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古迹安居平湖
2011-05-18
本刊记者/陈 文
2010年10月26日,三峡工程试验性蓄水成功蓄至海拔175米。三峡大坝之上,延绵形成了长约600多km的河道型水库。当我们乘船巡行在三峡水库之中,引起集体关注的不仅是那些上插云霄、下接江水的峡江峰峦,还有一系列知名的人文古迹。它们分别被整体搬迁、就地保护、复建新址,依偎着湖水,呈现出新的容貌,让人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三峡的时空辗转,领悟出什么叫沧海桑田。
夔门夜航 摄影/ 魏启扬
三峡工程蓄水到达海拔175米 摄影/王敏
屈原东迁凤凰山
凤凰山,原本是坝上库首第一县——湖北省秭归县新县城东郊的一座普通山峦。1998年,秭归县城从长江上游的归州老城迁徙到茅坪镇,紧靠茅坪镇的凤凰山刹时热闹了起来。秭归县城的居民从城中散步出来,多走几步就来到山麓,再沿着山缘步行,三面正对长江。更重要的是,从凤凰山头向东望去,平湖之边就是举世闻名的三峡大坝。
从那时起,凤凰山开始承载着一个重大的使命:秭归县著名的三峡名胜——屈原祠将整体搬迁复建于此。秭归是伟大诗人屈原的故土,屈原祠迁到凤凰山,将与三峡工程相毗邻。
秭归县志记载,屈原祠始建于唐元和十五年(820年),最初的地址在归州城东约5km处的屈原沱。北宋时,屈原祠改名为清烈公祠。在元、明、清时期,屈原祠屡圮屡修。20世纪70年代,因长江上要建设第一座大坝——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长江江水将淹至屈原祠位置,它被迁到距离归州约3km处的向家坪重建。
2003年6月,三峡工程如期实现二期蓄水。三峡大坝前,水位逐渐抬高到海拔139米。
根据工期安排,秭归县的地面文物江渎庙等首先得以复建于凤凰山头。这些人文古迹原先是伫立在西陵峡青滩镇桂林村一带,三峡工程二期蓄水首先将原址淹没。而根据长江水利委员会的测量,海拔175米的水位线刚好与屈原祠山门内庭院中的台阶平齐。屈原铜像矗立在祠院的中央,屈大夫颔首沉思,举步欲行。
2008年6月,三峡工程四期蓄水清库紧锣密鼓进行。屈原祠是秭归县清库工作的重点内容。山门开始拆除,屈原铜像因为居于海拔175米之上,暂时得以保留。
当年度,三峡工程试验性蓄水到达海拔172.3米。屈原无恙,凤凰山的建设如火如荼。
屈原祠与三峡大坝遥遥相望 摄影/王洪
上:老屈原祠全貌 摄影/魏启扬
下:新屈原祠山门 摄影/王敏
根据规划,新的屈原祠总占地面积约2万多平方米,总投资约5000多万元人民币。全祠主体建筑依然采用木石结构,山门、前殿、大殿、偏殿及屈原墓等是主体构成,这当中屈原铜像、屈原墓、名人石刻、山门等均从归州旧址搬迁而来。
2010年6月16日,中国传统的端午节。新屈原祠正式对外宣布:全面落成并对社会开放。
过端午,吃粽子,思屈原。秭归县的群众有了3天的免费参观时间,前往新祠拜谒屈原的人们络绎不绝。
“新屈原祠规模更大,层次更丰富,气势更雄伟了!”74岁的秭归居民王敏如此感叹。王敏是土生土长的秭归人氏,在归州老县城生活了半个多世纪。他亲眼看着2002年4月老秭归县城被爆破拆除,又亲眼目睹新屈原祠如凤凰涅磐,在平湖岸边的山上重生。
