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语
2011-05-28
要努力使两岸经济、文化、教育交流合作共同推进、相辅相成,产生综合性效应,以提高全民族素质,增强两岸竞争力,增强中华民族的凝聚力,实现全民族的团结、和谐、昌盛。
——2010年7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贾庆林出席第六届两岸经贸文化论坛开幕式并致辞。他强调,两岸同胞应当牢牢把握两岸关系和平发展的主题,深化各领域合作,让海峡两岸中国人在新世纪昂首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公益性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本质属性,只有坚持公益性原则,才能保证各级各类教育的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才能真正实现教育公平,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
——教育部副部长李卫红在公益机构改革与公共服务发展国际研讨会上作了题为《坚持教育公益性质,大力推进教育事业发展》的发言。他指出,今后十年,中国政府将继续秉持教育的公益性原则,遵循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方针,进一步推进教育改革与发展,并着力在以下五个方面取得更大成效。第一,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教育体系。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重点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把职业教育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加快创建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大学步伐。大力发展继续教育,重视和支持民族教育事业,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第二,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把促进学生成长成才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第三,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健全充满活力的教育体制。创新办学体制和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质量评价制度和考试招生制度,建设中国特色现代学校制度。积极鼓励行业、企业等社会力量参与公办学校办学,支持民办教育发展。鼓励地方和学校大胆探索和试验,扩大办学自主权。扩大教育开放,提高教育国际合作水平。第四,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平等受教育的机会。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建成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逐步缩小城乡差距、区域差距和校际差距。扶持困难群体,不让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第五,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核心任务,为国民提供更加丰富的优质教育。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扩大优质教育资源总量,更好地满足群众接受高质量教育的需求。
儿童教育存在着许多医学问题,做好教育工作仅靠教师是不够的,教育界应该与医学界联手,儿科医生也应该走出诊室、走进学校。
——2010年暑期上海市校长培训班开班。上海市教委原主任沈晓明以儿科医学专家的身份进行了开场报告“一个儿科医生眼中的教育问题”。他说,被贴上“多动症”标签的孩子真正被诊断为多动症的只有30%。据了解,在多动症患儿中,60%是教师而非医生首先下的判断。学习不好的孩子经常有多动样症状,但这并非是多动症。“如果教师知道一些医学知识,就不会一味责怪学生了。教育研究者也会相应地改革教学内容,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自然科学证实,用母乳喂养的孩子免疫力强,大脑发育快。中华文化经典就像母亲的乳汁,以其“道德”、“品性”、“气质”等人文素养哺育了一代代优秀儿女。延续文化的根脉、构筑起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才能固本强基,民族的未来才能充满希望。
——山东省济宁市东门大街小学校长陈卫华如是说。一些学生沉迷于玄幻、暴力、色情等低级快餐文化,性格变得浮躁、冷漠、自私、任性。山东省济宁市针对这一现象,在中小学生中开展了“诵中华文化经典”活动,目前普及率已达到100%,形成了学校、家庭、社会各方面共同推动,市、县、乡、村上下联动的格局,让学生们时时处处受到中华经典文化的熏陶。
教育部鼓励高校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支持有条件的中学与大学、科研院所合作开展创新人才培养研究和试验,建立创新人才培养基地。
——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副司长刘桔表示,《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创新人才培养提出了新要求。我国将充分利用和协调各种力量开展改革试点,探索中学、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施基础学科拔尖人才培养实验计划,以培养一批未来基础学科学术领军人才和国际一流科学家队伍。
为什么要放假?并不是仅仅考虑气候的因素。假期对学生来说,不仅是休整,相比于规范化的课堂教育,假期是学生个性化发展的大好时机。
——教育专家提醒,假期是学生调节身心、发展个性的大好时机,莫让急功近利的补习班在假期大行其道。上海市社科院青少年研究所所长杨雄说,“有的家长觉得让孩子上各种暑期班才不浪费光阴,其实,成为‘第三学期’才是对假期的浪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