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松原市中心医院药物合理应用情况
2011-05-30陈晶波
陈晶波 赵 月
合理用药是以当代的医学、药学、管理学知识,明智地使用药物,使之符合安全、有效、经济的综合目标。为了保证合理用药,医、药、护、技、管理者、患者或其监护人要在职责范围内参与用药流程,并形成完整的用药系统[1]。而当今世界不合理用药已成为威胁患者生命健康的主要杀手。我国医院的不合理用药现象亦相当突出,不合理用药占用药者的12%~32%。
因此,对我院的药物合理应用情况进行了比较全面的调查分析,使临床医生用药趋于安全、有效、合理,对提高临床医生的合理用药水平,提高药物治疗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 资料与方法
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08年1月至2008年5月我院门诊及病房处方进行抽样,每月上中下旬分别随机抽取一天所有的处方,共5866张。根据《中国药典》的临床用药须知、各药品说明说及《临床常见的不合理用药》,筛选出其中不合理用药处方242张。对本院抽出的不合理用药处方242张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5866张被随机抽查的处方,其中不合理用药处方张242张,占总处方4.13%。其分类统计结果见表1。
表1 不合理用药处方统计(例,%)
3 讨论
3.1 配伍或联用不合理[2]
3.1.1 溶媒选择或合用不合理 目前直接用输液稀释或溶解某些粉针类药物加入输液中输注较多,一些因其溶液不稳定的药物作成粉针,受溶剂的性质、pH值、光线等因素影响,临用前选择最佳稀释剂或溶解剂很重要,为此《中国药典》2005版规定:各类粉针均为“临用前加灭菌注射用水适量使之溶解,再肌肉注射、静脉注射、静脉滴注等”。如青霉素加5%葡萄糖注射液(GS)。由于青霉素的水溶液均不稳定,酸性或碱性增强均可使之加速分解,而5%GS注射液呈酸性,可破环青霉素的活性,使青霉素有一定程度地分解。
3.1.2 药物联用不当 联合用药一定要注意其合理性,不合理的配伍联用常导致治疗失败、毒性增加。例如:头孢类抗生素与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联用,头孢类抗生素是-内酰胺类抗生素,属于细胞繁殖期杀菌药,而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属于速效抑菌剂,使细胞处于静止状态,两者联用会使药效降低。
3.1.3 重复用药 现在新药层出不穷,很多药物成分相同,商品名不一样,特别是对于复方制剂,含有多种成分,临床医师只知其作用与用途,对其成分不完全了解,很容易造成重复用药。
3.1.4 药物的理化性质的改变 维生素B6为盐酸吡多辛,其pH值为3~4,而三磷酸腺甘二钠在pH值8~9时稳定,三磷酸腺苷二钠加维生素B6同瓶输液时,在酸性条件下维生素B6可使三磷酸腺苷二钠产生沉淀[3]。
3.2 用法用量不合理
3.2.1 用药时间不合理 药物的治疗要取得良好的疗效,患者要有充分的药物暴露,即药物必须达到有效的治疗浓度,并能维持有效的作用时间,这就要求临床医师采用合适的给药时间间隔,给药时间间隔与所选择的给药途径的药动学不无相关,其中很重要的一点是药物的半衰期。
3.2.1.1 给药速度不合理 在疾病的药物治疗过程中,合理的给药速度不仅可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而且可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法。在调查中发现,我院绝大多数病例在使用硝酸甘油时给药速度为40μg/min。硝酸甘油为扩张血管的药物,可引起心率加快、血压下降等,不同患者对药物的敏感性是不同的,静脉滴注用量应个体化,无固定适合剂量,每个患者须按所要求的血流动力学确定所需要剂量。在临床中曾发现硝酸甘油以40μg/min速度给药引起低血压休克的病例。
3.2.1.2 用药疗程不合理 合理的用药疗程不仅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而且还能减少患者对药物的耐受性及细菌对抗菌药物耐药性的发生,同时也能减少药物不良反应或毒性的发生。因此,在临床疾病治疗过程中,我们关注正确的药物选择、正确的给药方案,实施正确的药学监护。
3.2.2 剂量不合理 例如:氧氟沙星100 mg,2次/d,这种使用方法血药浓度未达到所需最低的抑菌浓度(MIC),难以奏效,易诱导细菌产生耐药性。
3.3 滥用药物
3.3.1 滥用精神药品 如某医师给某患者开具精神药品处方,地西泮2.5 mg 42片,5 mg/次,3次/d,临床诊断为失眠。地西泮属于第二类精神药品,一般患者每张处方不得超过7 d常用量;地西泮用于治疗失眠,应在每日睡前服用1次,不能为3次/d,该处方中的用法用量显然违反该药的使用原则。
3.3.2 无指征使用抗生素 较常见的上呼吸道感染90%是有病毒引起,临床上除对症治疗外,还联合应用1种或2种抗生素。而抗生素对病毒的感染治疗无效。针对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大量应用抗生素不仅是一种两费,而且可引起不良反应,促进细菌产生耐药性,延误病情。
3.3.3 高起点使用抗生素 如预防农药中毒、毒蛇咬伤、软组织挫伤引起的感染,首先选用头孢曲松、阿奇霉素、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等抗生素,有盲目和滥用的趋势[5]。
3.4 不合理用药原因的分析
3.4.1 医师方面引起的不合理用药 ①医师偏重医学专业的知识,而忽略药理学和药代动力学方面的知识,对药物行之、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等方面的知识了解不够。②诊断不明确,凭经验盲目用药。
3.4.2 药师方面引起的不合理用药主要表现有 ①执行处方时发生错误,或只知道照方发药,不能严把处方的质量关。②未向患者详细解释药品的性能和使用方法。③接受的专业培训不够,信息闭塞,临床药品调配质量降低,影响合理用药。
3.4.3 患者自身原因引起的不合理用药,其主要表现①多科就诊,而医师又未及时在门诊病例中详细记录用药情况,导致重复用药。②未能按照规定的方法服药。
3.5 促进医院合理用药的对策 树立“以人为本”的现代药物治疗学理念,开展以患者为中心的临床药学服务,提高合理用药水平。通过继续教育、临床药师查房、讲座等对药物研究进展、新药应用及合理用药等相关知识进行培训和提高。
加强对药物不良反应(ADR)监测,医院是目前收集ADR的主要渠道,这需要临床药师不断学习和积累,才能胜任这项工作。
引进合理用药的计算机软件网络系统,也会在合理用药管理中发挥巨大的作用。利用网络资源收集药物不良反应、相互作用数据迅速、全面、及时,是数据保持了连贯性和完整性。可根据设定不同药物的原理,广泛用于各种类型的ADR监测及药物安全性评价,可根据定义药物或病例、生理情况,提取所需数据,保证数据的完整、准确。
[1] 张坚宏.门诊处方中不合理用药分析.天津药学,2003,15(3):49.
[2] 曾道元,杨晓丽.临床常见的不合理用药.现代医药卫生,2005,21(13):1751.
[3] 陈新谦,金有豫.新编药物学.第1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3,376,84.
[4]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局药品审评中心.药物临床应用信息参考.四川: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49:350-887.
[5] 夏迎春.我院2006年不合理用药调查与讨论.海峡药学,2008,20(2):8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