“现在不同的是,屈原铜像迁到凤凰山,进入了室内。我每次都看见好多人与屈原合影,现在的参观人数大大地超过了以前……”老人在仔细思考新祠与旧祠的不同。
11月11日,三峡大坝前凤凰山水位依然稳定在海拔175米。江面上,氤氲迷蒙。屈原依然在沉思着,诗人可能没想到2200多年后,他的故乡的江水中横亘着一座拥有多项世界之最的水电大坝。这座坝促动了移民,也改变着三峡。
大昌新镇全貌 摄影/陈池春
大昌古城如昔
三峡重庆库区最东边的巫山县有一个大昌镇,它座落在长江支流的大宁河畔,始建于晋代,有着1700多年的历史,这在三峡库区首屈一指。大昌镇里的古城部分保护完好,在三峡蓄水前系著名的地面文物重点保护对象之一。
大昌古城的原址在小三峡上游约10km处的大宁河左岸。古城的东门、西门、南门沧桑古朴,北门荒芜。古城的东西向主街道名曰人民街,长约350米,南北向主街解放街长约200米,街道旁密布着明清时代建造的江南风格民居,人丁兴旺,四世同堂。
商周时期,大昌为巴国属地,人们称它为泰昌,意指这一片土地适宜人类繁衍居住,安宁富裕。后周时期,泰昌之名开始改为大昌。后来,到了清代康熙年间,大昌废县制而并入巫山县,成为一方重镇。建国后,大昌因地理条件优越,一直是大宁河上游连接巫溪县的重要水码头,因历史悠久、建筑独特而闻名峡江。2000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通过对大昌古镇深入的考古研究,初步推断出:大昌古镇可能是活跃于三峡流域的神秘巴人的都城。
“四门可通话,一灯照全城”,现代人如此形容大昌古城的“袖珍”。
“大宁大昌,不思家乡”这是一句在三峡上下广泛流传的民谣,它揭示出大宁河哺育出大昌这般富饶宜居的旺地,也隐藏着大昌人地相扶、令人安逸的玄机。
大昌古城海拔约141米。根据测算,三峡三期水位海拔156米将全部淹没大昌古城。在此水位蓄起之前,大昌镇开始了分批移民,最远的迁到了广东,重新安置新家。
2003年起,新的大昌镇在距离旧址8km外的大宁河下游西包岭大昌湖旁全面动工开始复建。新的大昌镇分作居民生活区、古城旅游区两大部分,城池街道规划井然有序,百姓生活空间骤然扩大,很多了些便利与恬然。
2006年10月,大昌古城原址全部没入了水下。
2007年5月1日,新建的大昌全面落成。
大昌新的古城按照“一比一”的尺寸原样复建,东南西北四个城门全部还原。漫步城中,满眼皆是青砖黛瓦、飞檐翘角,抬手触摸雕梁画栋、木质门面,感觉质感厚实,古风袭人。
温家大院是大昌古镇一宝。它始建于清代,占地320多平方米,原本座落于古城的解放街上,靠近南门。大院由门厅、正厅、后厅三部分组成,各间房屋均以掾木作为房梁屋顶,共计有12柱37架梁。在复建大昌古城时,建筑工人将它们一一编号,原样搬迁,原样复建。
大院现在的主人、温家第十代孙温光林老先生朴实忠厚。他说:“我们家的祖先曾经做过大官,当过清朝的巡抚;祖先活着时,就开始修建温家大院了……我们温家有个祖训:‘祖遗厚德,世代昌隆’,这句话一直会传下去,温家的子孙一定会光宗耀祖……”
2010年,三峡工程试验性蓄水到海拔175米,江水覆过古城,如以原来的街道相比,水面足足有十层楼高。
当我们在大昌古城漫步,发现一方铜鼎,上面镌刻着新镇纪事铭文,我将它理解为大昌人民的心声:
