,且透气性受影响,会有“燥热感”,易起静电。新一代保暖内衣产品,使用新材料、新工艺取代了热熔膜,基本上克服了上述缺点。选购时只需轻轻抖动或用手轻搓,听一下是否有“沙沙”声即可判别。

◆三要凭手感:优质内衣在中间保温层使用超细纤维(直径在1.2丝以内)织造,成衣既柔软舒适又有良好的保暖性能,用手揉捏时,手感柔顺、且无异物感。中间体的梳理、复合工艺也较先进,成衣表层和中间体的一体感强,穿着性能也更好。

◆四要试弹性:新一代保暖内衣正向保健、抗菌等多功能发展,更加注重开发符合人体曲线的当代审美观念的新产品,其中一大突破就是使保暖内衣具有优良的回弹性。这种内衣在面料和底料中均加入了莱卡,内衬芯层采用高弹性的高分子聚合物,虽然价格高于普通产品,但穿在身上,贴身感良好,没有臃肿感觉,各关节的活动也十分自如。

◆五要选品牌:知名企业生产的内衣,从原料选用、纺纱、织布、染色、复合、缝制到检验出厂,各个环节、工序都需严格把关,使产品的保暖性、透气性以及抗菌、弹性等各项指标均符合标准。因此,消费者选购保暖内衣,首先看价格,同时看功能,应注重选购实力雄厚、品牌卓越、信誉卓著企业的产品,以确保购买后无后顾之忧。

猜你喜欢

吊牌腈纶羊毛
羊毛/腈纶/棉纤维混纺产品定量化学分析方法探讨
腈纶行业的发展和研究现状
国际羊毛局2021/22秋冬羊毛趋势预测
大庆石化公司腈纶厂成功生产超高收缩腈纶
服饰吊牌的可持续性设计探究
薅羊毛是一种享受
Golden fleecers
新衣服吊牌还能这样用
摸羊毛
肥皂吊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