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广晶:将水电开发技术的“中国标准”推向世界访中国三峡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曹广晶
2011-05-18于翔汉
本刊记者/于翔汉
中国三峡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曹广晶
2010年11月12日,晨。
热带阳光慷慨地撒满缅甸仰光SEDONA酒店。在酒店的房间里,中国三峡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曹广晶,就中国三峡集团开拓海外清洁能源市场战略,接受本刊记者独家专访。
“积极、稳妥地拓展国际水电市场,是中国三峡集团战略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顺利完成三峡工程建设之后,中国三峡集团在战略上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开宗明义,曹广晶的语气充满了自信与坚定。
就在2010年11月10日下午,由中国三峡集团牵头,携手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及中国南方电网公司组成的中方联合体,在缅甸首都内比都,与缅甸电力一部水电规划司、泰国EGATI、缅甸IGOEC,签署当今东南亚最大水电开发项目“萨尔温江孟东水电项目合作谅解备忘录”。由此,中国三峡集团筹划两年的开发缅甸孟东水电项目,正式进入预可研阶段。
用曹广晶的话说:“此举标志着中国三峡集团‘走出去’战略,又迈出重要一步。”
中国三峡集团宜昌总部办公楼 摄影/黄正平
“技术、设计、经济飞跃性的提高,使中国三峡集团具备了‘走出去’的实力和能力。”
“中国三峡集团在顺利完成三峡工程建设后,在长江上游又陆续建设了一批世界级的水电工程。经过18年的艰苦奋斗,不论从装机总量、坝型高度、综合技术难度,还是从设计水平、经济实力来看,中国三峡集团都有了飞跃性的提高。毫不夸张地说,中国三峡集团已经具备了‘走出去’的实力和能力。”谈到中国三峡集团“走出去”战略的必然性,曹广晶如是说。
2010年1月,46岁的曹广晶出任中国三峡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
这位伴随着三峡工程建设成长起来的国企领导者,在2010年初中国三峡集团工作会议上,就集团公司拓展海外水电开发市场战略,曾作如下表述:
“稳步开拓国际水电市场,是中国三峡集团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要根据国家实施‘走出去’战略的总体部署,服从于国家外交布局和政府间合作框架协议,充分利用集团品牌、技术和管理方面的优势,加大对海外市场的开拓力度,进一步参与全球资源配置,拓展集团发展空间,提高集团国际水电核心竞争力。”寥寥数语,令人感受到其稳健而不失韬略的一贯风格。
因成功建设三峡工程而倍受世人瞩目的中国三峡集团,其旗下还拥有国内最大水电上市公司长江电力。到2020年,待金沙江上四座水电站建成,中国三峡集团水电总装机容量将超过6000万千瓦。届时,在国内水电领域,中国三峡集团稳坐龙头。
“中国三峡集团就是要做大水电,打造世界一流的清洁能源集团。”中国三峡集团能否成功转型成为世界一流的清洁能源集团,与中国三峡集团能否成功稳步进军海外水电市场密切相关。显然,曹广晶的目光早已瞄向海外水电开发市场。
2010年5月,中国三峡集团第一个EPC海外项目——马来西亚沐若水电工程实现大江截流。
2010年8月,中国三峡集团投资建设的老挝南水电站两台机组正式投入商业运行。作为中国三峡集团首个投产的海外项目,老挝南水项目虽说只有10万千瓦的装机容量,却通过BOT开发模式,为中国三峡集团带来25年的运营权。
