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刀郎的音乐人生

2011-05-30何映宇

新民周刊 2011年21期
关键词:刀郎新民新疆

何映宇

依旧是一顶黑色帽子压住额头,简单的T恤、牛仔裤,胡子刮得很干净,沧桑的嗓音在排练室里回荡:

“那夜我喝醉了拉着你的手,胡乱地说话;只顾着自己心中压抑的想法,狂乱的表达”——这是“冲动的惩罚”,也是一个浪子剖开胸膛,酒后吐真言般让你听到他的心声。是不是这份真诚,抑或那歌声中仿似新疆吹来的苍凉的风,让你遥想起西域大漠、驼铃和“乌鲁木齐难舍的情结”?

刀郎,一个谜一样的歌手,毫无迹象地走红,又突然销声匿迹。他像武侠小说中的蒙面独行客,来无踪去无影,谁能说得清楚:为什么是刀郎而不是其他俊男靓女乐坛大腕,在中国内地,创造了正版销量270多万张的发行奇迹?

在《2002年的第一场雪》之前,刀郎过着压抑而动荡的生活。在四川内江市资中县一个文工团的家庭中,他是弟弟,和哥哥仇深似海,父母没有时间将全部的爱投入到照顾这个敏感而内向的孩子身上,以至于幼年敏感的刀郎,总是感觉缺少安全感。

只是,童年的他恐怕没有想过,日后他的人生要比童年时更为危险。

不能怪任何人,是他自己选择了一种最没有安全感的生活方式:漂泊。17岁高中还未毕业,刀郎只身一人,离开资中,先是在内江的歌厅,然后重庆、西藏、西安、海南,直至新疆,漂泊,是一种宿命,在一刀刀刻划着他人生和音乐的轮廓:乐队分分合合,第一任妻子离开了他,留下了一个女儿,在新疆推出的专辑只卖出了2000多张……

面对人生的无奈,刀郎没有抱怨。他从风沙茫茫的戈壁滩上走过,到维吾尔族老百姓家住着。他强调,那不是采风,而是让生命自然而然地融入到他的音乐创作中。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2004年,北京出租车的的哥放一边开着车,一边大声地播放着《2002年的第一场雪》。一点点的忧伤、一点点的粗犷、一点点的自由不羁、一点点的朗朗上口,也许就构成了这样一首超级流行金曲的神话。

可是刀郎本人却感到不开心。他每天开车出去,一天开十几个小时,一旦听到有人在放《2002年的第一场雪》,他转头就跑。迅速走红之后,刀郎却选择了低调和平淡的生活。世间纷纷扰扰,似乎都与他无关,他只是一个热爱音乐的音乐人,苍茫大漠,羌笛悠扬,才能让他的内心获得安宁。

写了1000多首歌曲,足够他装备100多张专辑,所谓“手中有粮,心中不慌”,在记者面前的刀郎显得从容淡定,过去的辉煌都已过去,未来的人生旅途是喜是忧他平静接受,当看尽潮起潮落,他的声音中,是否多了一份更淡然的美丽?

准备了4年之后,刀郎卷土重来。5月28日,刀郎上海演唱会就将在上海大舞台开唱,这一次,我们那样近地坐在他的面前,没有神秘的面纱,有的只是坦诚和微笑,你能感受到他曾经的痛苦与忧愁,也能感受到一些遥远边疆的悲壮与豁达,都是音乐,也都是人生。

童年养成了内向的性格

《新民周刊》:你父母是资中县当地文工团的成员,是否从小在音乐方面就对你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

刀郎:可能还是环境的影响,小时候家里也没有刻意培养我在音乐方面发展。他们经常出去演出,家里也没有人带,父母都是双职工,我就跟着他们出去玩。上学时就寄住在奶奶家,很多亲戚家都住过——奶奶、表哥、姑姑,甚至老师家。放假我就跟着父母一起出去。

《新民周刊》:不经常在父母身边,是不是使得你的性格比较内向、沉默?

刀郎:有这个因素。心理上会有影响,父母不在身边,从小缺乏安全感,我的性格确实比较内向——准确地说:内向但不自闭。

《新民周刊》:你之前的访谈中谈到过你和哥哥的关系,你和他的关系怎么会那么差?

