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彩色多谱勒超声与多层螺旋CT在椎动脉先天发育异常中的对比研究

2011-05-30杨丽型刘平

中国医疗设备 2011年8期
关键词:颈段主动脉弓椎动脉

杨丽型,刘平

解放军201医院 特诊科,辽宁 辽阳111000

椎动脉先天性发育异常是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常见原因,而在临床上常被忽视。对该类疾病的诊断现今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DSA)、磁共振血管造影(MRA)、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及彩色多谱勒血流显像(CDFI),后两者应用最为常见。有研究表明,MSCTA在椎动脉起源异常的诊断和形态学评价可以替代插管法造影[1]。现将彩色多谱勒超声与多层螺旋CT在椎动脉先天发育异常中的应用进行对比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7年8月~2009年8月,我院超声科共诊断椎动脉先天性发育异常185例,其中,65例行头颈部MSCTA检查,男37例,女28例,年龄18~67岁。本组患者均有眩晕、偏头痛、耳鸣、视觉障碍等临床症状,部分患者转颈试验阳性。

1.2 设备与方法

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采用PHILIPS Envisor彩色超声诊断仪,探头频率5~12MHz,探测深度4cm。患者取仰卧位,观察颈段椎动脉的起点、走行、内径、颈段椎动脉入横突孔位置,椎动脉起始段显示不佳时采用变频扇扫探头由胸骨上窝切面探及锁骨下动脉后,追踪探寻椎动脉起始位置。椎动脉先天性发育不良的诊断标准为椎动脉内径均匀性细,内径<2.5mm,对侧可出现代偿性增宽。

CT扫描:应用GE公司Lightspeed16层螺旋CT扫描机。患者取仰卧位,扫描范围为自主动脉弓平面至Willis平面,扫描参数为200kV、250mA,准值器宽0.75mm,层厚3mm,对比剂欧乃派克总量为80~100mL。图像后处理采用ADW4.4工作站进行三维重建,方法采用容积成像(VR)、多平面重组(MPR)、曲面重组(CMPR)、最大密度投影(MIP)和仿真内镜(VE)处理。

2 结果

(1)椎动脉开口位置异常:椎动脉开口于锁骨下动脉,椎动脉开口位置异常表现为椎动脉起源于主动脉弓,颈总动脉等。65例椎动脉先天性发育异常中,彩色多谱勒检查发现椎动脉开口位置异常3例,其中,1例左椎动脉起源于左颈总动脉,2例起源于主动脉弓,此3例均与MSCTA相符。2例MSCTA显示左椎动脉起源于主动脉弓,而CDFI因患者胸骨上窝切面显示不清,只提示左椎动脉开口位置异常,未明确诊断开口位置。

(2)椎动脉走行异常:即椎动脉入横突孔位置异常,如图1所示,彩色多谱勒表现为颈椎第6横突孔旁未探及椎段椎动脉血流信号,椎动脉颈段延长,走行于一节或多节椎骨前方,明显高于椎段椎动脉,弯曲进入下一横突孔,呈“挥鞭样”改变。CDFI发现47条椎动脉入横突孔位置异常;MSCTA发现51条,其中,两者椎动脉入横突孔位置完全吻合38条,9条椎动脉CDFI与MSCTA均提示入横突孔位置异常,但入横突孔的具体椎骨横突位置未完全吻合。如3条椎动脉CDFI提示于第3横突孔入椎段椎动脉,MSCTA提示于第4横突孔入椎段椎动脉。

(3)椎动脉管径异常:即椎动脉先天性纤细发育不良,本组病例以椎动脉均匀变细内径<2.5mm为椎动脉先天性纤细发育不良,如图2所示。CDFI提示37条椎动脉纤细发育不良,内径1.0~2.5mm;MSCTA提示40条血管先天性纤细发育不良,内径<0.9mm,其中CDFI漏诊3例。

3 讨论

后循环缺血是指各种原因导致的椎-基底动脉缺血性病变,是脑卒中的重要原因之一,在缺血性卒中患者中占20%[2]。以往的研究多注重后天性颈椎病变对椎动脉的影响,而忽略了椎动脉先天性发育异常等重要致病因素的作用,相关文献报道也较少。瞿东滨等人[3]将椎动脉全程分为4段,椎动脉先天畸形常发生在第1段,即颈段,包括椎动脉起始部位异常、进入横突孔位置异常及椎动脉动脉管径变异(先天纤细发育不良)等,见图1~2。

