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北烤烟主要化学成分年度间稳定性分析

2011-05-25赵传良梁洪波陈向东朱友军

中国烟草科学 2011年6期
关键词:烟区烟碱总糖

周 翔,赵传良,梁洪波,陈向东,朱友军

(1.湖北省烟草公司宜昌市公司,湖北 宜昌 443000;2.农业部烟草类作物质量控制重点开放实验室,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青岛 266101)

烟叶原料化学成分的稳定性是卷烟质量稳定的基础。充分了解原料基地烟叶化学成分的年度间稳定性,不仅对指导烟叶生产有着重要作用,而且对工业企业充分利用烟叶原料资源、提高卷烟质量也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烟草种植的生态环境、栽培措施、采收调制、发酵加工以及陈化都对作为卷烟原料的烟叶的化学成分产生影响[1-3]。许多学者对我国部分省份烟叶化学成分的年度间稳定性进行过研究[4-9],而目前对湖北烟区烤烟化学成分的年度间稳定性研究未见报道。本研究主要分析了湖北烟区烤烟化学成分的年度间稳定性,以期为改进烟叶生产技术措施、生产稳定的优质烟叶以及卷烟工业合理选择原料进行卷烟配方组合提供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收集湖北省18个烤烟县(市)2005—2009年初烤烟叶样品,共计234个,样品等级为B2F、C3F、X2F。采样点选择在能代表全县(市)烟叶生产水平的地点,品种为该县(市)的主栽品种。

1.2 指标测定

化学成分分析方法均依据现行行业标准进行,分析检测项目共计6项:总糖、还原糖、总氮、烟碱、钾、氯,糖碱比(总糖/烟碱)、氮碱比、钾氯比、两糖差由公式计算得到。

1.3 统计分析

采用SAS 6.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2 结 果

2.1 湖北烟区烤烟化学成分的变异

湖北烟区5年234个初烤烟叶样品化学成分描述性统计结果见表 1。各等级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均符合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含量的部位特征[1]。烟碱含量平均2.98%,按部位等级均值大小排序为B2F >C3F > X2F,B2F烟碱含量稍微偏高;总糖含量平均 29.24%,C3F > X2F >B2F;还原糖含量平均26.47%,C3F > X2F > B2F;总氮含量平均 1.97%,B2F > C3F > X2F;钾平均1.90%,X2F > C3F > B2F;氯含量平均0.17%,B2F > X2F > C3F;氮碱比平均0.72, X2F > C3F > B2F;糖碱比平均 11.51,X2F >C3F > B2F,X2F的糖碱比偏高;钾氯比平均13.98,X2F > C3F > B2F;两糖差平均 3.2,C3F > X2F >B2F。从湖北中烟、江西中烟等卷烟工业企业对湖北烤烟化学成分的要求来看,湖北烟区烤烟主要化学成分含量整体上是适宜的。

表1 湖北烟区烤烟化学成分Table1 Chemical components of flue-cured tobacco leaves in Hubei Province

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变异系数中,氯、钾氯比、糖碱比的变异较大,总糖、还原糖、总氮的变异较小。X2F的氯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大,为61.05%,说明X2F的氯含量较不稳定;X2F的还原糖含量的变异系数最小,为9.47%,说明X2F的还原糖较稳定。

2.2 化学成分年度内变异

从表2可以看出,湖北烟区烤烟主要化学成分变异性在各年度表现不同,各年份各部位等级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变异不同。因缺少 2005—2007年3年的还原糖数据,还原糖和两糖差这3年未做比较。B2F等级 2005年度氯的变异程度最大,变异系数为61.67%,总氮的变异程度最小,变异系数为 10.48%;2006年度氯的变异程度最大,变异系数为 42.98%,钾的变异程度最小,变异系数为9.24%;2007年度钾氯比的变异程度最大,变异系数为 42.2%,总氮的变异程度最小,变异系数为13.34%;2008年度氯的变异程度最大,变异系数为54.13%,总氮的变异程度最小,变异系数为11.94%;2009年度两糖差的变异程度最大,变异系数为70.37%,氮碱比的变异程度最小,变异系数为9.72%。

C3F等级2005年度氯的变异程度最大,变异系数为34.5%,氮碱比的变异程度最小,变异系数为 12.39%;2006年度氯的变异程度最大,变异系数为 34.13%,总氮的变异程度最小,变异系数为10.23%;2007年度钾氯比的变异程度最大,变异系数为 49.18%,总糖的变异程度最小,变异系数为9.22%;2008、2009年度两糖差的变异程度情况见表2。

X2F等级2005年度氯的变异程度最大,变异系数为 53.41%,钾的变异程度最小,变异系数为13.4%,变异系数氯>钾氯比>糖碱比>氮碱比>烟碱>总糖>总氮>钾,其他各年数据见表2。

从以上分析可见,同一年度内氯、两糖差的变异较大,总氮、还原糖、总糖的变化较小,说明各产区间氯、两糖差含量差异较大,总氮、还原糖、总糖含量差异较小,这可能与各产区不同的生态环境和烟叶栽培管理措施有关。

2.3 化学成分年度间稳定性

对B2F、C3F、X2F分别进行各年度间化学成分多元方差分析,用 SNK方法[11]进行多重范围检验比较得到表3。方差分析结果表明,B2F等级各年度间总糖、总氮、钾、氮碱比、糖碱比达到极显著差异,烟碱、钾氯比达到显著差异,氯在各年度间差异不显著。多重比较结果表明,B2F等级的烟碱含量、钾氯比 2005—2009年年度之间差异不显著;2007年的总糖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年份,其余年份间差异不显著;2005年的总氮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年份,2009年的总氮含量显著高于 2006、2007、2008年;2005年的钾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年份;2006年的氮碱比显著低于其他年份;2007年的糖碱比显著高于其他年份。