三羊夔纹铜尊,商代礼器经典。
丙寅大昌出土,掘宝李家河滩。
青铜血火浇铸,千年巴魂犹见。
神兽天人合一,硕口接地纳天。
三峡文化巅峰,国粹古今璀灿。
今逢三峡移民,古镇得于兴建。
甲申再鼓号角,群策群力搬迁。
何惧千辛万苦,不舍昼夜奉献。
精铸此尊永志,祈福国泰民安。
白帝城在水中央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李白书写长江三峡的绝句让我们都牢牢地记住了白帝城。
白帝城海拔约245米,修筑在三峡重庆库区奉节县的白帝山上头,包括白帝庙、杜甫西阁等建筑。它是长江三峡上游的起点,通常意义上的瞿塘峡就是以白帝城作为开端的。
2003年,三峡工程二期蓄水蓄到海拔139米时,白帝城仿佛走下了几步台阶,拉近了与江面的距离。2006年5月25日,白帝城作为明至清古建筑,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名单。当年10月,三峡工程三期蓄水到海拔156米,白帝山的巍峨气势基本上消失了,三面开始环水。
而眼前,海拔175米的江水已经让白帝山成为水中孤岛,白帝城距离行船更近,聪明的奉节人民提前在河道上建设起一架风雨廊桥,将白帝山与长江左岸通连。
白帝城虽然没有持续先前的高耸云端之姿,但是浩翰的江水将它托浮着,乍一看,恍如顺江漂来的一座孤山庙宇。不远处,彩云依旧从夔门山巅扬起,李白诗中的意境犹存。
赵贵林是奉节县知名文化人士。在他看来,蓄水后的白帝城环境变得优雅了;宽阔的江水淹没了白帝山周围原来的一些杂物,突出了白帝城这个著名的人文景观;还有夔门右岸的粉壁堂石刻,通过原样复制的方式安置在海拔175米水位线之上,内容没有减少,但是似乎少了一些原味的沧桑感。
最近,老赵还专门写了一篇名为《奉节县新县城城市文脉传承刍议》的文章,从多个角度阐释了如何保护奉节的人文古迹,如何传承自古即有的奉节“诗城”文化品牌。在这之前,中央电视台等媒体多次报道了老赵在退休后自筹建立“诗城博物馆”,竭一已之力自觉地保护奉节文化遗存的典型事迹。看来,对三峡本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共同重视;在体制之外,还有一股力量在积聚、发挥,它来自于三峡民间。
蓄水后的白帝城居于江水之中摄影/陈池春
张飞隔岸观城
重庆云阳县盘石镇龙宝村这几年变得特别热闹:三峡著名的古迹张飞庙从下游搬到了上游的长江右岸,新庙落成后参观者源源不断地从云阳长江大桥驱车而来,村民们从此拥有了一位特别的新邻居。
新的张飞庙就座落在龙宝村的狮子岩下,这个新位置距离张飞原来驻扎的飞凤山约32km。
张飞庙是三峡库区当中一个远距离整体搬迁的文物单位,其主体建筑高度在海拔130米至160米之间。云阳老百姓习惯称原来的张飞庙为“老庙”,现在的张飞庙被冠以“新”字的前缀。老张飞庙于2002年10月闭馆,经过拆迁、复建,2003年7月,新的张飞庙开馆。
为建新张飞庙,国家投入资金约4000万元。有人戏称:“张飞”的搬迁经费及规格都是很高的,张飞为了三峡工程而作了一回“移民”。
新张飞庙地面建筑7000多平方米,馆藏文物4500多件,庙内种植有127株名木古树。这都是从下游原址整体搬迁到32km外的上游的,让人不得不惊叹:这是一个特殊而成功的大迁徙。工作人员告诉我们:在老张飞庙,他们共拆除各种建筑构件13.1万件,庙内木刻193件,还有石(碑)刻178件……
