闾丘露薇从记述到思考
2011-05-30燕舞
燕舞
1月6日至11日,又一年的北京图书订货会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举行。凤凰卫视采访总监闾丘露薇在1月9日举行了《不分东西》的新书发布会,导演贾樟柯参加完1月7日由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组织的“这就是民国”论坛后,与归国不久的清华大学政治系副教授刘瑜一同与闾丘露薇对谈。
较之《闾丘露薇采访手记》(2002)、《我已出发》(2003)、《行走中的玫瑰》(2005)、《无薇不至》(2006),《不分东西》有了些转型的意味:“当2003年被戴上了‘战地玫瑰的称号之后,我已经多次告诉我的同行,我希望有一天,人们认识我,不再是因为我的勇敢,而是因为我的专业,以及我对事件的观察,最终分享我的观点。”
闾丘露薇重新梳理了2008年至2010年的代表性新闻事件,她尝试着借这本书告诉公众:“偏见是不分地域、种族的,偏见来自对资讯掌握的多少,以及使用怎样的思维模式。很多时候,带着良好的出发点、善良的用心,同样会产生偏见,因为正是先入为主的立场,阻碍了个人用开放的心态去获取更多的资讯,甚至会对那些和自己的观点不符的看法产生抗拒,严重的,会质疑提出这些观点的人的用心。”
从上海到深圳,再到香港
“如果我不是出生在上海,我肯定不是现在这个样子。”
闾丘露薇1995年正式移民香港,在九七回归之后的第十个年头她“真正感觉到自己是一个香港人”,她不忌讳明确地表达她对香港的认同,尽管这要承受“自称香港人是为了显示高人一等”的指责。在新浪微博主页上的个人说明中,这种城市认同表达得更为妥帖:“上海出生成长,香港实现理想,成为一个媒体人,相信吵闹不可怕,沉默更可怕。热爱新闻,热爱网络。”
闾丘露薇高中读的是华东师大附中,当时就和同学联名赶走了一名英文水平不太高的教师——对方是校长的亲戚。中学时是《青年报》学生记者团的一员,1988年考入复旦大学读本科时,闾丘露薇选了哲学系而非新闻系,这样的选择当然和那个时代的文艺热不无关系。高中时就成天捧着房龙、《第三次浪潮》以及弗洛伊德,“好像看懂了”。那时也接触了大量交响乐,只是当时记得滚瓜烂熟的作曲家的名字如今多已忘记。
“很多时候,为什么有人觉得这个地方先进?先进的所有来源是因为它较早地掌握了资讯。很多时候的所谓落后,就是因为资讯的偏差和落差导致了这个地方的状况得不到改善。上海在那个时候是占了先机的。”1980年代末的上海,闾丘露薇的同学中不少家庭都有海外亲戚,这让这座城市较之于其他中国城市显得信息更为豐富和流动。
母亲在深圳经商,在她的建议下,1992年,闾丘露薇本科毕业就去深圳了。这座昔日渔村让闾丘露薇受益良多的仍是它相对丰富的资讯,接收境外电视的天线在那时的深圳极为普遍,闾丘露薇每晚9点半下班回宿舍,会准时看一部香港某电视台的英文电影。
新兴移民城市的开放性和资讯的相对丰富让闾丘露薇对深圳时期恶劣的居住条件不以为意,让她20余年后讨论“蚁族”和“富士康事件”相关联的“农民工二代”问题时能感同身受:“作为一个曾经的90年代初的深圳打工仔,我自己就能够体会,那个时候的月收入300元,还可以负担电影、大排档这样的娱乐生活,但是现在,在大城市的一场电影就需要五六十元的情况下,即便是每个月能够有2000元的收入,这些工人们又能够维持怎样的生活?”
