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钱不能够成全的时尚
2011-05-30欧石楠
欧石楠
刚到巴黎的时候,我经常被巴黎女性的装扮所吸引。这倒不是说她们打扮得有多奢华,而是实在让人觉得,这样的装束太得体了,衣服、鞋子、佩饰以及妆容都搭配得刚刚好,和她们的个性,和她们身处的场合,和当时的季节与氛围,似乎一分也增减不得。
在这样的环境里熏陶久了,我也一心想把自己打扮得优雅得体。于是我开始主动邀请刚刚熟络起来的朋友一起逛街,想一探她们的购物秘籍。那时在我的想象中,重头的购物地点不外乎那几个:玻马舍、老佛爷、春天、萨马丽丹等等,品牌也不过是巴黎的那些时尚豪门,只不过它们肯定在巴黎投放了更多别的地方无法见到的设计品而已。
但接连逛了几次街的结果是,我的书架上多了7本书,屋子里的鲜花换了又换,客厅的地面上多了一块小巧而精致的地毯,在地点各异的好几家品位不俗的咖啡店里灌了好多杯咖啡,看了一次画展,听了一场音乐会,还在街头观赏了两个小伙子的魔术表演——但我想要探知的事情却进展得并不顺利。
我的确也去看了美丽的衣裙、鞋子、帽子、饰品之类的东西,地点有商场和专卖店,也有跳蚤市场和街边小店,但是并没有观察出具体的结果。她们的购物总是那么随性,但又非常挑剔。我以为她们的精致都是用奢侈品和名牌的设计堆积出来的,但她们的目光似乎远不止于此。
和她们逛街也和在国内与闺蜜们同游的情况很不同。国内的女孩子们一起逛街买衣服,难免唧唧喳喳凑在一起相互评点,衣服好不好、穿着效果如何、适合佩戴什么样的饰品等等,并把这种品头论足看作女人友谊和逛街乐趣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巴黎女人相互交换的意见在我看来,虽然真诚却不免有些过于客套和谨慎,眼神里总是一副有所保留的欣赏——这多少让我有些无所适从,当我积极地想要模仿她们的生活方式(起码是购物方式)时,却失望地发现并不能从她们那里得到太多的经验和指点。
不过,功夫不负有心人,相处久了,我也慢慢摸到了她们的门道。无论如何,对于巴黎女人来说,“自我”这个概念都是绝不会放下的,她们积极地欣赏别人的美,但绝不会轻易受别人影响,更不会主动去模仿和跟风。
走在街上的时候,她们总是处于观察和鉴赏的状态,有时候也会为别人的穿着打扮交头接耳,但更多的是在欣赏的同时暗暗评估与自己的契合度,揣摩更让自己觉得妥帖的装扮方式。所以她们常常同行却并不会相互议论,因为这都是自己的事情,该怎么做,只有自己最清楚。只要她们觉得适合自己,哪怕穿一件地摊儿上买来的塑料雨衣,再搭配上不知从哪儿捣鼓来的草鞋,也绝不会失去半点儿风韵。
这就是她们从来不会花大钱却把自己打扮得没有品位的原因。装扮是个细致活儿,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掌握装扮自己的艺术,于是总有人盲目地相信越大牌的产品和越高档的设计就越能让自己非凡出众。但即便在时尚的娱乐圈,因为不合时宜甚至暴露自己缺点的穿着而贻笑大方的事还是常常见到。但这里面一般不会有巴黎女人,因为她们绝不迷信用金钱堆积出来的时尚,只信任自己的品位和感受。
“他们比你更熟悉时尚、熟悉搭配、熟悉剪裁、熟悉色彩,但你比他们更熟悉你自己。”熟识之后,她们这样说。我豁然开朗。
当然,她们也并不会在装扮方面吝啬半分。每个人都喜欢剪裁好、面料好、质量好的衣物、鞋帽和装饰品,这会让女人显得更得体也更端庄,巴黎女人也不例外,只是她们更懂得收集真正有价值的东西。
她们也常常不惜血本去买那些质量上乘的东西,但她们总是挑选那些能够真正展示自己的魅力,并且能够一连用上好多年的东西。这或许就是她们的时尚经济学吧:绝不为一时的潮流和诱惑而挥霍,只肯花大钱买禁得起考验的东西;不盲目地崇信高价品、名牌货,而是着重依赖自己的个性和品位。
真正理解并学会这两点,我花了很长时间,甚至到现在也不能说应用得游刃有余。只是每次看到在大商场里排着队购买限量版奢侈品的同胞时,总是禁不住想劝她们回去。毕竟,时尚,不是单用金钱就能成全的。
(摘自《优雅是女人最美的外衣》
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