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培养学生个性化作文能力

2011-05-23滕淑梅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2011年5期
关键词:命题作文真情家乡

滕淑梅

作文是学生个性自由驰骋、发展的天地,是学生对生活的真实感悟和内心世界的真实表白。学生只有做真人、写真话、抒真情,才能写出有个性的作文,因此作文教学要倡导个性化表达,培养学生的写作个性。

一、写真话,培养个性化语言

文如其人,言为心声。学生的语言最具有独特的个性特征,在写作过程中要拓宽思路,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真实表达自己的切身感受,才有可能激发学生对作文的兴趣。学生的个性不同,必然在文章中反映出来,热情的学生,作文中往往充满激情;内向的学生,作文中常常流露抑郁情绪;幻想的学生,作文中常常带有诗意。个性的差异导致主观意识的差异,形成不同的精神风貌,产生不同的作文个性。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我十分重视在语言训练中培养学生个性,尊重学生的选择和表达,相信学生,把思维的主动权还给他们,让他们用自己特有的语言反映自己的生活和情感。如写“童年趣事”的作文可变“美好的童年”等单一情感的命题,向“我的童年”、“的童年”、“忆童年”等尊重情感差异,尊重学生生活的命题转化,变封闭的命题作文向开放的半命题作文或自由命题作文转化;鼓励学生勤于观察,勤写生活小随笔、随感录、日记等,字数没有限定,只求点点滴滴地记载真实。学生有了选择的余地,从熟悉的、感兴,趣的、想写的内容人手,才能“下笔如有神助”,使习作真正体现各自的生活,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

二、抒真情,提倡个性化感受

“唯有真实的才是美丽的。”当学生将自己眼中、心中的生活真实地、艺术地再现进作文,才会显现其个性。作文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重视自己的内心感受,捕捉心情的瞬间变化,把握喜怒哀乐的情绪,诚实地描述自己的真情实感。如在指导作文《我爱家乡的》,让学生先补全题目,再写作。教学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在写作时大部分学生都能通过写家乡的某一事物而表达出对家乡的热爱。一个学生却这样写:我爱家乡以前的河水,不爱现在的河水。是啊,家乡的山水景物虽美,但这并不包含家乡的所有特征。看看我们被高楼逐渐“蚕食”的田野,看看泛黄泛臭的河水,这些“丑”的现象正是热爱家乡的孩子看到的痛心的事实。于是,我肯定了这个孩子的说法,又引导孩子思考家乡以前什么令你喜爱,现在却变了的?又引导畅想:你希望家乡的未来有什么令你喜爱的景象。立足于现在,回顾过去,展望未来,更增强学生建设家乡,热爱家乡的情感。又如看到《假如我是***》的作文时不禁让人瞠目结舌。学生能大胆提出对家长、老师、学校、社会等的不满,设想如果他是“他”时将如何改变现状,缔造崭新的局面。真挚的语言,真情的流露,独立的见解充分展示了他们日渐成熟的个性。

三、创新意,开发个性化想象

事物在发展,时代在前进,作文也要立足于创新。个性化作文不但要有自己的生活体验,有真情实感,还要有自己独特的感悟,将身边的琐事写出“典型”、写出新意来。有新意作文才能真正的个性化。这就要训练学生作文时从思路、选材、表达等各方面求新,要求学生在生活中做有心人,时时处处留意生活,观察生活,感悟生活。对生活的感悟需要长时间逐渐培养,老师要结合实际,适当加以引导。学生一旦有了一定的感悟能力,他们就会用自己的眼光看世界,发现事物的闪光点和生活的丰富多彩,从而用自己的心理感悟生活,并将自己不同于别人的感受写出来,作文就会有新意。如通过写想象作文来开启学生创新的大门。作文《二十年后的我》让人又惊又喜,多数学生都能从当今人们最关注的和平、统一、发展、环保和资助失学儿童方面写出自己要做出的贡献,深刻而有意义。这样,学生通过想象的语言设想美好的未来并为之确定目标,努力奋斗,既增强了写作兴趣也培养了写作个性和创新能力。

培养个性化作文,说真话,抒真情,创新意,让学生用心灵来写作,真正达到写作文,学做人的目的。到那时,我们不仅会看到一篇篇富有个性,富有活力的习作,更会看到一个个富有个性,富有活力的学生。

猜你喜欢

命题作文真情家乡
我用真情守护你
命题作文怎样确定立意
半命题作文“难忘那次__”构思指导
命题作文“闯关”大法
以心换心见真情
真情扶贫见实效
夏天的家乡
真情关爱十六载
半命题作文如何补充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