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孩子们连朵温室小花都不如

2011-05-30晓光

新民周刊 2011年43期
关键词:足球学校球员足球

晓光

日前,中俄有两支小学足球队在北京进行了两场友谊比赛。这本来是再普通不过的少年业余对抗赛,然而中方小学队以0∶11和3∶7的大比分惨败的刺眼结果,在整个中国体育界、教育界掀起了轩然大波。有专家忧心地指出:长期以来,在应试教育的指挥棒下,无论教育部门,还是孩子的家长,都形成了“多读书—考高分—上名校”的定势,体育教育已经被严重扭曲……

学校体育俨然成摆设

10月24日,北京地坛小学队与来访的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州少年迪纳摩足球队,在北京进行了一场足球比赛。对于以旅游为目的的俄罗斯小学球员来说,他们与北京小学进行的比赛完完全全是一种业余的友谊交流赛。然而,让人意想不到的是,当全场比赛结束北京小学队以悬殊比分惨败给对手时,这一比分所引发的关注和讨论,甚至超过了前不久国家男足在世界杯预选赛上的失利。最先媒体报出的比分是0:15,后来有关体育部门觉得脸面无光,请人出面澄清事实:比分不是0:15而是0:11,但这一比分同样悬殊。客观地说,来访的这支俄罗斯少年足球队,虽然球员都年龄很小,但毕竟是一支经过专业训练、获得过西伯利亚联邦区冠军的球队。反观我们,不过是两支完全业余的小学球队而已,惨败也属情理之中。不过,引人深思的是,中国娃娃们的表现太让人震惊了:北京地坛小学队的球员们身材明显比对手高出至少有20厘米。然而,在矮小的对手面前,中国学生却没有表现出任何优势,既没有战术配合,连最基本的拼抢动作都无法完成,比赛进行到20分钟后,场上比分已是耻辱性的0:11。当时,北京地坛小学队已经是气喘吁吁,基本跑不动了。赛后,该校的杨校长透露:“当时俄罗斯学校方面希望比赛时间长一些,但我知道我们的孩子根本跑不下来,所以我们就商定了20分钟的比赛时间。”

或许,悬殊的比分深深刺激了北京其他小学的足球队。于是,在一天后以北京小学生冠军队身份出战的北京南湖东园小学队,自信满满找到对手,誓在“复仇”。赛前,南湖小学的一位胖胖的小球员更是扬言要踢对手一个30:0!然而,笑话再次上演,北京小学队再次以3∶7不敌同一个对手。和前一天的比赛不同,这次比赛两隊身高年龄相当,也都是各自地区的冠军球队,中方输得可谓是无话可说。

当然,对于外界来说,不能单纯看到两场比赛比分上的惨败,而是应该看到更深层的原因。在相关方面最近进行的一次全国青少年体质健康调查中显示:过去10年间,我国青少年的肺活量、速度、力量等指标持续下降,肥胖率却增长1倍。在一些大城市,青少年肥胖率已经超过发达国家;眼睛近视的比例更不容乐观,初中生接近60%,高中生达到76%,大学生甚至高达83%!

是什么原因导致了学生体质普遍下降?有专家认为这是多方面因素交织下的结果:“首先,家长应试教育的思维仍然牢不可破,不厌其烦地向孩子灌输考高分、上好大学的观点,给孩子报各种补习班,花多少钱都无所谓,把体育锻炼当成是学习之余放松的方式。有些偏激的家长宁肯孩子多看会书,也不让其在体育锻炼上浪费时间。而学校迫于各方面的压力,只能挥舞着应试教育的指挥棒,刻意追求文化课成绩。对于学生来说,现在是个多元化的社会,有多种选择可以满足他们课余时间的需求,体育运动或许只是最后的选择。”一项由日本青少年研究所对中日美三国初、高中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的问卷调查显示:经常参加课外体育活动的初中生,中国为8%,日本为65.4%,美国为62.8%;高中生,中国为10.5%,日本为34.5%,美国为53.3%。可见,在中国青少年教育领域,学校体育已经被严重弱化,俨然成为教育活动中的一项摆设。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北京地坛小学队惨败之后,杨校长曾无奈地透露:“现在学校里早就没有双杠、跳箱,就连铅球也因为砸伤过学生后取消了。”他的这番话仿佛揭开了某个行业的潜规则,引发了强烈反响。有网友感叹道:“小学体育课的宗旨是安全第一,体育设施形同虚设,春游,拉练,学农,学军,学工的时代已经成为记忆!”