刀郎:我哥大我五岁,父母不在,长兄为父。只是小时候我脾气比较倔强,我哥脾气也特别倔,我们两个人在一块,经常就会吵闹,打闹,基本在从我们懂事的时候起就在吵,一直打到他当兵回来,直到他离开的那一天,我们都在吵。

《新民周刊》:后来你哥哥因为车祸去世了,你也感到很伤心,只是一切无法挽回,那么有没有给哥哥写过歌?

刀郎:写过。那个时候还没有意识到自己的亲人离开自己了。那时太小了,慢慢随着年龄的长大,我才意识到,其实我哥帮我做了很多事情,我都没有看到,我看到的都是他对我不好的事情。当有一天我明白过来的时候,我觉得特别愧疚。后来我就写了一首《流浪生死的孩子》,写给他。加上我哥本来是当兵的。所以当我翻唱《驼铃》啊、《吐鲁番的葡萄熟了》的时候,每一次唱到都会想到他。

跑摊走穴:从城市到城市

《新民周刊》:17岁的时候,怎么会想到从资中县跑到内江的歌厅去演唱?

刀郎:因为我喜欢音乐,但资中是個小地方,没有条件学习。如果在其他城市,我会选择音乐学校去正规、系统地学习音乐。而我那时候只有通过慢慢走出去,找一些老师,找一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一起研究摸索,在音乐上才能成长。其次是觉得学校学习实在没有太大的意义,从小学到初中到高中,课程太冗长,而且当时还有高考恐惧感。那时候的教育给我的感觉就是你除了上大学,绝对没有出路,所以觉得很恐慌,害怕面对未来。所以当发现自己离开父母也可以是一条出路时,我决定要出去闯一闯。那一年,我17岁,我哥刚刚去世,家里情况特别糟糕,父母没有从阴影里走出来,家里气氛特别沉闷,觉得人生很灰淡,所以想逃离。

《新民周刊》:那是怎么样的歌厅?

刀郎:新建的,是当地最好的歌厅,在市中心的大楼里。我还是比较幸运,我到的时候,刚好他们的键盘手离开了,临时找不到人顶,让我弹键盘。其实我那时水平很差,扒带都不懂。我刚能弹两下,就上了台,老师给我讲如何如何扒带子。印象最深刻的是有那么一首歌,一个小节我扒了一天一夜,那时我的耳朵根本听不出来每一个具体的音,那天扒得特别崩溃。后来总算还是挺过来了。

《新民周刊》:那时候挣多少钱?

刀郎:挣得还挺多的,我们那时一场十几块钱,差不多一天两场,就是三十,一个月就是九百。那时工资一个月才一百吧?1989年的时候,我们算相当高了。

《新民周刊》:后来怎么会跑到重庆、西藏、海南等地发展的呢?

刀郎:我先去的是重庆,在那边找了些老师,有些老师水平很高,主要是氛围很好,作为键盘手,如果你周围鼓手、吉他手、贝斯手水平都很高,你自己很快就会有提升。后来又跑了很多地方,比如广州和海南。海南当时是全国搞音乐的精英聚集之地,精英们大多在那儿,算是社会音乐大学吧,各种门派,各种风格,全看得到,上海、北京都有很多键盘手在那边。

《新民周刊》:跑摊走穴这段岁月顺不顺呢?在情感上也遇到了些挫折?

刀郎:对,离婚了。那时候还是小,年轻嘛,我是性情中人。女孩年龄比我大,我觉得我是男人就要担当,但是没想到这是非常错误的一种认识,因为我在当时根本没有能力担当,可是还是要硬挺,这就变成非常不靠谱的事了。当时结婚,我说我给你个未来。实际上贫贱夫妻就是这样,你在事业没有打好基础的情况下,在生活中会遇到非常多的问题,在我20岁的时候我没法解决这个问题。当时我也有了女儿,本来我20岁就是个孩子,自己都不可能很好地打理好自己,就更不可能照顾好小孩了。

《新民周刊》:又是怎么遇见你现在的妻子的呢?

