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国为何停飞航天飞机?

2011-05-30石渝

新民周刊 2011年12期
关键词:航天飞机空间站飞船

石渝

计划于今年4月作最后一次发射飞行的“奋进”号航天飞机,3月15日因发生工程师坠亡事故而停止发射准备一天。一天前,一个名叫詹姆斯·瓦诺夫的工程师在肯尼迪发射中心39A发射台工作平台上不慎摔至另一层,尽管医务人员迅速救治,但最终不治身亡。瓦诺夫之死,是美国航天发射中心自2006年之后的首例人身伤亡事故。在航天飞机即将谢幕退出历史舞台时,发生这样的事故,平添了对这一宏大事业的几分苍凉。

“发现”号的最后一次

3月7日,“发现”号脱离国际空间站,在运行到巴布亚新几内亚上空时,它在航天飞行员埃里克·博的操作下,绕空间站飞行一圈作告别仪式。从此,“发现”号就永别于国际空间站,退役后的“发现”号,将进入博物馆,供人参观。

“发现”号是2月24日升空的,26日到达空间站,完成了一系列任务:为空间站移动机械臂新配了一对额外轨道,并清洗了空间站外的一部摄像机;利用软管排出一个破裂液氨泵中残存的液氨;为空间站外加拿大双臂机器人Dextre安装了照相机及保护性镜头盖,移走了“哥伦布”实验舱的设备平台及一些绝缘材料。

美国至今一共建造了6艘航天飞机,其中第一艘“企业”号为工作样机,正式投入飞行的第一艘为“哥伦比亚”号,它在完成多次太空来回穿梭后,2003年2月在返途降落时解体坠毁,悲壮收场。第二艘为“挑战者”号,它只完成了9次发射升空,1986年1月作第十次发射升空时爆炸坠毁,机上7名航天员全部遇难。

除失事的这两艘航天飞机之外,美国还有“亚特兰蒂斯”号、“发现”号和“奋进”号。其中,“亚特兰蒂斯”号将于2011年5月完成最后一次飞行后退役。而“奋进”号在2011年4月作最后一次前往国际空间站的旅行之后,也将退役。也就是说,今年之后的一段很长时间,世界上将再无美国航天飞机。

美国航天的发展史

俄罗斯有太空飞船,美国则有航天飞机。它们都是通向太空的国际空间站的运输机,但俄罗斯的太空飞船,用一次就报废,而美国航天飞机,则可以反复使用,每次隆重升空后,隔一段时间便会优雅地飞回到机场。

从目前的记录可以看出,俄罗斯的低成本运行,至少是安全的;而美国的航天飞机计划,维修成本惊人,飞行安全性能更令人担忧。

谈起航天飞机的退役原因,2006年,美国航天飞机指令长查尔斯·博尔登接受媒体采访时就表示,虽然航天飞机是非常可靠的航天器,但是对于航天员来说却有一定的危险性。“这是因为机组的位置造成的。”其他的航天器如中国的“神舟”飞船,乘员舱是相对独立的,假如助推器发生爆炸,也不会伤害到乘员舱,因为逃逸塔可以将乘员舱带走。而航天飞机上却没有这样的设施。博尔登认为,航天飞机停飞的主要原因正在于此,而不是“它太旧了,或者不够现代”。

航天飞机是人类文明以来,迄今建造过的最先进、最复杂、功能最为齐全的航天器。但是,不计航天飞机研发和制造成本,光是航天飞机的一次飞行,其成本就达5亿美元。有人算了一笔账,假如人类通过航天飞机,从地面向国际空间站邮寄包裹,每磅花销将达2万美元。这也使美国航天飞机成为最费钱的项目。

经过“哥伦比亚”号和“挑战者”号悲剧之后,加上财政预算因素,航天飞机退出历史舞台,应是迟早的事。

一个疑问是:聪明的美国人,偏偏为什么要开发这么一类烧钱的航天飞机呢?