18年前,当代儿童文学作家孙云晓在报告文学《夏令营中的较量》中揭露,中国娃娃在参加夏令营活动时所表现出的娇骄二气。当时,那篇文章甫一发表,立刻引起了学校、家庭与社会的强烈震动。人们纷纷发表看法,采取对策,以极大的努力改变教育的失误,通过这个故事许多人感到教育方式和方法的不足。然而,直到今天,中国娃娃身上的娇气依然存在。而且与以往不同的是,现在的家长除了宠坏了孩子,而且还一定要把大人的观点强加给孩子:极大地忽视体育锻炼,没完没了地补课,望子成龙的希望几乎把孩子压得透不过气。与此同时,学校一方面为了追求学习成绩和升学率,另一方面还担心学生安全问题,于是几乎把体育教育放弃了。

就在几天前,记者采访了一位不愿公开姓名的小学老师,他表示现在全国中小学在体育课上最害怕的就是出现事故。有小学老师讲了一件事:“几天前,我们学校就出过一个事情,一个孩子自己练投篮,结果摔了一跤导致骨折。这下可好,该生家长气势汹汹地来到学校,直接找到校长‘问责,并口口声声强调,家长把孩子交给了学校,所以学校就要对孩子的安全负责。如今,孩子在学校里出了事故,所以学校一定要负责、要赔钱。”其实,类似于这样的事情在全国中小学里都非常普遍,尤其是在大城市里的学校,哪怕孩子出了一点点事故,相关老师和校领导都可谓是战战兢兢。“其实不仅仅是学校,就连教育局也害怕这样的麻烦”,有知情人士无奈地表示,“试想在这种不正常的环境下,很多学校怕担责任、惹麻烦,宁愿孩子体质下降、变成肥胖,也不愿‘冒险让学生参加一些有一定风险的体育活动。”这是中国学校体育教育的悲哀,同时相关的学校和学生家长也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中国足球再次输在起跑线

从表面上看,北京两支小学足球队的惨败,尽管刺痛了中国球迷的神经,不过那毕竟是个案。然而,在中国小学球队输败的背后,我们却尴尬地发现:从30多年前小平同志提出的“足球从娃娃抓起”直到现在“中国足球原来一开始就输在了起跑线上”,我们这么多年确实走过了太多的弯路。

几乎就在北京小学球队惨败的同一时间,足协汇总了下发给全国各地方体育局的中国足球问卷调查。这份长达35页的问卷调查,目的在于搜集一些关于中国足球的详细数据,这其中涉及场地情况、注册球员数量等多项具体内容。然而,从回收的数据来看,这些数据触目惊心。尤其是在最重要的一项指标中,中国注册职业球员的合计数据只有8000人!这是一个连越南都不如的数字,据一份数据显示,越南足协统计的注册人数为5万人,竟然是中国足球人口数量的6倍,而近邻日本就达到了50万人,当然与法国的146万人更无法相提并论。如此尴尬的数据,揭开的是中国足球人口荒芜的伤疤,和青少年足球底蕴不足的现状。在所有人都将目光集中于国字号成绩之时,当人们还在为职业联赛而摇旗呐喊的时候,却没有想到中国足球根基已经如此薄弱。

中国娃娃不踢球,是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我国体育上有成就的运动员大多来自各地的业余体校,而现在体校招生要花钱做广告,即使这样,业余体校还是门可罗雀。各地中学为满足家长们的要求以及确保“升学率”,已不屑于体育部门在学校中选拔可能成为运动员的学生,视进入业余体校为学生们的末路。长此以往,还有多少今天的独生子女能够成为足球运动员?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近些年中国足球发展日渐萎靡,青少年球员培养严重萎缩,后备人才青黄不接,尤其是近十多年来中国足球的不正当环境让很多人被迫放弃足球,除此之外很多小球员要么是无奈的交不起钱,或者因拒绝改年龄而放弃。根据中国足协的统计,1990年至1995年间,国内参与足球项目的青少年达到历史最高的65万人;1996年至2000年间为61万人;2000年至2005年急剧下滑到18万人;从2006年至今更是呈现出逐年下滑的趋势。截止到去年底,在中国足协注册的青少年球员不足7000人;足球学校由最多时的4000多所,下降到目前的20多所……了解了中国足球目前的“根基”,再来看看我们的近邻日韩青少年足球的现状。根据日本足协的不完全统计,目前日本国内的青少年球员注册人数超过60万,仅仅1991和1992年龄段的球员就有12万人;在韩国足协注册的青少年球员有近50万人……中国足球青少年培养在近年来的持续下滑,原因是多方面的。韦迪曾说,从总体上看,中国足球在过去几十年中形成的以政府体育部门为主导的青少年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已岌岌可危,而新的模式又没有成型,这就造成了足球青训陷入“无规可循,无人可管,无钱可花”的尴尬境地。而在足球职业化改革初期曾一度红火的足球学校,在近年来已逐渐归于沉寂,已经无法承担起足球人才培养的重任。“搞足校”更是成为了许多圈内人士眼中一件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随着中国足球职业联赛的兴起,“足球学校”一度蓬勃发展,就像现在的“奥数班”、“特长班”、“辅导班”一样红红火火地走入寻常百姓家。据中国足协青少部统计,职业联赛刚开始时,足球学校在全国开始繁衍。1997年足球学校达到了3000所左右。不过从2000年开始,足校数量就开始下跌,目前在中国足协注册的足校只有将近300所,缩水了90%。在北京,1998年时拥有40多所足校,而今天却只剩下不足10所,北京国安位于大兴的足校、华亚飞鹰足校、银塔足校等目前还在风雨中飘摇,等待着这个市场的复苏。