刀郎:我当时离婚了,比较颓废,抗压能力还是挺差的。更准确地说,我是个比较重感情的人,总觉得生活中除了感情就是爱情,其他都不算什么。就是那瞬间,很颓废,后来一年多之后我碰到了她。一开始,我们之间也不是谈恋爱,还是像朋友一样。她从新疆来,我从四川来,彼此觉得大家在一起相互有个照应,后来慢慢随着时间推移,觉得大家还挺合适,最后走到了一起。

《新民周刊》:后来为什么去了新疆?是因为妻子的关系?

刀郎:其实我最早去的是西藏。去新疆主要是两个原因。第一个呢,我始终有个概念,觉得音乐源头有几个地方,西藏、新疆、内蒙都是源头。而且盛唐的时候,中原的音乐是从新疆传来的。从心里面,我觉得我要去找找音乐的根在哪里。第二是我从小就听过藏歌,觉得很好听。只是我去了西藏住了两个月,当地的气候让我实在受不了,我只能回来了。我太太对我说:那实在不行的话,要不你去新疆看看?那时我刚看了个电视剧,讲的是新疆维吾尔一个王妃的故事,那部电视剧的音乐特别动听,我感触特别深。而且那时候她妈妈在新疆需要人照顾,我就说去看看,那是1995年的事。一到新疆,我就完全舍不得离开了。到了新疆,人的整个状态,完全不一样了:天天唱歌跳舞,高兴也唱歌跳舞,不高兴也唱歌跳舞,太适合我了,所以最后我决定留下来。

《新民周刊》:决定长期在新疆安定下来,不再过漂泊的生活了吗?

刀郎:其实有动摇过。之前很多人说,要搞音乐,当时中国内地就两个地方:一个广州,一个北京。只有在那儿才能做出音乐,才有机会。我是觉得在广州或北京,机会是有了,音乐却没有了。所以当时我对我太太说,相信这一点,条条大路通罗马,音乐是本质,所以最终没有离开新疆,一直就在那边待着。

大红之后是恐惧

《新民周刊》:怎么会写《2002年的第一场雪》这首歌?

刀郎:其实也很简单。2002年冬天,我的工作室就在歌词里那个“八楼”对面,下班的时候,天开始下雪了,我听到有人说:“哦,这就是2002年的第一场雪”。言者无意,听者有心,一下子觉得這可以写成一首歌。放眼对面,是八楼,还有雪地上,维吾尔女孩穿的那个红绸,本来人就很漂亮,再配上衣服和整个雪地映衬的那种画面,无法用言语表达。马上有一种创作的冲动,我立即赶回去,把歌写了,一共也就写了三十分钟吧。

《新民周刊》:2003年之前也出过专辑,影响还是不大,主要原因是什么?

刀郎:我觉得有一个积淀的过程。当我们学会做音乐的时候,你就特想做出来给大家看,表示我能做,但是有些东西是时间累积的过程,中间一步步都有累进。当你走到这一步,你才知道其中的奥妙。慢慢走就好。发现自己在渐渐成熟,就像画家范曾所说的,他在30岁以前一直在找国画突破的方法,但是走到40岁才知道功到自然成,你只有量到了,质才能变化。你就一直在做,做到最后,才知道精妙在这里。所以到2004年,《2002年的第一场雪》那张专辑自然而然爆发出来了。

《新民周刊》:你是怎么知道自己红了?听广播还是看电视?

刀郎:货到音像商店一个星期之后,满大街都是我的声音。

《新民周刊》:当时自己是什么心情?