步入新张飞庙,正殿、旁殿、结义楼、助风阁、杜鹃亭系主要建筑,著名的桃园三结义群雕还原了当年刘备、关羽、张飞三人义结兄弟的英勇故事。义,忠,勇,这全是张飞的特质。
历代无数的文人墨客曾在张飞庙中挥毫写诗,唱词留联,令张飞庙“张祠金石,甲于蜀东”,“江人文藻,称胜地矣”。
“云安有杜鹃”,这是杜甫在云阳游走时所书的诗句,诗人对云阳张飞庙也示倚重。登上庙中高亭,可眺望大江东去,对岸即是高楼林立的云阳新城。
1879年,英国商人阿奇波德·立德曾经长江三峡前往重庆途中游览了张飞庙,他在自己的游记著作《扁舟过三峡》中用白描式的话语赞誉张飞庙:“庙宇建筑十分坚固,维修精良,装饰华丽,三间大殿和一个两层的亭子顺着临河一面延伸排列。庙的一侧有一道美丽的石桥,从桥往上看,只见一条瀑布从一个陡峭的窄谷中飞奔而下。这是我所见过的最完美的一幅东方美景。”
新张飞庙外的山岩间,散布着若干民居。我们再没有看到飞凤山那般茂密的森林和立德眼中的飞瀑。不过,新张飞庙与旧庙相比,始终未变的是一贯的文脉与鼎盛的香火……
张飞庙内,张将军“力扶汉鼎”,威风凛凛。 摄影/陈文
蓄水前的石宝寨 摄影/魏启扬
蓄水后的石宝寨 摄影/魏启扬
石宝寨变水寨
“那条老街早已不见了,看啊,山门还是原样……山寨全部被水包围了,更加奇特……”
时速25km的小快艇近距离地从重庆忠县石宝寨水域滑过。甲板上,挤着翘首以待多时的旅行者。他们当中多数人游历过石宝寨,但是如此高的水位条件下,观看这座有着“世界八大建筑奇迹”之美誉的石宝寨新貌尚是首次。
石宝寨原本是一个山寨。三峡蓄水前,人站在船头打量:那是一方临江屹立、从岸边拔地而起的巨石,如一面孤山,而寨子就建在山间,从山脚贯穿到山顶。相传,这山为女娲补天时遗留人间的一尊五彩石,人们称它为“石宝”,意为石头中的宝贝。而有人细细观察后认为,这面孤山的形状就像一块玉印,于是忠县百姓又叫它“玉印山”。清代乾隆年间,玉印山顶修建起一座寺庙,烧香的人们原来只能靠攀着铁索爬上去以表虔诚。到了嘉庆年间,能工巧匠们开始琢磨着如何取代铁索,而通过修造阁楼供善男信女们登却山顶。此后,经过数年光阴,一座九层高的阁楼悄然成形。
石宝寨至少创下了两项中国纪录,一是我国现存体积最高、二是层数最多的穿斗式木结构建筑,石宝寨也因此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如此珍贵的三峡名胜如何保护?经过慎重的讨论与选择,专家们最后确定了“就地保护,护坡加仰墙”的方案,总投资约1亿元。2005年,石宝寨保护工程开始施工;2009年,玉印山山脚下已经修造起一圈长约800米的白色堤坎,石宝寨被严密地保护起来,宛如一座精致的建筑被置放到一个巨大的椭圆形石盆当中。
而此时,海拔175米的长江江水被仰墙阻挡在寨门之外,石宝寨纹然不动,依然奇绝。
我猛地忆起:在2003年三峡二期蓄水前夕,我们进入山寨时,长江水利委员会测定的海拔175米水位线正好就在寨内前厅的台阶处。那时候的长江江面,距离石宝寨的山门还有五六层楼高。7年之后,一切都已改变。
