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婴幼儿肺炎并胃肠功能障碍临床研究

2011-05-31卢远达龚雪萍何映星

当代医学 2011年36期
关键词:障碍者胃肠功能婴幼儿

卢远达 龚雪萍 何映星

胃肠功能障碍是婴幼儿危重症时的常见并发症,肺炎并胃肠功能障碍是患儿病情加重的标志之一,如果不及时控制病情,将会导致患儿发生多器官功能衰竭[1]。现就我院治疗婴幼儿肺炎并发胃肠功能障碍的研究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2月~2011年8月期间本院肺炎合并胃肠功能障碍的婴幼儿1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78例)和对照组(78例),治疗组男38例、女40例,平均年龄(2.67±1.32)岁,平均病程(2.16±1.38)天,入院时已有胃肠功能障碍者34例,平均持续时间(7.04±3.16)小时,入院后发生44例,平均发生时间为(1.73±1.02)天;对照组男37例,女41例,平均年龄(2.75±1.40)岁,平均病程(2.28±1.37)天,入院时已有胃肠能障碍36例,平均持续时间(6.47±3.19)小时,入院后发生者42例,平均发生时间为(1.82±1.03)天。两组在年龄、性别、病程等方面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临床表现

婴幼儿有不同程度的发热,体温在38.2℃~40.3℃之间,并伴有咳嗽、气促、呼吸困难等呼吸道症状。所有患儿均有不同程度的胃肠功能障碍,症状出现时间在肺炎后的3天至10天中间。其中患儿中腹胀107例,大部分伴有肠鸣音减弱,腹痛87例,腹痛者压痛不固定,无肌紧张,腹痛部位为剑突下或脐周;腹泻患儿36例,大便为黄色稀便及水样便;恶心呕吐者18例;血便12例。

1.3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儿的肺炎进行积极治疗,根据患儿的胃肠功能障碍严重情况,要求患儿禁食或者限食,并进行胃肠减压,肛管排气,对患儿腹部进行热敷。用0.12mmol/L碳酸氢钠进行洗胃,之后灌注甲氰咪胍每次(10~15)mg/kg,一天两次。出血量多时输血10ml/kg。如果患儿出现明显腹胀、肠鸣音减弱、消失的话则使用血管活性药物酚妥拉明0.5mg/(kg·次)静点,每间隔2~6小时一次,以扩张胃肠血管,改善循环。

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中药大黄煎服;同时选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加入葡萄糖溶液中静脉滴注,剂量为30mg/kg。

疗效判定标准:

通过两组患儿治疗后胃肠功能障碍缓解情况来进行疗效的判定。如果患儿1天治疗后胃胀症状消失, 不再便血和呕血,能正常进食,则认为显效;如果3天后达到以上效果,则认为有效[2]。治疗3天后上述症状没有得到缓解,则认为无效。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对计数资料行单因素分析,疗效比较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为了找出婴幼儿肺炎并胃肠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对所有患儿的临床资料回顾性分析,并进行相关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2 结果

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从表1看出:治疗组的显效率与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治疗组达到85.90%,而对照组只有76.92%。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表2 婴幼儿肺炎并胃肠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分析

由表2不难看出,1~6个月患儿中发生胃肠功能障碍者68例,所占比率为43.59%,6~12个月发生胃肠功能障碍者65例,比率为41.67%,12~36个月者发生胃肠功能障碍23例,发生率为14.74%。3组比率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婴幼儿肺炎并胃肠功能障碍发生率与年龄呈负相关。

轻症肺炎发生胃肠功能障碍者40例,发生率为25.64%,重症肺炎发生胃肠功能障碍者116例,发生率为74.36%。二者发生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婴幼儿肺炎并胃肠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

3 讨论

胃肠道往往是病情加重时最容易出现缺血和缺氧损害的器官:人体肠道内有大量的细菌,但肠粘膜丰富的血管和丰富的血液灌流量能维持肠粘膜的屏障功能,防止细菌进入组织,胃肠的蠕动也排出了大量细菌,从而保持菌群的平衡。当出现肺炎等病变时,会出现循环障碍,从而引发胃肠道功能障碍。关于胃肠功能障碍的诊断,目前临床上仍以出现腹胀、肠鸣音减弱或口吐咖啡状液体为主要标志,但并无统一的诊断标准,目前研究正在尝试一些新的标准作为参考,比如胃粘膜下pH值下降、二胺氧化酶(DAO)升高、D-乳酸水平的升高。国内在胃肠功能障碍方面的研究还有所欠缺,临床上的诊断经验不足,常常会出现误诊和漏诊的现象,因此掌握胃肠功能障碍临床表现,尽早确诊,及时综合治疗意义重大。

婴幼儿肺炎并胃肠功能障碍是婴幼儿病情加重和恶化的标志。肺炎本身导致婴幼儿缺血缺氧,粘膜受损,缺血缺氧导致肠管血流减慢,肠管耗氧量低,自由基生成增加,肠壁通透性增强,引发肠道内细菌和内毒素持续泄漏进入体内,产生大量自由基,当炎性得不能控制,会大量释放,成为多器官功能障碍的起因[3]。复方丹参注射液中的丹参、降香成份,可以增加吞噬细胞的功能,延长血栓形成时间,改善微循环,改善微血管内红细胞的流速及流态、红细胞压积、全血及血浆粘度。大黄则能保护胃肠道黏膜屏障,能降低血肿瘤坏死因子等炎性介质的浓度,阻止炎性介质的释放,阻止其生物学效应的发挥。

本研究提示,婴幼儿肺炎并胃肠功能障碍的影响因素有:年龄和肺炎的病情;婴幼儿肺炎并胃肠功能障碍发生率与年龄呈负相关:年龄越小,发生率越高;婴幼儿肺炎并胃肠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与病情严重程度呈正相关:病情越重,发生率越高,与文献报告[4-5]一致。中药大黄及复方丹参注射液辅治婴幼儿肺炎并胃肠功能障碍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1]张小平.大黄治疗小儿肺炎合并严重胃肠功能障碍临床研究[J].湘南学院学报,2006,3(1):26-27.

[2]徐南平,连惠红,谢鹏芳,等.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死亡因素分析[J].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06,13(2):141-143.

[3]詹莉,曹瑛,陈晓英.小儿胃肠功能障碍160例临床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6(22):3174-3175.

[4]李国刚.婴幼儿肺炎并胃肠功能障碍的因素及治疗[J].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8(9):1471-1472.

[5]姚舜丽,张燕妮.婴幼儿肺炎支原体肺炎254例临床分析[J].当代医学,2010,16(8):65-66.

猜你喜欢

障碍者胃肠功能婴幼儿
四磨汤口服液对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改善的作用分析
儿时读写难,现今已博士
促进患者子宫切除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研究进展
自灸 睡眠障碍者的自救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听觉障碍者社会融合的现状与路径叩问
图解婴幼儿窒息紧急处理
逆境商 从婴幼儿开始培养
护理干预对腹膜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分析
护理干预对腹膜炎患者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的作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