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千年不变的守望……
2011-05-30谢奕秋
南风窗 2011年16期
谢奕秋
这里是“世界屋脊”,虽有雪域高原美景但人的生存条件恶劣,人口自9世纪吐蕃王朝灭亡后就开始减少,直到近数十年才进入快速增长期。最近的人口普查显示,其常住人口已超过300万,这个数字仅及全中国人口的1/450,但西藏的独特价值不在于人口多寡,而在于其传承千年的藏文化。
藏文化兴盛于公元10到16世纪,后半期佛教(喇嘛教)日益盛行,给藏文化赋予浓重的宗教色彩。某种程度上,正是由于僧尼不能婚育,藏区的人口才经历了缓慢的减少。但也由于蒙古汗、后来的元朝皇帝忽必烈带头皈依藏传佛教,使之几乎成为元朝的国教,西藏地区才自元代起正式归属中国。
今之西藏自治区所领地界,大致在清雍正年间即已划分,“西藏”之名则在更早的康熙年间逐渐取代了“乌思藏”旧称。这种一以贯之的历史确定性,是汉藏文化交流在近几个世纪压倒印藏文化交流的根本保障。
藏文化不等于西藏文化,不仅流传于卫藏、安多、康巴三大藏区,还远及欧美藏人社区,但西藏无疑是其发祥地和大本营。大昭寺、小昭寺、布达拉宫、甘丹寺、哲蚌寺、色拉寺、罗布林卡等著名建筑和佛教中被称为“世界中心”的冈仁波齐山,都在西藏地域内;西藏山南地区,更是“藏文明的发源地”,是很多位藏王生活过的地方。
西藏政治上的风云变幻,无论是1951年和平解放,1959年拉萨叛乱,还是1965年自治区建立等等,都不掩盖藏文化在汉藏文化圈和西方倾慕者眼中的魅力。对于占西藏人口95%的藏族人来说,通晓藏文,熟习经典,俾有资格为往圣继绝学,这是千年不变的守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