石宝寨前的这一片水域,面积约为120亩。寨的东侧,架起了一座天桥,沟通了寨子与石宝镇。镇里的人们也爱到江边看水,他们议论着:今年试验性蓄水到海拔175米之前,石宝寨前的水位比现在大约低三四十米,这玉印山,看着就是一座半岛;而现在,整座山与寨子全部被水包围了,感觉它们就像是一座水中盆景……
天气更加晴朗。镇上的人们划着小船,绕着玉印山彻头彻尾地观赏着寨子。有了水,改变了通往石宝寨的交通,还漾出了几许生气。水亲石宝,真的那么美。
上:正宗题刻,还原在水下博物馆中摄影/陈文
下:透过这些孔,就可观赏到白鹤梁的真迹。摄影/陈文
江中再看白鹤梁
长江是一条博大温情的河流,但也有桀傲不训的时候。
历史上,关于长江洪水暴涨的记录,令人扼腕心悬。
川江流域,现存多个关于长江汛情的实物记载;这当中,白鹤梁最为知名。
白鹤梁卧于重庆涪陵区长江南岸水边,是一道长约1600米,宽约15米的砂石梁。从自然地理上讲,白鹤梁是一道不折不扣的屏障,它使距离长江南岸100米内的江水,除洪水季节外,平时难起波浪。而从历史上讲,白鹤梁最重要的是它在长江水文上的贡献——在白鹤梁的躯体上,先后留下了中国唐、宋、元、明、清以及近代、现代1200余年水文与文化活动的史迹。资料显示:白鹤梁所记载的1200多年的枯水水文情况,自唐朝广德元年(公元763年)开始,共计有74个枯水年份的水位。它们系统地反映出长江中上游枯水年代水位演化的规律。正因为如此,白鹤梁题刻被称为“长江古代水文站”,更有方家著文称白鹤梁是“世界水文资料的宝库”。
白鹤梁与长江三峡水利建设紧密相关。建国后,我国水利专家根据白鹤梁题刻进一步研究出长江枯水水位和洪水发生的周期规律,为整个长江水利资源的开发利用,特别是为葛洲坝水利枢纽工程和三峡水利枢纽工程的正确兴建,提供了真实可信的历史依据。所以,专家们一致认为:白鹤梁题刻的水文价值具备重大的现实意义。
白鹤梁海拔约137米。2003年6月,三峡蓄水至海拔139米,白鹤梁将沉入水中。赶在这之前,经过长期会商讨论,文物部门最后采纳了中国工程院葛修润院士“无压容器”保护方案:即将白鹤梁题刻罩起来,江水经过过滤后注入壳体内,从而抵消壳体外的江水压力,保护体内外的水压达成平衡,永久地避免了白鹤梁石刻受到江水泥沙的冲刷与淤埋,达到保护的目的。而以之为主体,新建水下博物馆,可以让人们从岸上直达长江水面之下,进入廊道隔着玻璃窗近距离地观赏到这一绝世奇观。
2010年4月,投资约2亿元的涪陵白鹤梁水下博物馆经过水质清理后面向公众开馆。
整个白鹤梁保护工程,包括了“水下博物馆”、“连接交通廊道”、“水中防撞墩”和“岸上陈列馆”四大部分。
我们乘坐观光电梯进入水下承压廊道,隔着玻璃罩再次观看到白鹤梁的真容。这道神奇的天然石梁浸泡在水中,那些题刻依稀可辩,四周没有一丝声响,白鹤梁如此恬静、安然。
廊道的两侧,复制了题刻拓片,大量的图片记录了这一项备受关注的三峡文物保护工程的艰辛进程。
我们从水下“钻”了上来,回到涪陵临江道路边。“白鹤梁水下博物馆”的名匾在阳光下熠熠发光。从大坝前,到峡江中,再到重庆库区上游,这一路上重要的地面人文古迹均已重新安居。泱泱江水,淹没了一部分城池与土地,但是我们庆幸:赶住蓄水之前,保护住了三峡的文化遗存,它们与这条江河达成一种新的平衡。
江风轻拂,似有古人私语:这里延续着一段瑰丽的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