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全球女强人的幸福指数

2011-05-30孙微郭颖焦东健王刚钟玉华

37°女人 2011年3期
关键词:女强人

孙微 郭颖 焦东健 王刚 钟玉华

“做女人难,做名女人更难。”小品中的一句包袱道出的却是尴尬的现实,只是犯难的不只是有名的女人,还有很多没有名,但也同样成功的女人。社会对她们统一的称呼是“女强人”。在关于“中国女性社会地位”的网民调查中,八成以上受访者认为,中国女性的社会地位近10年有所提高。但与此同时,不欣赏“事业型女强人”的受访者超过了九成。其实,无论是在传统的东方国度,还是开放的西方国家,这些在社会角色中“越位”的女人都是看着光鲜,活着辛苦。在男人眼中,她们缺少温柔和母性,而婚姻和家庭不幸福也成了“女强人”的潜台词。就像女性走向社会是历史的必然一样,女强人的出现也是必然,只是让“欺负”惯人的男人们接受起来,恐怕还需更长时间。

女强人猛增,多国男人难招架

什么是现代社会的“女强人”?在中国,这是对专注事业并获得成就的女性的称呼。据说这个名词源自香港电视剧《家变》:因为父亲失踪,女主角洛琳被逼一人承担家族生意,并闯出一片天地。在美国《福布斯》杂志最新评出的100名世界最强女性名单中,位列前十名的美国女性包括希拉里·克林顿、奥普拉、玛莎斯·图尔特和Lady Gaga。她们有的是政界强人,有的是传媒霸主,有的是音乐女王,当然还有大企业掌门。可以看出,在美国人心中,女强人并不简单等于“女富人”。俄罗斯人普遍认为,所谓女强人就是那些敢与男人竞争、从事“男性”职业并取得辉煌成就的女人。而美国企业顾问唐娜·布鲁克斯和琳恩·布鲁克斯则在合著的《成功女人的7个秘密》一书中强调,女强人应该非常忠实于自我,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并明白自己的价值。

不论各国对于女强人的理解存在什么差别,这个群体数量的增加却是不争的事实。英国《金融时报》2010年11月公布的全球商界女性50强名单称,如今,越来越多的女性开始进入世界各地公司的执行董事会,她们的显赫地位激发了数以百万计将自己视为未来领袖的妇女与少女的斗志,“在一个男性高管主导的世界中,当全球商界高层性别比例变得更均衡时,以成功女性高管为主题的题材将不再具有新闻价值”。在2010年初美国皮尤调查中心的一份报告中,1/3家庭的妻子比丈夫学历高,22%的妻子收入超过丈夫,而在1970年,这一比例仅为7%。

女强人的迅猛增加大有让日本男人招架不住之势。《产经新闻》2010年12月份的报道称,60%以上的女性喝酒猛于男性,这虽然让人感到很丢人,但也许如实反映了日本“肉食女”和“草食男”增多的现实。一位在日本政府工作的30岁男公务员描述说,他所在的部门有一些女性在工作中表现出非同寻常的强悍,比如当面顶撞上司,并指出上司的错误,坚决要求上司按照自己的意见开展工作。“如果是我,可能不会那样对待上司。她们让人感受不到任何女性的温柔和母爱。”他说。

比起这些让男下属有些尴尬和抱怨的女领导,另一类女强人则更为“闪耀”,并强到足以令男人们心服口服。被媒体称为“铁娘子”的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是其中之一。2010年是撒切尔夫人卸任20周年,她的名字频繁出现在各大报刊。英国市场调查公司日前对2000多人进行的民调显示,85岁高龄的撒切尔夫人几乎获得了1/3投票者的支持,成为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女性。很多英国人表示,撒切尔夫人的声望高过了后面好几任首相,很多人甚至因为她而渴望从政。离任多年,她对英国政治生活的影响力依然很大。

高成就的女人在给自己盖监狱

最近,美国著名女影星梅丽尔·斯特里普说,在她塑造过的所有女性角色中,男人们说最喜欢的是《穿Prada的女魔头》中崇尚权力的时尚杂志女老板。影片中的这位时尚界女王强悍而且咄咄逼人,为事业牺牲了许多平凡女人享有的幸福。一位婚恋专家说,男人们喜爱这个角色的原因是她从不会让他们感到无聊和乏味。然而在现实中,男人们的兴趣则是另外一回事。

在美国《纽约时报》近期一篇关于女强人是否能获得美满婚姻的讨论文章中,结论非常悲观。有媒体就此评论称,女人已经在很多领域把男人们打得一败涂地,但当这些高成就女人们赢得自由时,她们实际正在给自己盖监狱,因为男人不喜欢太成功的女人。这种观点是否代表大部分男士,我们无从断言,但一个有趣的现象是,近年来美国几位奥斯卡影后都是在自己登上了事业的巅峰后婚姻触礁的。《欲望都市》是美国多年来的热播剧,讲述了4个事业有成的单身女性的爱情和生活故事。其中名为米兰达的女主人公参加速配派对,当她告诉前3个单身男士她是大公司的代理律师时,没有人敢约她出去。碰到第四个男人时,为了获得约会机会,她不得不给自己编了个平庸的工作。

在更为传统的日本,赞美女强人的电视或电影作品都不多见,甚至女强人的说法在日本也并不普及。《日经女性》杂志每年都评出一名“最佳女性”,2010年当选的是东芝公司的主任研究员福岛理惠子。她当选的理由是家庭、工作、女人哪个都做得好。而日本民主党女议员莲坊是现任内阁仅有的两名女性议员之一,在日本人气颇高,但未能当选。著名电视节目主持人鸟越俊太郎对此表示,生儿育女是男人做不了的事,所以那种什么都不舍弃的女强人才是女性在社会角色中应该借鉴的。北京社会科学联合委员会女性学者张涛表示,与西方国家相比,男耕女织的生产模式在东方社会里始终占主流。这种天然的性别分工实际上是把男人和女人的活动区域分为内外两个领域,女人属于前者,男人属于后者。在这种影响下,出现在社会公共生活领域且工作成功的女性更容易被视为“越位”。

