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母亲跟我体验北京

2011-05-14加藤嘉一

意林 2011年9期
关键词:螺蛳块钱空气

加藤嘉一

3月初,我母亲第一次来中国,在儿子的奋斗“基地”北京度过了5天。我这个不孝顺的长子,来华已有8年,却从未请她到北京。

刚抵达北京首都机场三号航站楼,母亲就跟我说起她对北京的第一印象:“嘉一,不是说中国内地、农村依然有许多生活困难的人吗?他们温饱状况如何?你上次在日本电视台里不是说许多城市大学生就不了业吗?既然形势那么严峻,机场怎么就建得这么夸张呢?”

来北京的第二天早晨,我带母亲出去,她又表示了惊讶:“空气比我想象的好多了,本以为北京空气被污染到无法看到蓝天白云。不过,外面怎么有这么多辆车呢?堵得不得了,我以为大家都骑自行车呢。”中国朋友不要嘲笑。百闻不如一见,这是海外不少普通百姓对“中国”的基本认知,母亲的反应属于正常。

而我在北京活动基本是地铁加走路,一般不打车。母亲却跟我说:“嘉一,这里的行走成本太高了。坐地铁那么拥挤,人们都只管自己,不为周围环境思考。红绿灯也实际上没起什么作用,过马路都要卖命呢。”

另外,在吃饭问题上,母亲也有自己的“发现”。一天中午,我带她去只要我在北京每天都吃的广西柳州面粉馆。我点了一碗10块钱的螺蛳粉,加了1块钱的鸡蛋。当晚,为了让她了解在北京许多长辈在关怀我,我带她参与了一场宴会,在比较高档的饭馆里吃得很奢侈。母亲在回家路上对我说,“嘉一,咱们中午两个人吃了20块钱,刚才5个人吃了3千块钱。怎么有这么大差距呢?日本没那么便宜的,也没有那么贵的。中国的贫富差距原来比媒体报道的、我想象的严重多了呢。”

(小雨摘自《看天下》2011年第7期图/李景山)

猜你喜欢

螺蛳块钱空气
螺蛳树
8块钱还在
[呼吸的空气]Die Luft zum Atmen让我们把它推迟到明日
螺蛳粉
“1块钱的困惑”
吃完螺蛳粉,我忽然不想死了
我要买空气
那些你意想不到的神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