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该声名远扬的周成荣
2011-05-30贺捷生
贺捷生
这个本该声名远扬、大红大紫的英雄,长期以来却销声匿迹,无人喝彩,从未见诸任何报端。因为他牺牲时的轰轰烈烈,牺牲后的默默无闻,与一场失利的战斗有关,只能作为一件憾事留存在我军的历史档案中。
20多年前,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了父亲贺龙在1946年写给中央军委的一份战斗报告。让我大感意外的是,这份用正式电文发给中央军委的文字,不仅叙述了一场失利的战斗,而且还有名有姓地提到了周成荣烈士的名字。
父亲当时担任晋绥军区司令员,位处军事指挥高端。他把一个烈士写进给中央军委的战斗报告中,不同寻常,想必是有原因的。
在以后的日子里,经过多方查证,我渐渐接近了事实的真相——
在发动解放包头的战役时,包头由国民党绥远省主席董其武率部镇守,总兵力1.2万余人。龟缩在城里的国民党守军凭借坚固的城墙、强大的炮火和充足的粮草,正等待和我军打一场棋逢对手的对攻战。
1946年11月14日,父亲率晋绥野战军主力和晋察冀野战军一部兵临包头。16日,中央军委电示务必攻克包头。
根据部队连续作战未得到休整、新补充的俘虏兵尚未进行必要的思想教育,攻城技术战术和各项组织工作也必须准备得更加充分,父亲率部队到达包头后,命令休整10天,把攻城战斗推迟至11月28日。但是,在部队即将发起进攻的时候,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一是敌人的增援部队赶到了,包头守军的地位更加稳固;二是气温骤降,包头城外滴水成冰。到了夜间,气温降至零下40摄氏度,枪炮冻得拉不开栓;地上冻得一镐挖下去,冰渣四溅,根本修不成工事;甚至出现了个别体弱的支前民工被冻死的现象;同时,前线指战员的被服和着装也成问题,许多人还穿着秋天的衣服,部队的御寒能力极差,不少干部战士被冻伤、冻病,仗还没有打便出现了减员。当地老乡看见解放军穿着如此单薄的衣服,在寒风呼啸的旷野里准备打仗,非常惊奇。
父亲和聂司令员考虑到我方不得天时、地利,决定先不发动进攻。但部队士气正旺,旅里和团里的主官们摩拳擦掌,都说晚打不如早打;基层指战员更是群情激昂,纷纷向野司请战,表示坚决打下包头。在这种情况下,第二次攻城战斗于12月2日打响,部队按选定的突破点像潮水般向包头城扑去。正在这时,父亲因几天几夜殚精竭虑,劳累过度,导致胆囊炎和重感冒并发,连续数小时高烧不止;万般无奈中,只好让部下把自己抬到前线,躺在担架上指挥战斗。
与我军进攻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包头敌军以逸待劳,做好了充分的防御准备。他们不仅在城外构筑了坚固的防卫工事,而且随时能关上城门,退回城里坚守。总攻开始后,他们把囤积的炮弹如同冰雹般砸向我攻城部队,战斗进行得异常惨烈。但各攻城部队毫不畏惧,前仆后继,只几番冲击,就把敌人的前沿防卫工事踩在了脚下。
第27团战士周成荣就在这个时候脱颖而出。
那天,这个当时谁也叫不出名字的士兵,抱着爆破城墙用的那种沉甸甸的炸药包,在轰轰烈烈的攻击中,迎着枪林弹雨、炮火硝烟,像一头豹子那样腾挪跑跳,又像一道闪电那般奋勇前插。但是,当他完成对那段死亡地带的冲击后,同样被结冰的城墙难住了。他的使命是把城墙炸塌,为部队开辟一条血路。为保证爆炸效果,必须把炸药包搁在高出地面的位置。然而,冰墙坚硬如铁,既无法悬挂炸药包,又找不到东西作支撑,怎么办呢?他一时手足无措。此时战斗正酣,城头上的子弹就像水那样泼下来,我攻城官兵纷纷倒下,如果不迅速拉响炸药包,打开攻城的缺口,不知道要牺牲多少战友。情急之下,只见他把炸药包按在城墙上,再转过身子用脊背死死顶住。大家还在猜测他想干什么,突然轰的一声,一团巨大的浓烟伴随一声巨响,冲天而起。再看原来的位置,除去城墙被炸出一个黑洞,什么都没有了。
英雄的出现,就在这一瞬之间。至于他为什么能如此坚定地以身殉国;他在拉响炸药包时曾经想了些什么,没有人知道,永远没有人知道!也就是在这时,这个普通战士迅速走完了他的人生道路,从此一去不返。
躺在担架上指挥战斗的父亲,肯定听见了那声巨响,或许亲眼看到了这地动山摇的一幕。那种震惊和震撼,我想,是无法用文字来形容的。他为这个在紧要关头敢于献身的战士感到骄傲,同时也为他的死感到悲伤。因为城墙太坚固了,你即使粉身碎骨,也无法撼动它;何况敌人还有那么密集的枪弹,那么猛烈的炮火?
