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教材小插图发现语文新视角
2011-05-17刘淑辉籍胜飞
刘淑辉 籍胜飞
以图助文,是不同教材编写者的初衷。实际上它已经成了中小学生了解学习语文的一个视角,也为广大中小学语文教师提供了一个寓教于图的教育新途径。
1巧用插图,学习描写人物的基本方法。如《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一文,文中对众多人物群像的描写很多,而写人又都抓住了各自的特点。这也恰恰是本文学习的重点。于是以此为出发点,让学生反复读文,标画出课文中那些有关人物描写的句子。然后,让学生再仔细关注教材插配的人物群像图。最后,采取竞赛标明的方式,让学生动手在文中插图旁标出相应的人物姓名,并说出相应的文句理论依据。没想到,这种近似游戏的学习方式,深受学生们的欢迎。从而轻松的完成了学习人物描写教学任务,获得了比单纯讲学文本要好许多倍的艺术效果。
2运用插图,变抽象为具体。如《出水火龙》一课,课文虽然将火龙出水描写得生动形象,但不能调动起学生的直观感觉,如果利用插圖配合教学,图文并茂,就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在学生大脑中形成更加鲜明的印象,这样便于学生掌握课文中心,理解课文内容。
3利用插图,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有一篇文章叫《荒岛余生》,这是节选自《鲁宾孙漂流记》中的一个片段,写的是鲁滨孙流落荒岛,坚定信念,顽强求生的内容。其中编者恰好插入了一幅关于主人公鲁滨孙独立在海边的画面。让学生先用心观察,然后试着让每一个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真实描述自己所看到的画面并进行简要赏析。结果学生的表现不仅很认真,而且还有一些是个性化的表达。例如说出了象“鲁宾孙背靠大海,脚踏岩石,手握钢枪,目视前方,炯炯目光中可见破烂衣衫下那颗勇敢、顽强的心……”等等简洁概括的好词好句。
这样的语言表达训练忠于原文,见情趣,练能力。在语言表达上的收获是显而易见的。
4借用插图,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教师要结合插图,抓住时机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如学习《趵突泉》一课时,让学生仔细观察插图,启发学生想象出小泉的样子与特点。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的想象说出小泉的样子。这样既培养了学生的想象力,也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语言表达能力。又如《小足球赛》一课,根据插图上的小守门员的样子,观众的动作、表情,神态让学生想象出紧张、激烈的足球比赛的情景。讲过这一课后,让学生依据插图续写比赛情景。这样做下来,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更激发了他们的想象能力。
5适用插图,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是臧克家写的一篇很有情感的文章。在具体学习了这篇文章的文本内容后,引导组织学生一起观看教科书前的几页彩图。
其中有一幅彩图是《红烛颂——纪念闻一多烈士》,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很快就发现闻一多先生实际年龄不大,胡子却是一大把。对此教师应补充一些说明资料:这是闻一多先生,在抗战八年当中,特意留的长胡须。他发誓,抗战不胜利我闻一多决不剃除此胡须,并且视己为一盏红烛,以此表达自己抗战到底的决心。然后又同唱闻先生的《七子之歌》。
这样就以直观互动的方式,对学生进行了一次很好的爱国主义教育。效果是意想不到的。
6联用插图,对比提高自我鉴赏能力。蒲松龄写的古文《狼》是一篇老文章。新旧版本的语文教材都配有各自的插图。发现这个契机后,在教学中让学生找来旧教材与新教材中的插图,进行针对性的观察、比较、品评。
结果仍有惊人的收获:例如 “原教材中的屠户身材瘦弱像一个教书先生,新教材中的屠户更像一个杀猪卖肉的壮汉”;另有 “原教材屠户手中之刀过于细长,是现代屠户的刀具,不好;新教材中屠户之刀宽且厚类似于今日之菜刀,更符合古代刀具样式,好。”还有 “原教材中前狼假寐,其神情狡猾可见;而新教材中的狼之神情不像假寐,到像假睡。”
多么精彩发现与解说!谁能说这样的对比训练不能提高学生的自我鉴赏能力呢?总之,关注语文课本小插图,我们会发现许多语文教学新视角。其实,中小学语文教材中的小插图,仅仅是语文教学资源的一个微小部分。而如果我们能把这些类似语文教学资源加以合理的充分利用,那么一定会使我们的语文教学开出更多更美丽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