相比较而言,英国的女强人显得尤其幸运。中英文化交流项目的负责人梅伯德女士说,素有“绅士”传统的英国社会整体上对女强人较为认可。英国女性自小学起接受的教育就是男女平等,人们对工作成就的衡量不会因性别差异而不同。男性在寻找伴侣时,也不会因为对方学历高或者工作好而觉得有压力,妻子是大学教授、丈夫是建筑工人的搭配并不奇怪。英国男人尊重也欣赏女人对事业的追求。

家庭情感成女强人心结

在奉行“女人以家庭生活为重”的传统价值观的社会,“女强人”的潜台词通常是事业有成,家庭和情感则很糟糕。因此这一称号成为很多女性的心结。

美国国务卿希拉里在做第一夫人时,由于她不像其他第一夫人们那样只是在镜头前衣着得体地优雅微笑,而是非常活跃地参与政治事务,引来许多媒体和政治评论人士非议。他们嘲讽她,用她丈夫名字的第一个字母取代她名字的第一个字母,叫她“比拉里”。每年定期发表关于女强人的社会调查的《俄罗斯报》等媒体称,在1991年苏联解体之前的俄罗斯千年史当中,女强人的数目屈指可数,因为斯拉夫民族向来重男轻女,男人不希望看到比他们更强的女领导。如今,俄罗斯最知名的女强人——圣彼得堡市长瓦莲金娜·马特维延科还经常受到公众指责,2010年4月和12月,圣彼得堡市民先后两次联名写信,要求女强人市长下台。在一份对美国公司高级女主管的调查中,大部分受访者都认为自己可以为公司服务更多,然而她们并没有得到更多的机会,而且这是一个普遍事实。

当面临家庭和事业双重角色时,女强人们前进的步履更沉重。日本女宇航员山崎直子堪称公认的女强人,但她在著作中坦承,为实现梦想,只好牺牲丈夫的事业,为此婚姻曾遭遇危机。美国工作和生活政策研究中心在2001年针对高成就妇女的一项调查显示,在41岁~55岁年龄段的女强人中,有33%~43%的人没有孩子,而她们中只有14%的人是自愿不要孩子的。这个比例在有色人种妇女中更高,只有非常少数受访者认为自己可以同时拥有事业与家庭。

在传统的男权主义国家韩国,做女强人有时是出于无奈。现代集团的总裁、现年55岁的玄贞恩曾两次入选美国《福布斯》杂志“全球100位最有影响力的女性”,在韩国独一无二。但她是在丈夫去世、家族企业无人管理的情况下才不得不接班的。10年前,韩国电影《我的野蛮女友》风靡中国,但真正在职场中,像女主人公那样性格泼辣、敢爱敢恨的女孩儿并不多见,大多韩国职业女性仍然忍耐谦让。最近韩国正在热播的电视剧《大物》讲述了女主角从检察官历经曲折当选韩国第一任女总统的故事。有意思的是,两年后的韩国总统大选中,执政党大国家党目前最有利的总统候选人是韩国前总统朴正熙的女儿朴槿惠,而最大在野党统合民主党的总统候选人竞争者中也包括韩国首位女总理韩明淑。不知道在男权社会的韩国,两年后是否会真的诞生一位女总统。

“肉食女”也温柔

虽然女强人的称呼是对女性在社会努力打拼、追求成功的一种肯定,但女权人士认为,在强人前加上“女”字,始终带有性别歧视。如今,在西方词典里已没有一个和“女强人”完全对等的词汇。上海社科院学者张结海认为,人与人的关系的本质就是“欺负”与“被欺负”,无论父与子,还是男与女。谁都不愿意处在“被欺负”的地位,这是一个普遍存在的法则。中国男性“欺负”女性几千年了,所以社会认为这是常态,而女人“欺负”男人是非常态,整个社会都不习惯,所以会有很多人不欢迎女强人。

“今天的社会是一个更为开放和多元的社会,男性相对于女性而言的体力上的优势,在这个知识经济的时代已经成为既往”。北京社会科学联合委员会女性学者张涛认为,男性和女性需要改变以往那种僵化的性别角色区隔,重新建立起一种新型的合作关系。也就是说,女人的兴趣可以在职场,而男人的兴趣也可以在家庭。所谓的“草食男”的出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正好体现了这样一种趋向。独立学者刘植荣也表示,女人越来越走向社会,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这不只是一个文化问题,也是个经济问题。过去,社会分工的结果导致男主外、女主内,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女性有机会参与更多的社会活动,如经商、从政等。女强人出现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日本自由撰稿人堀川树里在媒体撰文表示,目前社会有一种倾向,那就是夸张了女性的自我意识。实际上“肉食女”同样具有男性渴求的温柔、坚韧和母爱。张结海认为,男强女弱的社会习俗不是很快就能改变的,比如中国,女性的优势显现出来用了10年左右,让中国人接受女强人还需要相当长时间,这和教育观念、社会期待都有关系,这些东西的改变需要时间。

(秋风摘自《环球时报》)

猜你喜欢

女强人
小山村走出的女强人
“女强人”遭遇 假性失智
最诚实的律师
《聊斋志异》中的女性形象解读
最诚实的律师
丈母娘
最诚实的律师
破译女强人的百变造型
打开女强人的内心世界
席琳 不当女神 要当完美女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