1995年,移民比上海资讯更发达的香港,闾丘露薇先后短暂服务于香港传讯电视中天频道和TVBS,1997年作为第一批记者进入1996年才开播的凤凰卫视,一边在浸会大学念大众传播硕士一边带出生不久的女儿。主持的第一档节目《时事直通车》开始带给闾丘露薇世俗声名,同期还主持《经贸周刊》、《世贸商机》和《论衡财经》、《总编辑时间》等栏目。凤凰卫视提供的自由平台成就了包括闾丘露薇在内的一大批明星记者和主持人,但在传讯电视中天频道接触到的业界精英和精良设备,让她留下深刻印象。
进入新世纪以来,就是闾丘露薇广为观众熟悉的的那些职业履历了:2001年,美国攻打阿富汗塔利班,她成为全球首位进入阿富汗腹地喀布尔采访的华人女记者,后又两度前往阿富汗;2003年3月,伊拉克战争爆发,她又成为首位进入巴格达采访的华人女记者,次月重返巴格达,半个多月后又直击北京“非典”。
从记述到思考,从记者到公民
对自由资讯的追求和分享贯穿着闾丘露薇游走于不同城市的职业轨迹。2005年,她受内地门户网站之邀开始写博客,“结果一发不可收,除了因为博客的互动性之外,最重要的,还是因为发现,文字可以帮助自己锻炼思考的方式。”
2006年7月,她拿到著名的“尼曼奖学金”(NiemanFellowship)赴哈佛大学进修一年。2007年5月,在美国与朋友一起开办新闻网站“一五一十部落”,学成后重回成就过她的凤凰卫视。在国内开设的博客、微博和报刊专栏以及哈佛一年的留学生活,成为闾丘露薇全新的出发点。
“要感谢我的家人,因为是他逼着我花上一年的时间,放下自己的工作,回到校园”,哈佛一年让闾丘露薇克服和超越了记者这个行业常见的职业瓶颈,“在校园的一年所阅读的书籍,可能是过去十多年记者生涯中所看的书籍的好几倍,也算是弥补自己在过去十多年停留在事物表面的投机取巧。而现在,同样是在家人的监督和示范下,虽然我又回到了可以不看书的环境,但依然能保持这个习惯。”闾丘承认是丈夫让他养成了阅读的习惯。
哈佛大学是美国的中国研究重镇之一,但求学哈佛时,闾丘露薇2007年在该校校报上撰文一篇,专门批评鼎鼎大名的哈佛大学东亚研究中心,认为该机构“更多的是停留在对过去中国的研究,远远比不上商学院的那些教授,他们从经济的角度,反而让大家看到了今天的中国。”
“尼曼奖学金”的课程里有一年的小说写作课,每周都要写一篇英文小说。有一次,来自尼泊尔的同学写了一个穿插着大量该国政治派系斗争的故事,闾丘露薇很喜欢这篇小说,认为“一个普通的家庭故事却可以折射出尼泊尔的社会和政治现实”,但那些美国同学对这篇小说评价则很低,“他们不关心和他们无关的大背景,能够打动他们的,是具体个体的遭遇。也因为这样,如果打开《纽约时报》,看到关于中国的报道,绝大部分都是从一个人的故事开始,也就不会觉得奇怪了。”
小说写作课上的这些理解和接受差异,也让闾丘露薇深深地明白:“误解、误读总是无法避免,身为媒体人可以做的,就是尽量表达清晰,尽量细节准确,尽量用别人听得懂的语言,为大众提供最接近真相的事实。”
哈佛的那些国外同行不少来中国采访过北京奥运,闾丘露薇通过他们,更深入地了解了外国驻华记者这个特殊群体,对中外新闻观和价值观的差异有了更透彻的认识。近年逐渐由国际新闻转向和同胞现实生活关联更密切的国内新闻后,闾丘露薇不时和《华盛顿邮报》驻京记者潘公凯(Phil)交换一些采访信息,潘公凯也通过闾丘露薇约到了凤凰的老板刘长乐的独家采访,“他的采访不是面对面聊天那样简单,他要求至少花一天的时间在我们的办公室里,甚至参加公司高层的例会。”
可以说,哈佛一年,让闾丘露薇拓宽了凤凰卫视的明星记者和主持人们引以为傲的“华人视角”。如今的闾丘露薇,越来越多地有着公共知识分子的气质,她时刻不忘新闻专业主义。闾丘露薇不讳言自己享有凤凰卫视带来的名声,但她也保持着一颗平常之心。在尽可能多地陪伴13岁的女儿的同时,在新闻真实、程序正义这类宏大议题之外,她用博客、微博和专栏的写作,回馈这个社会,因为“分享是一种很好的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