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鳌:包容性发展
2011-05-30江迅
江迅
中国海南省,博鳌,4月15日。博鳌亚洲论坛开幕前,马来西亚常青集团董事主席张晓卿、泰国正大集团董事长谢国民、印度尼西亚力宝集团董事长李文正、香港世贸集团董事局主席许荣茂、新加坡金鹰国际集团董事局主席陈江和等华商,一起步入博鳌国际会议中心。他们个个西装革履,唯独笔者作为随从和记者,却一身休闲装。会议要求正装入场,张晓卿对我说,你就不用啦——这是一种包容。
气温二十六七度的博鳌,与会者是否一定要穿西服,打领带,开着空调在会议厅里开会?博鳌论坛前任秘书长龙永图谈及这一话题时,笑称代表着装可适度与海南气候接轨。他说,“论坛前任理事长、菲律宾前总统拉莫斯,曾经不止一次跟我商量,海南这么好的天气,是否可以考虑让与会代表穿短袖衫大短裤这样的休闲装开会,说真的,这么多国家的政要参会,以前我不太敢同意这么干,现在回过头想,开幕大会还是穿西服好些,一些分会场,我看完全可以尝试着休闲装,这也符合绿色办会的潮流。博鳌论坛是个包容性论坛”。又是一个“包容”。
“包容”,在博鳌论坛会场内外随时可闻。今届是博鳌论坛成立10周年之际举行的第10届年会,确立“包容性发展:共同议程与全新挑战”的主题,来自世界,特别是亚洲各地的各界精英,围绕这一主题作探讨,为寻找一条共赢的发展之路贡献智慧。
说起“包容”,就想起那个经典的历史片段。林肯作为美国总统,他对政敌的友好态度曾引起一位官员不满,他批评林肯不应该试图与那些人做朋友,而应该消灭他们,林肯却温和而自信地响应说:“当他们变成我的朋友时,难道我不是在消灭敌人吗?”
今天说的“包容性”,是联合国为落实千年发展目标提出的理念,实质就是共享与共赢,是和谐和持续。包容,是实现共赢的必由之路。包容性,就是减缓国家与国家间的矛盾,减缓一国之内的社会矛盾而和谐增长。它寻求的是不同经济体的协调,经济体内部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包容性发展,就是要让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所有国家和地区、惠及所有人群,在可持续发展中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包容性发展”至少包括两个方面:从国家层面而言,不同国家的文化传统、宗教信仰和社会制度都存在相当大差异,唯有互相包容,才能和平共处,共同发展。从社会层面而言,不同个体、群体之间思想观念、生活习惯、利益诉求很难完全一致,唯有互相包容,求同存异,才能实现社会和谐。
“包容性发展”也是中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基本内涵。2010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提出实现“包容性增长”,而后在多个场合,他一再倡导“包容性增长”,增强发展的内生动力。“包容性增长”已成为中国“十二五”规划时期主导的发展理念。中国是包容性发展的倡导者,更是包容性增长的实践者。
在博鳌论坛开幕前一天,金砖五国(巴西、俄罗斯、印度、南非、中国)国家领导人第三次会晤,同在中国海南省举行。其实,五国共同之处不多,无论从经济实力、经济形态、国际地位看,既分属不同阵营,又有领土纠纷和贸易摩擦。不过,刚在海南三亚结束的这一会晤,出乎人们意料,在诸多问题上达成惊人一致的共识。有趣的是,今届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上,时闻表达有差异的意见和观点,这正是其吸引力所在。来自世界各地的嘉宾不同意见的自由表达,使得博鳌亚洲论坛成为包容不同观点的颇佳平台,而不同思想的碰撞,让人们对年会主题形成更多共识。
博鳌10年,无可复制的亚洲符号,包容的平台,共识的摇篮。论坛所在地博鳌,依山傍海,山水相拥,万泉河、九曲江、龙滚河,三江汇合涌入浩瀚太平洋。这正是一种包容。三江三山抱三岛,九九归一处。各国政商学界精英在这“风水宝地”思想碰撞和智慧交融,为人类展示“包容性发展”和“包容性增长”的前景。来到海南,满眼步入初夏,浸润了春天气息的万物,正蓬蓬勃勃。但愿“包容性发展”、“包容性增长”带来更均衡的亚洲,更均衡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