“现在足球学校不景气不是什么秘密了,这是整个大环境的问题,踢球的人越来越少。”有业内人士感慨,现如今的足球学校最难的就是招生问题,每年都招不上太多学生。“在生存上都出现了问题,盈利是根本就不可能的事情。”就在不久前,国安足校面向全北京招收1997年以后出生的球员,但是最后只招收到两名有发展潜质的球员。国安俱樂部面临的困境真实地反映了目前青少年足球发展的现状。

在传统的培养体制已经解体,而职业俱乐部、地方足协、足球学校等又无法有效承担起足球青训的重任时,于前年开始启动的校园足球工程,曾被不少人视为破解中国足球青训危机的新希望。今年上半年,中国足协推出宏伟的发展蓝图:在未来5年中要大力发展校园足球,从而夯实青少年足球人口的金字塔基,在整体上提高后备人才的素质。前不久,足协进一步提出了要在2014年时,让中国校园足球注册人数超越日本的目标。然而,据相关方面调查显示,足协的校园足球计划启动近两年来,具体实施并不顺利,许多城市的校园联赛反响并不热烈,中小学的足球人口没有得到明显提升。以校园足球的开展范围为例,目前全国拥有30多万所中小学校,但仅有2200所学校开展了校园足球。而就是开展了校园足球的中小学校,其实施效果也难如人意。而在大学层面,这个被金志扬誉为“校园足球最高一级”的圈层里,至今仍然是北京理工大学一枝独秀的局面。无怪乎金志扬一再强调北理工模式必须推广,“不是让大学都来打职业联赛,而是推广北理工体教结合的路子,让更多的大学拥有北理工这样的球队”。事实上,将足球回归教育是目前许多足球界人士的共识,足协等国家有关部门也在不久前派出考察团赴日专门学习体教结合,种种一切表明了从上至下对于校园足球的重视。国家教育部甚至也明确表态:把开展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纳入到正在开展的亿万学生阳光体育运动之中;要扎实推进青少年足球进校园活动。

然而,在走访校园足球时,你会发现诸多问题。“不仅仅是足球,所有体育项目在校园推广都困难重重,就连一再重申的‘阳光锻炼一小时也很难落到实处。这说明不仅是体育出现了问题,咱们的教育也确实出现了问题!”上海一位教育界资深人士分析道,基础教育中“运动力不足”的现象,和国家的教育制度、体育人才培养机制以及家长的养育方式都有很大关系。记者采访发现,家长们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但是又担心孩子们会受到伤害。这种过于保护的心理,让家长们在孩子参与体育活动中选择保守的方式。“让孩子们运动、奔跑是最环保的健身方式,但是家长们都倾向于选择较为温和的运动方式,不会轻易让孩子选择像足球这样的高强度的运动。现在就连唱歌、跳舞都比体育运动更受欢迎。”除此之外,在学校里听到最多的一句话就是,“缺钱缺人,开展校园足球难度很大”。

对于这些问题,无论是足协还是地方政府,显然至今没有找到较为得力的办法。中国足球如果寄希望于通过校园足球来得到全面复兴,那么无论是足协还是政府,尤其是教育部门,都应该尽早地拿出切实有效的方案来,否则“校园足球”也只能是表面工程。在这次中俄小学足球对抗赛上,北京小学冠军足球队在惨败给俄罗斯小学队后,相关官员、教练员已与对方约定好,明年或后年北京小学队将做客俄罗斯,届时双方再次切磋。从中,记者不难感受到北京小学冠军队的不服和执著,可是对于整个中国青少足球而言,光凭自信还是远远不够的,中国青少年足球要想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崛起,相关部门要动真格的了。

猜你喜欢

足球学校球员足球
新型足球学校不是一所真实的学校 而是一个足球学校的概念
我不只是球员
让足球动起来
少年快乐足球
“取经”恒大足校,圆我省校园足球梦——恒大足球学校甘肃省教育厅中小学校园足球培训班记事
北京市校园足球协会与中国足球学校洽谈合作意向工作会在首都体育学院召开
认识足球(一)
贝克汉姆足球学校相继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