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独立学院的人才培养
2011-05-14卜玮晶
卜玮晶
在我国,民办独立学院随着社会的发展在逐步完善,作为独立学院的教育工作者,必须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树立竞争意识,创新意识,潜心研究人才培养模式、学生的思维模式、学生的学风建设等一系列问题。本文关于独立学院人才的培养浅谈几点思考。
一、独立学院学生的基本状况分析
1.由于知识基础比较薄弱,许多学生一入学就感到学习吃力,跟不上教师课堂教学的进度,而课后又不复习,以至于越学越吃力,越拉越远。
2.由于高中时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部分学生学习兴趣不浓,缺乏拼搏向上和持之以恒的精神,使学生在面对学习中的困难时,勇气和信心不足。
3.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以自我为中心,没有集体感,个人利益至上的思想很重。而且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也使学生缺乏自我管理和自我约束的能力。甚至一切的行动均以利益为驱动,没有利益的事他们也不会去做。
4.学习成绩多元化,能力多面化。一部分学生学习很努力,学习成绩较好,个别学生学习成绩很突出,甚至可以在大四的时候顺利考上研究生;相当一部分学生就是为了学习而学习,反正我就是及格万岁;还有一部分学生我就是不学,抱着混日子的态度。一部分学生有较强的组织能力,多才多艺,一些活动搞的有声有色。许多学生思想积极要求进步,靠近党组织,其中一部分优秀者已成为共产党员。
二、准确分析和定位培养目标
鉴于对学生基本状况的分析,根据实际情况和市场人才需求,准确定位培养目标至关重要。独立学院就是要培养有自己特色的具有本科基本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强,适应市场需要的“零距离”本科应用型人才。
怎样理解具有基本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专业技能呢?具有基本的理论知识是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的理论知识能够满足理论指导实践,强化专业技能培养的需要;能为毕业后继续学习、深造打下基本的理论知识基础,基本满足终身学习的需要。所谓较强的专业技能是指学生在校期间受过系统的实践性环节教学训练,并尽量贴近实际工程。毕业时具有较强的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较强的工程意识、专业技能和应用能力,就业后能很快进入角色,胜任岗位工作。
近几年社会上出现一种现象:一线工作者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就是缺少既有较高理论又有较强实践能力和精湛操作技艺的人才,也就是既能动脑又能动手,具有独立知识结构的人才。根据这一现象和独立学院学生的基本状况构建新型的人才培养模式,就成为我们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
三、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条件
1、重视创新教学,提高教师素质。
课堂是教育的主阵地,创新教育要强调社会实践,因此,教师在课堂上的创新教学尤为重要。正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教师在课堂上的教学起到“点睛”的做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但在课堂上,教师一言堂的状况始终未得到根本扭转,过多的是教师把自己单方面的认识、理解和教参内容一股脑儿倒给学生,面面俱到,不留一点余地给学生。这样,学生的实际参与很少,充分阅读、质疑、思辨、表达的时间都被剥夺了,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钻研的兴趣与热情,都被教师滔滔不绝的讲解消磨殆尽,形成了依赖心理和思维惰性。教师能否实施创新教学是创新教育理念能否贯穿于素质教育和推动教育改革的关键。
2、探索创新途径,培养创新素质。
注重与学生情感和心灵的沟通,造就创新意识,在创新教学中教师要用“热心、耐心、恒心、细心、爱心”使学生充分感受到教学民主和师生平等,从而在实现师生知识同步、思维共振、情感共鸣的和谐气氛中,形成最佳创新环境从而最大可能地激发并生成创新意识。
正确处理教学过程中求同与存异间的关系,造就创新思维。保证学生顺利解决对他们来说是新的问题,能深刻地掌握知识,并能把这些知识广泛应用到学习新知识的过程中。教师在对学生进行认识事物发展规律的求同教育的同时,还应大力鼓励学生逆向思维,允许学生标新立异,大胆质疑,要善于激发和鼓励学生丰富的想象,因为学生只有在自由、广阔的想象空间里,思维才会更活跃,创新才会有可能。
充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自主与引导相结合,造就创新技能。教师将现代化的教育教学技术扩展整个教育教学过程中,运用现代化的教学媒体来刺激学生各种感官,激发学习的兴趣。如电视和录像能增加学生的见闻;互联网开拓了学生的知识面,增加了获取知识的渠道;电脑动画可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形象;投影仪、视频展台能增加可视性。另外,资源的共享、信息的广泛性和信息显示的多样性,教学过程的及时反馈以及多种教育媒体的综合利用,使知识结构更加清晰,提高了教育的效果,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技能。为顺应高科技发展迅速的信息经济时代,教师要彻底转换角色和方法,化主导灌输为引导挖掘,并能积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认知水平和学习规律努力为学生营造自主学习的氛围和优化自主学习的过程,从而促使学生早日成为学习的主人,且使其在有效的自主学习中练就创新技能。
3、加强专业技能培养,突出重点,抓主要矛盾。
作为某一个具体专业,专业技能包含多方面,必须抓住专业技能的核心部分,突出重点,集中力量抓好主要专业技能培养,使特长突出。在加强主要专业技能培养的同时带动专业技能的全面发展。
增加实践性环节教学学时,用更多的实践教学时间培养学生的专业技能。并且所安排的实践教学环节尽量贴近工程实际,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工程意识,获得工程训练,学到真本事,达到“零距离”适应期。就拿机械专业来说吧,首先通过到企业、工厂参观来增加学生对本专业的感官认识,其次建立实习基地架起与企业之间信息人才交流、互动的桥梁,学生通过到企业、工厂实习,体验真正的、实际的生产和加工,以此来增加实践经验。
加强各类实践性环节教学的整合,加强各课程门类之间,各种实践性环节教学之间知识的联系性、系统性、整体性,提高各实践性环节教学的效果,提高整体实践性环节教学的效果。
结合专业适当安排学生考取部分职业资格与水平证书。并把考取证书所需知识融合到正常教学计划中,以保证相关证书的考取。
(3)培养青年教师的爱岗敬业、求真务实的精神,对事业的高度责任感、使命感和爱校如家的岗位奉献精神。青年教师要以人为本,以人才培养为己任。
4、建设良好学风,保证培养目标实现
建设良好的学风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和保证。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合格人才要素很多。例如:正确的培养目标、一支高素质的师资队伍、先进的教学设备、优化的教学课程体系、严格的教学管理等缺一不可。但是这些要素必须以良好的学风作为支撑,通过学生的内因起作用。可以说良好学风是人才培养诸要素中最积极、最活跃、最具潜能的要素。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兴趣是人才培养的原动力。因此,必须加强学风建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学生的求知欲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变被动学为主动学,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才能使人才培养的诸要素达到整体优化,培养出大批的高素质的合格人才。
人才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我们必须坚持培养目标。从独立学院学生实际出发,加强过程管理,深化教学改革,动态更新教学内容(包括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使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的就是当前企业正在用的知识和技术,缩短人才培养与产业人才需求的距离。正确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强化理论指导下的实践性环节教学。重视把知识转化为能力,加强专业技能和工程实践能力的训练,培养专业技能熟练,应用能力强,特长突出,毕业后能很快胜任岗位工作的应用型人才。以优质的学生占领人才市场,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求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