这需要从历史中寻找答案。

20世纪60年代,苏联发射“东方”号宇宙飞船,加加林上校成为人类进入太空的第一人。之后,苏联“联盟”号系列载人飞船和“进步”系列货运飞船的不断飞行极大地刺激了美国。为了竞争,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提出建造一种可重复使用的航天运载工具计划,从而与“联盟”系列载人飞船对抗。1972年1月,美国正式把研制航天飞机空间运输系统列入计划,确定了航天飞机的设计方案。1977年2月,第一架航天飞机“企业”号由经过特别改装的波音747飞机驮着进行了机载试验。4年后,第二架航天飞机即“哥伦比亚”号开始正式执行太空任务。航天飞机横空出世后,美国人预言,俄式粗糙的太空飞船将被终结。

可见,美国航天飞机是科技竞争的一个产物,其背后肯定隐含着体制竞争的因素。美国试图通过建造最先进、最复杂、与俄式机器截然不同的航天飞行器,以证明他们想证明的价值。

空档期的临时安排

奥巴马上任于美国财政赤字和金融危机等加深之时,因此,他力主要把烧钱的各种航天计划予以停止,这使得新的航天飞机建造计划被撤销。

按计划,自今年4月“奋进”号最后一次太空旅行后,美国将进入一段无航天飞机可用的空档期。

美国已经决定延长国际空间站的使用寿命至2020年,这几年之内,美国人靠什么才能飞到空间站呢?

一说要靠俄罗斯人。俄罗斯“联盟”号系列飞船,会顺路搭载美国同行一并前往国际空间站,之后,坐飞船返回舱,与俄罗斯同行一道,降落在一个不能明确地点的荒郊野外。

二说要靠中国人。美国NASA已经加快了与中国同行的太空合作进程,选择中国,这使俄罗斯的飞船也出现问题之时(这种可能性近乎不存在),使美国为避免国际空间站无人到访而“长满野草”,多了一项路径选择。

空档期预计会持续四五年时间,这得取决于美国新开发的“乘员探索飞行器”(CEV)替代产品的进展程度。

2004年,美政府就出台了以重返月球及载人火星探索为目标的“太空探索新构想”。构想中,“乘员探索飞行器”(CEV)成为航天飞机的接班人。它既能将航天员送到空间站,也能将航天员或自动探测器送到月球、火星等更远的目标。CEV近乎“阿波罗”飞船的翻版。假如它成功研制,那必然会引发真正的太空飞行革命,上世纪声称要“终结”俄式太空飞船的理想,估计靠CEV,才能实现。

有利于民营化

美国停飞航天飞机,表面看似乎是美国航天史上的一次重大挫折,但如从产业角度看,这几乎就是一次“输血”式发展到“造血”式发展的航天产业大跨越,对未来会产生不可估量的好处。

这首先让更多优秀的航天人才,加速流向美国已经基本成熟的民营航天产业。只要人才“藏富于民”,这个国家的航天科技人才的可持续增长,就有第二个更为稳定的基础。

在这个世界上,只有美国人,利用纯民间资本,在大做太空旅游等产业。这个产业蛋糕之大,能吸引人才和就业人员之多,也是超出估量的。

阿波罗探月计划相关的承包商一度雇用40多万名太空专家。1970年代初,阿波罗计划中断,造成30多万名太空工程师、科学家、经理和从业人员失业。这个教训,不在于政府大花纳税人的钱财,不断投入来维持就业,而在于能否找到一个新的途经,通过民营资本的平台,实现与这一领域有关的私营产业的发展,从而为人才提供工作岗位和充满竞争力的薪酬计划。

这一轮发射空档期,也将使数万人失去工作岗位,但幸运的是,他们大部分将被民营机构消化吸收。

2004年10月4日,第一艘由私人投资的载人飞船——太空船一号成功进行了一次亚轨道飞行,拉开了航天商业化的序幕。毫无疑义,美国在这轮产业竞争中,又一次居于垄断和领先的位置。这就是美国航天事业“落点中的再起飞”,振起了私营化的翅膀。▲

猜你喜欢

航天飞机空间站飞船
二手飞船
第一架飞上太空的航天飞机
空间站为什么不会掉下来
首个第三代空间站——“和平号”空间站
自制空间站模型
乘上勇气的飞船
空间站日记
航天飞机和马屁股
飞船可重复使用的那些门道
“龙”2飞船逃逸试飞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