刀郎:刚开始蛮开心,开心一两天,就开始担心。因为当时用的刀郎的名字,在新疆比较复杂,大家都知道这地方民族间矛盾长期存在。之前出现过王洛宾,当地人说他是“歌贼”,实际上王洛宾已做得很好,每次作品他都说自己只是编译,但是后来以讹传讹,就变成他创作了。这些话传到一些民族音乐家的耳朵里,他们就非常不开心。在这事情上,我是有顾虑的。

这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在少数民族聚集地区二道桥那个地方放着我这个汉族人的歌,而且连续放了一个星期。但是我很清楚,他们不知道这个人是个汉族人,而且是个不在新疆出生成长的汉族人。当时我心里其实是有些害怕的。我在唱片上写的监制是罗林,演唱是刀郎。后来很多媒体打电话来问:刀郎是谁?我一直犹豫要不要说,最后我还是说了,刀郎就是我罗林。差不多一个星期后吧,新疆的晨报、都市报整版整版地写出来,刀郎原来来自四川的某个地方。一点不夸张,第二天,刀郎的声音在二道桥全部消失。所以那个时候,我不愿意多聊,或者高调谈这个事情,多多少少和这个原因有很大关系。

《新民周刊》:之后迅速走向沉寂主要也是因为这个原因吧?

刀郎:这个原因占60%以上。

《新民周刊》:你在收集民歌吗?是不是有好的旋律就把它拿过来改写?

刀郎:我绝对不拿维吾尔音乐的旋律来改写,这是绝对的。以前的音乐家也许会这样做,现在我们不会,那牵涉到剽窃。我们现在讲究的“田间作业”。具体来说:我来到你这里,我听你唱歌,你为什么这样唱歌?请你告诉我你的故事。你是从哪个牧场转到哪个牧场,你的爸爸从哪里来?你的妈妈从哪里来?你们的生活是什么样?我只要你的故事,融入到我的音乐中,至于你唱出来的旋律,对不起,我一定不会用,我要写我自己的旋律,只是,我要找到我们感同身受的共同的点。

最好的传播,是刀郎型传播

《新民周刊》:这次演唱会,请了小沈阳做你的嘉宾?我记得在春晚《不差钱》的小品中,他还模仿过你的演唱。

刀郎:朋友嘛,大家在一起久了,小沈阳本身特别喜欢唱歌。大家在一起交流也没有障碍,他是个非常好的歌手。我欣赏这样的人,唱歌用情,对人用心。

《新民周刊》:现在整个唱片业都面临很大的困境,比如网络下载的兴起,你怎么看唱片业的未来?

刀郎:网络兴起之前,唱片业就已经不行了,就已经受到盗版的巨大冲击,现在加上网络就彻底没戏了。这个时期,需要一个转型。我觉得应该会有新兴的行业产生。现在唱片业碰到的问题,也有好处,就是让我们的音乐回到它的本质。最早的音乐社会学中讲,音乐最好的传播方式,是刀郎型传播,就是我面对面地唱歌给你听。我想或许,以后,我们真的要面对面地开始演唱,回到这个层面的演唱。

《新民周刊》:传播模式改变以后,就有很多神曲在网上流行,像《爱情买卖》、《忐忑》,制造了另一种音乐的热闹场景,你对这些神曲怎么看?

刀郎:有需要就会产生。原来媒体掌握在少数人手中,现在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大家都可以开始说话了,都可以表达自己。而这种网络上的神曲的出现,我个人觉得是非常好的事情。我们开始在寻找属于我们自己的声音,我们需要听到这样的声音,这才是我们要的声音。其他人可能会需要其他的声音,这样的话,选择就开始多起来了。我相信人们对文化有不同的归属感,之前欧美的、日韩的、港台的,强灌进来,我们没有办法去拒绝它。到了互联网时代,不同年龄的人群可以选择不同的声音,老百姓开始学会直接表达,通过各种方式,比如音乐,那是无可厚非的。

《新民周刊》:你在做的可不可以定义为“将民族元素融入到流行音乐中”?

刀郎:民族也好,流行也好,我做的,不代表一个民族,我只代表我个人,我只能说这是我心里想写的东西,仅此而已。我要写的,是我看到的,所感受到的东西,并不代表某个民族的某个风格,不要贴标签,没有标签。▲

猜你喜欢

刀郎新民新疆
刀郎木卡姆乐器伴奏模式及其生成过程
麦盖提县大型歌舞剧《永恒的刀郎》剧照选登
刀郎文化产业发展新路径
新疆多怪
新疆对外开放山峰
新疆对外开放一类口岸
新疆小巴郎
初中英语单项选择练与析
真假刀郎大混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