2010年11月上旬,由中国三峡集团牵头,携手中国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及中国南方电网公司组成的中方联合体,与缅甸电力一部水电规划司、泰国EGATI、缅甸IGOEC,签署当今东南亚最大水电开发项目“萨尔温江孟东水电项目合作谅解备忘录”。
2010年11月下旬,中国三峡集团与俄罗斯水电集团在北京签署了合作协议。
谈到中国三峡集团海外业务,曹广晶充满自信:“中国三峡集团确立了在‘十二五’期间大力发展海外业务、建
立国际清洁能源集团的发展目标。近年来,中国三峡集团已在国际水电工程咨询、EPC、BOT等领域获得进展。目前,正积极推进水电业务‘走出去’战略。中国三峡集团将充分利用三峡品牌、水电开发和运营技术、管理优势,逐步建立‘咨询、规划设计、投资、建设、运营’一体化的业务体系。”
马来西亚沐若水电工程施工现场 摄影/黄正平
马来西亚沐若水电工程建设场景 摄影/黄正平
2010年5月,马来西亚沐若水电工程实现大江截流。 摄影/黄正平
稳健而积极,中国三峡集团开启海外水电开发市场的脚步清晰、坚实。
“我们拥有三峡工程的品牌优势。在三峡,我们拥有毋庸置疑的当今世界水电业最大、最难、最典型的案例。毫无疑问,三峡工程的影响力不可替代。”
中国参与国际水电开发历史由来已久。早在上世纪80年代,中国水电企业便开始了自主走向国际水电开发市场;90年代中后期,则加快了开拓国际水电开发市场的步伐。不过,那时的中国电力企业,大多以工程承包商的角色参与其中,主要是出口劳务,赚取外汇,只参与建设,不参与投资。
曹广晶说:“现在,今非昔比。如今,中国的电力企业可以做到以新的面貌和姿态出现,现在要走的是技术扩散、标准输出、投资扩张的路线。中国三峡集团通过建设以三峡为标志的大型水电工程,在水电开发领域,已经走在世界的前列,积累了强大的实力,具备了全方位走出去的能力。”
拓展海外业务,是中国三峡集团“走出去”战略的核心内容。其目标是:将来海外业务所带来的利润,要占到集团利润总额的三分之一。
然而,在通往海外水电开发市场上的道路上,中国三峡集团并不是独家前行。且不说日本、韩国等同行早已将触角伸向水电资源丰富的东南亚等发展中国家,仅国内的电力企业,就有南方电网公司、华能集团公司、中国电力投资集团公司、大唐集团公司和水利水电建设集团公司等企业,均已在东南亚、非洲等国家开展大量工作。
苏丹、埃塞俄比亚、老挝、马来西亚、缅甸、柬埔寨、越南等国,到处都活跃着中国水电企业的身影。在这场通往海外水电市场的角逐中,曹广晶认为三峡工程的品牌效应,是中国三峡集团的优势所在。
2010年11月9日,中国三峡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曹广晶(左),会见中国驻缅甸大使馆临时代办王宗颖(右),并向王宗颖等介绍三峡集团在缅甸的投资情况。 摄影/于翔汉
2010年11月10日,中国三峡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曹广晶(左)会见缅甸电力一部部长吴佐敏(中),并赠送三峡工程纪念品。 摄影/于翔汉
曹广晶说:“建设大型水电开发项目,中国三峡集团具有良好的基础和条件。在国际舞台上进行水电开发,中国三峡集团优势明显。”
谈到中国三峡集团的优势,这位21岁大学毕业便参与三峡工程建设,具有河海大学水利水电工程专业硕士、天津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学位的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如数家珍:
“经过三峡工程18年建设,中国三峡集团通过科技创新,克服了一系列世界级水电技术难题,形成了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水电科技创新成果和核心关键技术;积累了丰富的施工、管理经验,锻炼了一支优秀的水电建设管理队伍,具备了组织和管理大型水电工程、融资和资本运作、生产运营和市场营销以及梯级水利枢纽统一调度的能力,形成了水电开发核心竞争力,在世界范围树立了‘三峡水电’的品牌。”
除此之外,中国三峡集团充裕的现金流,为其“三峡水电”品牌再增亮色。
