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井万象
2011-05-30
马其顿校车的是非
一个月前甘肃校车事故的余波尚未散去,11月25日的一条中国援助马其顿校车的消息却仿佛故意针刺国人已被刺痛的神经般,执拗地出现在中国人公共生活中。在11月28日的外交部例行记者招待会上,发言人洪磊称中国援助马其顿校车是履行国际责任。随后,在12月5日的《京华时报》上刊登了资深外交家吴建民对中国捐赠马其顿校车事件的看法,称“国人质疑捐赠马其顿校车反映弱国心态”。这一切再度让“校车”成为了焦点。
民众或许更多的是不理解“一个人均收入高于中国的欧洲国家为什么要中国援助?这‘国际责任之说从何而来”?而对吴建民的上述表态,有人也是难以接受,有人直言:“打肿脸充胖子才是弱国心态!自己家穷得叮当响,天天对孩子不闻不问,却非要到外面去摆阔。”
其实从对吴建民的访谈全记录来看,作为一个外交家,他的整个表达思路和观点并非不对,只是有点不合时宜了。在甘肃正宁幼儿园校车惨案所构建的悲情氛围中,被片段地截取某些话语作为自我观点,“立竿见影”地让他成为了被舆论清议的对象。而对于绝大多数民众来说,或许他们并不是真正反对捐助,更多的可能还是对国内校车现状不满,抑或是对国内社会种种病态不满的一种“转移式”发泄。
院士评选再遭泄密嫌疑
12月8日,两年一次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评选结果出炉,中国工程院副院长旭日干在新闻通报会上表示,54名新院士是经过两轮评审、选举、主席团审议和报请国务院备案等多个程序的严格遴选,从485名有效候选人中脱颖而出最终当选的。这次增选后,工程院院士总数达到783人。
但据媒体报道,在一个月前,已经有网友公布33位新院士的名单,其中32位“命中”,因此工程院新院士名单可能提前“泄密”。对此,工程院相关负责人表示,在国务院还没有批复以前,工程院是不会提前公布或者通知院士的,网络上的名单可能是通过院士本人了解到的。网络上的这份33人名单和最终的54人名单相比,显然是不完全名单,说明“是非正式的途径获得,不符合规定”。
实际上,这已经不是院士评选第一次遭遇泄密的嫌疑了。2009年的泄密风波就曾闹得沸沸扬扬。或许泄密算不得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但泄密背后的“助選拉票”、“学术包装”等等行为早已让这个原本该是严谨纯粹的学术评价活动有些变了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