12月2日发起的这场攻城大战进行了一天一夜,终因冰墙坚固和天气奇寒,没有达到预期效果。高烧中的父亲考虑到如此攻下去,将给部队带来更大的伤亡,于是果断地下达了撤退命令。需要补充的是,因为许多指战员倒在了进攻途中,包头城墙下的尸体堆积如山,血流成河,致使部队悲愤难消,虽然野司下达了停止攻击的命令,但仍有3个团自行组织了一次进攻。然而,同样以失利告终。
战后部队向父亲汇报,那个舍身炸城墙的烈士,名叫周成荣。
周成荣啊周成荣,你牺牲得这么英勇,这么壮烈,理应成为我军的一名响当当的大英雄!当父亲叫得出烈士姓名的时候,必定在心里发出这样的感叹。但是,他死在了一场以失利告终的战斗中,而像这类战斗,通常是秘而不宣的,不可能有人把花环,把赞歌,献给你。
就这样,晋绥战役结束后,周成荣烈士的名字除了在战役总结中被简单地提到一笔,再无其他文字记载。因为战役最终取得了胜利,虽然在胜利途中我们曾付出代价,但终不会去赞美这代价。所以周成荣是哪里人,他在什么时候参的军,参军前是工人还是农民等等,一概没有记载。但作为前线总指挥,父亲却牢牢地记住了这个烈士。
几十年后,在我查到的那份纸页发黄的电文中,父亲说:“攻绥战役,自10月19日开始至12月3日结束……包头没有攻下,原因是我攻包兵力在数量上并不占优势;天寒地冻,我无法挖坑道;在技术指挥上,我步炮协同的组织有缺点,致将把自己爬城部队连梯子打下来。而我指战员在战斗中,前仆后继,毫不畏惧,如27团战士周成荣,以炸药炸城,用身体作支柱,光荣牺牲。”在报告的末尾,父亲诚实地检讨说:“战役陷入僵局,我们要负应得之责。”
望着这张落满历史尘埃的纸页,我久久无语。我知道父亲是个光明磊落,襟怀坦白,从来都不推卸责任的人;战场上偶尔出现失利,本不该由他完全负责,他也会把过失揽在自己身上。包头一战遭受的挫折,再次显示出了他的这一品格。最终,他在惜墨如金的电文中提到周成荣烈士,肯定他的牺牲精神,是想说明,在失利的战斗中牺牲的烈士,同样是可歌可泣的;同样也是英雄,值得我们敬仰。
文章写到这里,我想提请人们回顾一段史实:在周成荣烈士牺牲后的第三年,有一个叫董存瑞的战士,在解放河北隆化的战斗中,手持点燃的炸药包,高喊一声:“为了新中国——前进!”与那座大桥同归于尽。从此,董存瑞这个名字如雷贯耳,直到今天依然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但是,相同的英雄壮举,同样的粉身碎骨,周成荣虽走在了董存瑞前面,可是有几个人知道他的名字呢?
我甚至还想,在父亲活着的时候,当他一次次听到董存瑞的名字,是否会想起周成荣——这个与董存瑞有着相同壮举的烈士?
遗憾的是,我无法找到这个答案了。因为在我看到父亲的那份战斗报告,知道周成荣这个烈士的时候,父亲已含冤去世多年。
我勉强能找到的答案,是父亲常说的一句话:“战争是要死人的!”是的,中国革命的胜利,经过了多少场战争,牺牲了多少人?
十几年后,我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发布的一条权威消息中,找到了一个更贴近历史事实的答案:自中国革命战争以来,约有2000万烈士为国捐躯,他们中大多数没有留下姓名。目前,有姓名可考并列入各级政府编纂的烈士英名录的,仅有180万人左右。
啊!我该不该为周成荣烈士感到欣慰呢?因为他毕竟留下了自己的姓名,而且是留在一个元帅的战斗报告中……
(毛贺摘自《人民日报》2011年6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