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 提高德育教育质量

2011-05-23刘越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2011年5期
关键词:叶圣陶良好习惯行为习惯

刘越

摘要:习惯是一个人的修养的外在表现,对学生而言,一个良好的习惯往往决定着他的学习方式、学习效率、学习质量,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习惯决定着命运。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是做好德育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因此,正确积极地引导学生,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当前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

关键词:学生德育 行为习惯培养

一般来说,一个人的行为习惯,就是其品德、人格的体现。古希腊的哲人就曾指出:“德是表现在行为上的习惯”。一个人道德品质的确立,在于一点一滴的养成,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德育教育的误区长期以来,无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还是社会教育,多注重于说教或抓典型、树模范、大张旗鼓地搞宣传的方式进行品德教育,这当然是必要的,但往往却忽视了对个人良好习惯的教育培养,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教养”。

一、良好习惯养成的重要性

《中央关于改革和加强中小学生德育工作的通知》明确指出:“中小学教育阶段是青少年儿童长身体、长知识的时期,是对他们进行道德情操、心理品质和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最佳时期。”同时还指出“: 德育对中小学生,更多的是养成教育。”这一通知就德育和养成教育的关系作了精辟的论述。

我国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说:“什么是教育?简单地说就是养成教育。”“德育就是要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智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体育就是要养成良好的锻炼身体的习惯。”养成教育的目标是使受教育者形成一种不需要任何外力监督和内部动机就能自然表现出来的健康的心理素质,基本的思想素质,道德品质,行为习惯和生存能力。

抓好养成教育,小而言之,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大而言之,对于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都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抓好学生的养成教育是每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

二、良好习惯养成的实效性

习惯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它是经过长时间的行为方式的沉淀而成。它具有稳定性、持久性、延持性等特点,它是在生活中一点一滴长期养成的,养成后的习惯可以对人的生活进行长时间的影响

首先是“抓好开端,小事做起,严格训练”

万事开头难”“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培养习惯也是一样。根据美国科学家的研究,一个好习惯的养成为21天,90天的重复会形成稳定的习惯。所以一个观念,如果被别人或自己验证了21次以上,它一定会形成你的信念。

任何一个好习惯的培养都不会是轻而易举的,因此,我们一定要循序渐进,由浅入深,由近及远。尤其开始是我们要宁少勿多、宁简勿繁、宁易勿难。先找一个比较容易做到的,做起来有兴趣的,很快就能尝到甜头的,而且能不断受到自己和周围人激励的习惯开始,而且下的功夫要大一些,花的时间要长一些,这样就容易成功。

培养好习惯,就要:“统筹安排,逐一击破。”我们知道,人的习惯实现是一个庞大的体系,它像一棵大树一样,有干、有枝、有叶。它可以是我们工作方面的习惯,也可以是学习方面的,健康方面的,感情方面的。与人相处方面的各种习惯,也可以是思维方式的习惯,也可以是行为方式习惯。因此当我们明白习惯对我们人生和命运的重要性后,要对准备培养的习惯作统筹安排。这样可以分清主次,明确先后,然后有步骤的去培养,就会更有成效。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要求一经提出,硬是要养成,决不马虎了事。”

其次是“家校互通,取长补短,共同督促”

加强与家长联系,共同促成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通过家校的沟通,提高对养成良好习惯的重视。由于孩子的个性不同,家庭教养的方式不同,孩子养成好习惯存在着个体差异。为了让学生间和家长间互相学习,可以组织学校向家长的开放活动,让家长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包括一同走进教室听课。家长在活动中可以看到了自己孩子的发展状况,同时也可以看到了其他同龄孩子的发展水平,通过家校的交流,老师也进一步了解了学生在家里的具体表现,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家长们更是取长补短,互相学习,明白了如何根据自己孩子的特点配合学校督促孩子逐步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三是“抓住典型,反复训练,锲而不舍”

在养成良好习惯的过程中,允许有反复,正如叶圣陶先生说的:“凡是习惯,都不是几天功夫就能够养成的。要养成一种好习惯,必须经过反复的历练。”要是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关键在于仔细观察学生,找到学生习惯中的典型,锲而不舍,帮助学生逐步养成良好习惯。如要求学生养成“先完成作业再玩”的好习惯,一方面树立正面典型教育学生,另一方面要抓那些贪玩不按时完成作业的学生,要求他们从不完成到完成,从马马虎虎完成到认认真真完成,逐步从老师的督促转为自觉的行为,当然这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学生好了一个时期,可能又因为外界的什么刺激使刚刚养成的好习惯“夭折”,我们并不能就此放弃,认为学生不可救药,其实这是正常的反复,只要再次提醒,再次督促,以前的好习惯还会回来。养成好习惯就是一个螺旋式上升的过程,就是不断地与坏习惯较量的过程。一旦学生形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如:认真的学习态度,以学习为乐趣,自觉地看书、写字的习惯;主动帮助同学、同学之间以礼相待的习惯等;这样整个集体的良好行为习惯必将带动整个学校的风气,对学校的德育工作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养成教育尤其要重视行为习惯的训练,没有训练就没有习惯,由正确认识向良好习惯转化更需要训练,由不良习惯向正确行为转化尤其需要训练。要抓好行为训练,根据实际建章立制,以规章制度管理人,以规章制度约束人,以规章制度培养人,建立科学的检查制度。用规章制度进行行为规范的养成教育的过程中,扶正抑邪,扬长避短,养成学生良好的遵规守纪行为习惯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总之,抓好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德育的根基,其主要表现在德育习惯和行为规范的养成方面。因此,德育对于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和定向作用。从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与德育的本质来看:德育的本质是将一定社会或阶段的思想观念、政治准则、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思想品德的教育活动。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内容的核心部分是德育内容, 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心在德育的结构中主要表现在着重对教育者的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上。道德行为习惯是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的一个重点,也是德育的一个结果。可以说培养良好行为习惯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好的习惯使人受益一生。

参考文献

1《叶圣陶教育文集》,河南教育出版社,1990年。

2《叶圣陶集》第11卷、第12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91年。

3《叶圣陶语录汇编》,苏州教育出版社,2002年。

猜你喜欢

叶圣陶良好习惯行为习惯
良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幼儿抓起
霜的工作
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的重要性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探讨
浅谈学生良好习惯的培养
体育课中留守儿童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
幼儿午睡良好习惯培养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