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渔业资源现状调查及可持续利用对策
2011-05-19武雨欣
武雨欣
2008年至2009年,山西省渔业部门对全省渔业资源进行了一次调查,目的是查清渔业自然资源的现存量和历史变化情况,分析评估渔业经济发展中的经验和矛盾,为编制“十二五”计划和长远规划提供科学依据。这项工作由山西省水产科学研究所具体实施,目前项目已近结题,调查获取了大量渔业资源数据和经济运行资料,基本达到立项要求。
1 山西省渔业资源现状调查及现状
本次调查采取点面结合的普查方法,范围涵盖本省黄河流域、海河流域的汾河、桑干河、滹沱河、沁河、漳河等主要水系及其附属水体,重点选择了5座大型水库、4座中型水库、1个天然湖泊及商品鱼基地上的一些渔户。调查内容包括水文气候特征、水域生态环境、鱼类资源以及渔业资源的可利用量和经济利用现状等。调查显示,与20世纪七八十年代相比,山西省的渔业自然资源数量和质量都有了较大变化。
1.1 水土资源变化
过去认为,山西渔业的开发潜力有河漫滩、盐碱滩、下湿沼泽地等“三滩”和冷泉水、热水“两水”。但经过几十年的开发利用,这些资源已今非昔比。“三滩”资源已无渔业开发价值。
“两水”资源变化也很大。地热水、工业余热水用以养殖热水性鱼类,也有过非常好的经济效益,但如今可利用水量在逐年减少。
1.2 全省渔业水域资源
山西省的渔业利用水面有三种基本形态:水库、湖泊、池塘。
第一,水库养鱼水面变化不大。水库是渔业养殖的主要水体,面积占到全省养殖水面的70%左右。调查显示,几十年来山西水库的养鱼水面变化不大,保持在1.3万~1.5万hm2左右,但水库污染日趋严重。按照《地面水环境质量标准》,重点调查的水库中,超过环境Ⅲ类的占85%,有的达到超Ⅴ类。
第二,湖泊干涸或沼泽化问题严重。山西境内天然湖泊不多,原有伍姓湖、硝池、北门滩、汤里滩,鸭子池、圣天湖等,全部在运城附近。70年代后,除圣天湖、硝池外,其余都已干涸或沼泽化,失去渔业开发价值。硝池水质被严重污染。较大的人工湖有太原晋阳湖和大同文瀛湖,但水质都恶化到Ⅳ、Ⅴ类。
第三,养鱼池塘面积急剧衰减。池塘是我省渔业生产的主体,池塘养殖产量占到全省总产量的60%,最高达到70%以上。养殖面积最大达到4000hm2,2007年衰减到不足1000hm2,近两年虽然有所回升,但也达不到原来的半数。
1.3 渔业生物自然资源现状
山西渔业自然资源贫乏,区系组成简单。境内曾发现土著鱼类47种,隶属6目9科,以鲤科鱼类占绝对优势。本次调查并未采全标本。土著鱼类中除鲤鱼、鲫鱼、鲶鱼外,其他种类经济价值都不大,养殖鱼类多从外地引进。在土著鱼类中,一些山西特有种类现已绝迹,连有一定经济价值的瓦氏雅罗鱼、赤眼鳟也难觅其踪影。
中华鳖在山西境内曾分布很广,两大流域多数水系均有分布,但近年来由于人工捕捉及环境恶化,分布范围日益缩小,储量锐减,目前虽未濒临灭绝,但生存前景堪忧。
大鲵在我省境内分布于沁水、阳城和垣曲三县的交界处,粗略估计,资源量应该在10t以上。但随着矿业开发对大鲵栖息地的植被、河道水源的污染,大鲵的数量急剧减少。
2 全省渔业发展历程回顾
山西地处西北黄土高原东缘,境内山多川少,沟壑纵横。大陆性季风气候干燥少雨,人均水资源量不及全国1/5,属严重缺水省份。河川径流量年内和年际变化率极大。地下水埋藏深水量小。自然条件决定了山西渔业过去不发达,现在不发达,将来也不可能成为渔业大省。山西渔业的兴起和发展大体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兴起。山西渔业随着新中国的建立应运而生,前10年是起步阶段,20世纪60年代有了一定产量,但直到“文革”结束,规模很小,产量一直徘徊在较低水平。在国民经济中根本没有地位。
第二,高潮。20世纪80年代初,以建商品鱼基地为契机,黄河滩、汾河滩、漳河滩等几大池塘商品鱼基地相继投产;大中水面的“三网”养鱼和冷热水养鱼也异军突起,池塘、网箱、流水,国家、集体、个体齐头并进,规模及产量突飞猛进,山西渔业得到了极大发展。1980年山西产鱼不到1000t,目前稳定在3万t以上。产值由1980年的近100万元达到现在的3亿~4亿元,在国民经济中争得了一席之地。
第三,优化结构,转变发展方式。鱼多了,“吃鱼难”成了鱼难卖,出现了产销易位的新问题。销路不畅,只好压价,而生产资料全面涨价,“双剪刀差”致使效益下降。外地产品大量充斥,使本省产品的竞争力处于下风,致使渔业从业者的积极性受挫。
为了扭转这种被动局面,近年来我省推行优化结构,转型发展战略,先后引进数十个品种,鱼虾蟹贝全面开花,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提高。
进入21世纪,省渔业部门把工作重点转移到了推行健康养殖、安全生产和资源环境保护上来,在执法检查、增殖放流、种质生态保护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3 未来发展思路及建议
山西的自然条件决定了山西渔业不可能做成与农林牧副相比的大产业,但也不能自暴自弃。不能做大但可能做强做精,所谓强,就是小而精,“精”是指有旺盛的生命力和持久的发展潜力。如能实现这一目标,山西渔业就将迎来又一次辉煌。
第一,稳定规模,调优结构。作为一项产业,没有规模、产量和效益就不能称其为独立产业,保持一定产业规模是十分必要的。同时,要调整产业结构、创优产品,这一点不能有丝毫动摇。应总结前段经验教训,盯紧市场,减少盲目性。做到科学选项,主打成功率,引种成功后要尽快形成生产力,实现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二,坚持健康养殖和保护资源。作为一种食物产品,山西渔业显得并不重要。因为山西每年消费的十多万吨水产品中,本省自产仅占1/3左右。即使山西不产鱼,便捷的交通,灵敏的信息,山西的水产品市场照样琳琅满目。但作为一项环境资源,本地渔业有其不可替代的功能。
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保护这些自然资源中的古老物种。首先要把中华鳖、大鲵、黄河鲤、黄河鲶等经济种类以及其他一些濒危种类的生态环境重点保护好。争取在一个不太长的时间内,恢复和增加其野生资源量。加强人工培育的科学研究,弥补天然资源的不足。
第三,大力发展休闲渔业。太原晋阳湖、汾河水库;大同文瀛湖、册田水库;长治漳泽水库、沁县水库群;运城圣天湖、硝池及国家级苗种繁育基地都有发展休闲渔业的良好条件。应充分用好“渔”字招牌,开发以“进渔村、乘渔船、捕鱼虾、尝鱼鲜”为特色的体验式、参与式,集渔业游钓品尝,生态旅游、观光、度假、娱乐、住宿、养老为一体的休闲渔业,为久居都市的人们带来多层次、差异性的渔业风情体验。在不增加投入的情况下,拉长产业链,增大附加值,使渔业发展产生质的飞跃,这将是山西渔业今后继续发展的一大亮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