曹广晶表示:“中国三峡集团和上市公司之间有良好的协同发展关系,电站投产后,就可以把资产注入上市公司。这个模式非常好。”
曹广晶说:“拥有三峡工程品牌优势的中国三峡集团,已经具备了从规划、设计到建设和运行大型水电项目完整的产业链。毋庸置疑,三峡工程是集团拥有的当今世界水电业最大、最难、最典型的案例。毫无疑问,三峡工程的影响力不可替代。”
2010年11月10日,中国三峡集团董事长、党组书记曹广晶,在与中缅泰三国签署当今东南亚最大水电开发项目“萨尔温江孟东水电项目合作谅解备忘录”签字仪式上致辞。摄影/于翔汉
“加强对境外政治、经济、社会、法律环境和财务、税收、审计制度等风险因素的评估,把各类风险控制在较低程度。”
说到中国电力企业进军东南亚国家,业内专家认为:东南亚国家水电资源丰富,但资金短缺,开发水平落后。中国电力企业选择此时进入,可谓恰逢其时。然而,东南亚国家也存在着经济、文化落后、社会不安定等不利因素。这无疑增加了投资方的风险系数。
据《21世纪经济报道》报道,大唐电力在缅甸就遭遇过独立军持武器索钱事件。政局不稳,使中国电力企业对投资东南亚、非洲更为谨慎。
对此,曹广晶认为:“在实施‘走出去’战略中,要强化风险防范。既要抓住机遇,更要重视风险防范;即要入乡随俗,更要坚持原则。循序渐进,逐步推进。要充分搞好市场论证和需求调查,加强对境外政治、经济、社会、法律环境和财务、税收、审计制度等风险因素的评估,把各类风险控制在较低程度。”
谈到如何抢抓机遇,曹广晶说:“其一,发展清洁能源,倡导低炭经济,已经成为世界潮流,可以说在世界范围内水电开发热已 经形成,相对于海外对发展水电的态度和效果,国内对水电的认识需要重新定位。水电属可再生清洁能源,这已有广泛共识。其二,因经济危机的影响,目前发达国家对外投资处于低谷期。而中国企业在过去二三十年中有了长足的进步,不仅技术上、管理上,而且经济实力也大大增强,即具备了‘走出去’的能力和实力,也顺应了第三世界国家发展经济的诉求,正所谓天时、地利、人和。”
“在机遇面前,中国企业也面临着诸多挑战。”曹广晶神色凝重,语气坚定。
“目前中国企业到境外投资,与过去到境外搞承包业务有很大不同。过去中国企业到海外搞承包业务也存在风险,但主要是花别人的钱。中方出管理,出劳务,完成承包合同,把相应的外汇挣回来。如今,中国企业到境外投资,面临的环境更为复杂,在考虑风险时,就要更为谨慎。”
“水电投资期较长,一次性投入较大,这都是不利因素。因此,我们在战略上要坚定不移,在战术上要高度重视。每走一步,都要精心评估、仔细分析。同时要尽可能把开发项目,上升到国家合作层面。有祖国作为中国企业投资海外的坚强后盾,中国企业开展工作就会更主动、更有利。”
“中国三峡集团‘走出去’战略,主要从周边国家起步。做出这样的选择,主要基于以下考虑。如果周边国家的水电市场在中国,那么,不管这个国家将来政治、经济情况如何变化,不管今后外交关系如何,只要有共同的利益,收回投资都是有保障的。这种选择,是避开风险最有效的方式。”
上:中水公司与老挝电力公司签署南耶2水电站输变电项目合作谅解备忘录。 摄影/张伟国
下:2010年8月29日,老挝南立1-2电站竣工仪式。 摄影/张伟国
曹广晶说:“在海外投资水电开发项目与在国内投资建设电站,在思维方式上的最大不同点在于,在海外投资建电站之前,我们必须与外方签订购售电协议,把电的送出方向、价格、容量等,以合同的方式确定下来,并紧紧地锁定它。此外,中国三峡集团还要与国内有实力的单位结成同盟,发挥各自长处,共同应对和规避风险,确保海外战略顺利推进。”
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水电项目的开发主要集中在东南亚和非洲。这些地区复杂多变的政治局势、社会治安和安全形势,都使得中国水电企业在海外经营风险进一步加大。
因此,业内有识之士普遍认为,中国电力企业要以创建国际性工程公司和跨国大公司的高度,加强企业自身的能力建设,特别是加强国际竞争能力的建设,包括市场营销、国际项目管理、风险防控、融资理财能力等。加强对目标国的风险分析和判断,强化政府宏观指导作用,企业紧跟国家外交战略和“走出去”战略。这样,中国企业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国际经营环境中站稳脚跟、应对挑战。