表2 湖北烟区烤烟化学成分年度内变异系数Table2 Annual variance coefficients of main chemical composition contents in Hubei province

C3F烟叶各年度间总糖、总氮、氮碱比、糖碱比、钾氯比达到极显著差异,烟碱、氯达到显著差异(表3)。多重比较结果表明,C3F等级的2006的烟碱含量显著高于 2009年份,其余年份差异不显著;2007、2009年的总糖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年份,2006、2008年的总糖含量显著高于2005年份;2005、2009年的总氮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年份;2009年的氯含量显著高于2008年份;2005年的氮碱比显著低于2009年份,但显著高于2006年份;2007、2009年糖碱比显著高于2005和2006年份;2007、2008年的钾氯比显著高于2006和2009年份。

X2F等级烟叶各年度间总糖、总氮、钾、糖碱比、钾氯比达到极显著差异,烟碱、氯、氮碱比达到显著差异(表3)。多重比较结果表明,X2F等级的烟碱、氯含量 2005—2009年年度之间差异不显著;2005年的总糖含量显著低于其他年份;2005、2009年的总氮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年份;2007年的钾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年份;2006年的氮碱比显著低于2005、2007、2009年份;2007年的糖碱比显著高于2005、2006年份;2007年的钾氯比显著高于其他年份。

表3 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年度间比较Table3 Annual comparison of main chemical composition contents of tobacco leaves

3 讨 论

湖北烟区烤烟化学成分的平均值基本都在各烟叶基地对应工业企业要求的优质烟化学成分适宜范围内,只有还原糖、总糖稍高于适宜值,氯含量偏低,说明湖北烟区各项化学成分协调,是烤烟的优质产区。

湖北烟区烤烟B2F、C3F、X2F主要化学成分含量等级间的变化,符合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含量的部位特征。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变异系数中,氯、钾氯比、糖碱比的变异较大,总糖、还原糖、总氮的变异较小。

湖北烟区烤烟主要化学成分变异性在各年度表现不同,各年份各部位等级烟叶主要化学成分含量变异不同,2006年的烟叶化学成分变异最小,较稳定。总体来看,年度内氯、两糖差的变异较大,总氮、还原糖、总糖的变化较小,这与各产区不同的生态环境和烟叶栽培管理措施有密切关系。

方差分析结果表明,B2F等级各年度间总糖、总氮、钾、氮碱比、糖碱比达到极显著差异,烟碱、钾氯比达到显著差异,氯在各年度间差异不显著。C3F等级各年度间总糖、总氮、氮碱比、糖碱比、钾氯比达到极显著差异,烟碱、氯达到显著差异,钾在各年度间差异不显著,这与山东[6-7]和四川[10]烟区烤烟化学成分的年度间差异不同,这可能是由于湖北、山东、四川烟区的生态环境差异造成的。中上部烟叶的烟碱呈下降趋势,钾含量呈上升趋势,这说明近年来生产上采取的控氮降碱措施是有效的。X2F等级各年度间总糖、总氮、钾、糖碱比、钾氯比达到极显著差异,烟碱、氯、氮碱比达到显著差异。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由于烟叶栽培管理技术措施基本形成,年度间变化不大,年度间烟叶化学成分的变化主要受当年的气候影响[7,12],有关气候因素与烟叶化学成分的关系,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1]中国农业科学院烟草研究所.中国烟草栽培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2]肖协忠.烟草化学[M].北京:中国农业科技出版社,1997.

[3]梁洪波,刘昌宝,许家来,等.山东不同土壤类型对烟叶品质的影响[J].中国烟草科学,2006,27(2):41-43.

[4]陈伟,肖强,陆永恒,等.不同产地烟叶化学成分的年度间稳定性[J].耕作与栽培,2002(5):33-35.

[5]赵立红.云南省主产烟区烟叶化学成分的年度间稳定性[J].云南农业大学学报,2006,21(6):749-755.

[6]周翔,梁洪波,董建新,等.山东烟区烤烟化学成分含量变化及聚类分析[J].中国烟草科学,2009,30(6):13-17.

[7]周翔,梁洪波,董建新,等.山东烟区降水对烟叶主要化学成分的影响[J].中国烟草科学,2008,29(2):37-41.

[8]李东亮,沈笑天,许自成,等.南阳烟区不同年份烤烟主要化学成分的变异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06,34(23):6225-6226,6232.

[9]郑聪,许自成,苏永士,等.三门峡烟区不同年份烤烟化学成分和感官质量的变异[J].浙江农业科学,2010(1):200-206.

[10]陈向东,董建新,梁洪波,等.四川省烤烟主要化学成分特征分析[J].中国烟草科学,2010,31(5):13-18.

[11]洪楠,侯军.SAS for Windows (V8)统计分析系统教程新编[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12]张波,王树声,史万华,等.凉山烟区气象因子与烤烟烟叶化学成分含量的关系[J].中国烟草科学,2010,31(3):13-17.

猜你喜欢

烟区烟碱总糖
α7-烟碱乙酰胆碱受体在肺癌发生、发展及治疗中的作用
新烟碱类杀虫剂环氧虫啶及其开发
黄酒中总糖与还原糖含量测定方法比较
传统客家黄酒的发酵条件优化
南阳烟区浓香型特色烤烟品种的筛选
林下参片中总糖、还原糖及糖醛酸的含量测定
贵烟2号在黔西南烟区的适应性
湘西州植烟气候与国内外主要烟区比较及相似性分析
山东烟区烟草农机专业合作社现状分析
白肋烟不同程度烟碱转化株后代烟碱转化率株间变异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