椎动脉走行于椎骨前方,明显高于椎段椎动脉,弯曲进入下一横突孔,呈“挥鞭样”改变。

椎动脉先天性发育异常在解剖上存在先天性缺陷,相应的功能表现为向颅内供血减少[4]。由于先天性椎动脉入横突孔位置异常的患者颈段椎动脉均不同程度延长,没有得到椎体横突孔骨性保护,容易受相邻组织的动态影响,包括骨性组织、软组织的牵拉,特别是转颈时突然牵拉使椎动脉管壁外的交感神经丛受到激惹,引起椎动脉痉挛,导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5]。先天性椎动脉纤细发育不良多发生于一侧,对侧出现代偿时内径增宽,血流量增多,因此可无临床症状。但当对侧内径无明显增宽或增宽不明显,不能有效代偿时,发生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6]。

图1 椎动脉入横突孔位置异常

图2 椎动脉先天性发育不良

随着影像学技术的发展,目前检测椎动脉方法有DSA、MRA、MSCTA、CDFI及 经 颅 多 谱 勒(TCD)。DSA目前被认为是椎动脉检测的“金标准”,但DSA在椎动脉造影检测中并发症发生率超过4%,属于有创性检查,具有一定危险性,因此在临床应用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MRA虽然具有敏感性高、特异性高等优点,但也有一定局限性,对于椎动脉起始部位常出现信号减弱或缺失,而且佩带起搏器、义齿或有其他金属装置植入的患者是MRA的禁忌症。MSCTA无创、检查简便,并有灵活的三维后处理功能,可以进行任意角度、方向、层面观察,避免了结构重叠。有文献报道,MSCTA对椎动脉起始段的显像优于DSA[7]。MSCTA也存在一定局限性,虽能显示整条血管和骨性结构,但不能反映血流速度和血流量变化,此外对碘过敏者、肾功能不全和心衰患者应用受到限制。

CDFI由于设备普及率高、操作简便、无创、经济等诊断优势,应用最为广泛。CDFI可显示清晰二维图像,直接观察椎动脉起源、走行,管壁或管腔结构,测量管径,尤其是对椎动脉血流充盈状态、血流方向以及血流速度、血流量、血管搏动指数、脉动指数等参数的实时、动态观测具有肯定价值[8]。本研究发现对椎动脉起始位置异常,CDFI与MSCTA符合率达60%,考虑符合率不高的主要原因是椎动脉起始位置异常病例相对较少,且由于部分患者因肥胖等原因胸骨上窝主动脉弓切面显示困难,因此造成漏诊。对于椎动脉入横突孔位置异常,CDFI与MSCTA符合率高,但CDFI对于椎动脉入横突孔异常的具体横突孔定位点,由于受到颈椎体声影影响,所以诊断尚不十分精确。对于椎动脉先天性纤细发育不良,CDFI与MSCTA符合率很高,但对于内径<1mm的,CDFL易误认为椎动脉闭塞或缺如。

CDFI属于无创性检查,适应范围广,可重复、实时显像,且可提供血流动力学参数,在椎动脉检查中优势明显,是椎动脉先天性发育异常的首选及常规的筛查手段。CDFI联合应用MSCTA可综合准确地评估椎动脉先天性发育异常,提高诊断水平。

[1]杨志强,李智勇,王照谦,等.多层螺旋CT在椎动脉起源异常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大连医科大学学报,2009,31(2):71-74.

[2]Savitz SI,Caplan LR.Vertebro-Basilar disease N Engl[J].Med,2005,352(25):2618-2626.

[3]瞿东滨,钟世镇.椎动脉分段的临床解剖学观点[J].中国局解手术学杂志,1999,8(1):33-34.

[4]乙芳,龚新环.彩色多谱勒超声对椎动脉走行变异诊断价值的研究[J].中国临床医学影像杂志,2007,18(7):471-473.

[5]Simon H,Niederkom K,Hormer S,et al. Effect of head rotation on the vertebrobasilar system.A transcranial Doppler ultrasound contribution to the physiology[J].HNO,1997,42:614-618.

[6]杨丽型,刘平,郑长宏,等.彩色多谱勒超声检查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价值[J].沈阳部队医药,2007,20(3):160-162.

[7]Skutta B,Furst G,Eilers J,et al.Intracranial stenoocclusive disease double -detector helical CT angiography versus digital subtracttion angiography[J].AJNR,1999,20(5):791-799.

[8]Hayness MJ,Milne N.Color duplex sonographic finding in human vertebral arteries during cervical rotation [J].Clin Ultrasound,2001,29(1):14-24.

猜你喜欢

颈段主动脉弓椎动脉
中医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探究
一体单分支支架治疗主动脉弓部复杂病变
电针项八穴治疗上颈段综合征急性发作期临床研究
400例胎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主动脉弓解剖分析
应用超声三血管气管切面诊断胎儿主动脉弓异常
颈段与胸上段食管癌的外科治疗现状
下咽及颈段食管癌手术方法探讨
胎儿主动脉弓异常的超声诊断和畸形特征分析
喉气管组织瓣修复在喉咽癌的临床应用
推拿配合热敷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89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