“中国三峡集团‘走出去’战略,肩负着把‘中国标准’推向世界的责任和使命。”
“中国三峡集团‘走出去’战略,肩负着把‘中国标准’推向世界的责任和使命。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视察三峡工程时说:‘三峡工程是中华民族复兴的标志性工程’。作为国内以生产清洁能源为主业的最大水电集团,中国三峡集团应该始终牢记自己的这一份责任和使命。”曹广晶言词恳切。
在世界水电开发史上,三峡工程是一个高峰,这已是不争的事实。虽然,在水电开发的很多领域,中国人已经走在世界的前面,但发达国家走出去比我们早,再加上语言优势,我们依然面临国内标准与欧美标准如何对接、如何控制或规避风险以及因思维和工作方式不同而产生的碰撞与磨合。
曹广晶说:“在水电开发领域,中国是后发国家。过去,世界水电市场基本由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经过半个世纪的论证、18年建设,中国水电人通过三峡工程做过很多探索和实践。而今,在水电开发领域的很多方面,中国人已经走在了世界水电界的前面。因此,中国水电人,特别是中国三峡集团在实施‘走出去’战略的过程中,肩负着把中国标准推向世界的责任和使命。”
“10多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成果奖,200多项成果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累计创造和使用各类专利技术700余项,其中100多项技术成果为三峡首创,化解了世界水电工程建设中未能解决的一系列难题。因为是世界第一,所以三峡工程的许多难题全世界都没有现成答案。这都是中国三峡集团的实力所在。”曹广盘点着家底。
回首中国水电发展史,旧中国水电总装机只有36万千瓦,还不足三峡工程一台机组的容量。而今,中国修建了20多座百万千瓦以上的大型水电站,数以百计的中型水电站,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大坝博物馆”。通过三峡工程,中国水电建设实现了从完全依赖国外设计到独立自主创新的跨越,并跻身世界水电工程的科研、设计、施工、制造和管理技术强国行列。
对此,业内人士评价,以中国三峡集团为代表的中国水电产业,在规划设计咨询、设备制造、工程施工等方面,已在亚洲和非洲拥有了大部分的市场份额,在南美洲的市场份额也正在迅速扩大,已经形成了从规划设计、设备出口到施工承包产业化国际经营新格局。
2004年5月,赴三峡参加“2004年水力发电国际研讨会”的国际大坝委员会主席维奥蒂和国际大坝委员会秘书长贝格瑞,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过的话,颇能代表国际水电界对中国水电技术的评价。
国际大坝委员会秘书长贝格瑞说:“三峡工程的伟大,不但表现在它的规模巨大、技术难度高等,而且更表现在它综合效益的体现。比如,在满足发电的同时,它具有重要的防洪及改善航运的作用。这是三峡工程区别于国际上其它一些大型水电站的显著特点。”
而国际大坝委员会主席维奥蒂的评价更为直接:“中国现在的筑坝技术,在一定意义上已代表了国际筑坝水平。三峡工程是世界水电开发史上的一个高峰。”
2010年,中国三峡集团向全国人民上交了两份答卷:一是三峡工程经历了建库以来最大洪峰考验,二是成功地完成三峡水库175米水位试验性蓄水。在全世界关注的目光中,这两份答卷无疑是令人满意的。
在中国三峡集团的发展战略中,海外项目仅是其中一个方面。随着三峡水电全部开发完毕,中国三峡集团必须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由此实现可持续发展。对年轻的中国三峡集团而言,这是一个必须完成的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