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史哲》的1950年代:

2011-05-14杨敏

中国新闻周刊 2011年44期
关键词:文章

杨敏

1973年,在山东省革委会的主持下,山东大学学报之一的《文史哲》在两次停刊后复刊。邮局的征订量在短时间内猛增至70万份,远超省革委会初定的一两万的印刷量。

由于许多读者坚持不肯退订,时任《文史哲》副主编的刘光裕不得不三次登门请求山东省宣传部部长林萍,终于获准印刷20万份以飨读者。

“他说不能再多了,省里没纸张了。”刘光裕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包括《文史哲》在内的9所高校学报的复刊,源于毛泽东1973年4月的一次谈话:“有些刊物为什么不能恢复?学报不要在内部搞,可以公开。”

刘光裕说,坊间流传,因为毛泽东问起《文史哲》,才有了这次谈话。

在1950年代中期的中国学界,也许有人不知道山东大学,但一定没有人不知道《文史哲》。

应时而生

1950年代初,中国的学术刊物只有学术界知名民主人士创办的《新建设》、中宣部理论宣传处主办的《学习》、中国新史学分会河南分会创办的《新史学通讯》等几家。

1951年春的一个夜晚,在青岛市龙口路40号山东大学校长华岗的家里,副校长陆侃如、历史系主任杨向奎、教师赵纪彬、孙思白等人随意地聊着天。

他们说起《山大生活》这份四开小报,都认为应该办一本大型的学术刊物。随后他们联系了历史系的童书业、赵俪生,文学系的冯沅君、萧涤非、孙昌熙等人,很快得到支持。

山东大学向来以文史见长,30年代就汇聚了如洪深、杨振声、赵太侔、闻一多、老舍、梁实秋、沈从文、游国恩、吴伯箫等一大批人文学者。50年代,山大文史学科处于黄金期,历史系甚至出现了“八马同槽”的盛况,即陈同燮、黄云眉、郑鹤声、张维华、王仲荦、赵俪生、童书业、杨向奎八位先生共同执教,为一时美谈。

1951年5月1日,《文史哲》创刊的第一次会议,在山东大学文学馆二楼西角的一间办公室进行。“繁荣学术、提倡争鸣、奖掖青年学者”成为办刊宗旨。

大家推举华岗为社长,副校长陆侃如、文学院院长吴富恒为副社长,历史系主任杨向奎为主编,编委会由历史系教师童书业、赵俪生、孙思白、卢振华和中文系教师殷焕先、孙昌熙等人组成,负责日常工作。

在编委会挂名的,还有任中文、历史、外文、马列四个系直属党支部书记的吕慧娟,不过她不参与具体编辑事务。

《文史哲》一开始为学术交流自主办刊的同人杂志,不设专职人员,由文史两系的教师兼任编辑。当时连开会的地方都没有,只能跑到历史研究所找地方开会。

第一期《文史哲》出来后,因为没有刊号,无法通过邮局或新华书店发行,编辑部只好采用最原始的办法,给全国各大学的朋友们寄杂志,请他们代售。主编杨向奎后来回忆,这种办法连累了许多朋友,他们只能自己拿钱买下杂志。

编辑部的费用由华岗、杨向奎、陆侃如等人自己掏,除了印刷等费用,还有少量稿费。“学校的老师都不给稿费,校外的稿子给少量稿费,最早是每千字三万元(即三元)。”刘光裕告诉《中国新闻周刊》。

但编辑们却热情高涨。天命之年的童书业工作起来“不舍昼夜”,为保证《文史哲》不脱稿,有一次连续工作几天几夜;中文系刘景农的脾气“迂缓”,校对最慢,但绝对正确。

“我跟杨向奎先生关系很好,他任历史系主任,又是《文史哲》主编,讲课、搞运动忙得不得了,他就随身带稿子,搞运动、开会他都在看稿子。”吕慧娟对《中国新闻周刊》说。

当时的每一期文稿,都先由杨向奎看过,再送到华岗那里终审。有时,为保证及时付印,华岗还会连夜突击改稿。

领衔史学界“五朵金花”论战

据副社长吴富恒回忆,华岗之所以创办《文史哲》,并不仅仅是为了开辟新的学术园地,他要通过《文史哲》打破旧有的、单一的学术模式,建立起一种辩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指导下的新的学术范式。

1950年4月出任山东大学校长兼党委书记的华岗1930年代曾任《新华日报》总编辑,后任中共南方局宣传部长,1945年出任国共谈判中共代表团顾问,是中共党内著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史学家。

据山大学生回忆,当时华岗定期在学校广播站前的露天阶梯广场作时事报告,系统讲解马列主义。他口才极好,理论丰富,深入浅出,有理有据。台下听讲的,从山大副校长童第周、陆侃如到普通学生,人山人海。

“学习马列主义成了山大的一种时尚,像先秦史学者童书业可背诵恩格斯的《家庭、私有制与国家的起源》、苏共编写的《联共(布)党史》‘四节二章,校园里无人不知。”刘光裕对《中国新闻周刊》回忆。

从《文史哲》第1期到第35期,华岗发表了近40篇马列理论文章,几乎每期都有。虽然他反对为学术而学术的超阶级、超政治的“纯技术主义”,但他认为,让人们接受马列主义最好的方法与途径,是自由讨论或辩论。

后来任山大社会学系主任的徐经泽,年轻时曾跟随华岗从事马列主义教学工作。他记得,有一次,华岗明确地对他说,马克思主义也不能“定于一尊”。又说,斯大林也是有错误的。这不免让徐经泽大吃了一惊。秉直较真的个性,也使华岗在后来的政治运动中饱受冲击。这是后话了。

《文史哲》一创办,就连续发起全国性的史学大讨论。如何划分中国的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的古史分期问题,是其中第一次。

1951年7月,童书业发表《中国封建制的开端及其特征》,提出中国封建社会始于西周的观点,对“战国封建论”、“魏晋封建论”等提出挑战,拉开了讨论的序幕。

古史分期问题,因其背后是如何用马列史观解释中国历史发展的问题,几乎吸引了整个史学界参与讨论。除了山东大学历史系的杨向奎、吴大琨、赵俪生等人外,郭沫若、范文澜、翦伯赞、侯外庐、何兹全、周谷城等著名学者也纷纷撰文,加入论战,论战持续至1956年仍未结束。

这场大讨论也引起了日本学界关注。据曾与历史系主任杨向奎同住一屋的山大中文系教师路遥回忆,有一天,杨急急忙忙对他说,北京来电话,让寄50本《文史哲》去,预备郭沫若赴日考察时,应日本学界之请求带去。

1951年9月,《文史哲》发表了历史系教授赵俪生的《武训当时鲁西北人民的大起义》,又拉开了一场关于农民战争史的讨论。此后,在50年代中前期,他陆续发表了《北宋末的方腊起义》《明初的唐赛儿起义》《北魏末的人民大起义》《论隋末农民大起义的几个问题》等13篇文章,被认为代表当时中国高校农民战争史研究的最高水平。赵俪生的学生、学者秦晖称,这一研究范式直到上世纪80年代仍主导该领域。

中国古史分期、农民战争史和1953年的资本主义萌芽的大讨论,与中国历代土地制度、汉民族的形成一起,史学界的这5次大讨论,被称为建国17年的“五朵金花”。其中,前3朵花均由《文史哲》领衔发起。

在华岗的主持下,《文史哲》影响力日盛。1951年,时任上海市长的陈毅在一次宴请中,盛赞《文史哲》开风气之先,各高等院校应当效仿。他称,一个综合性大学就是要做到教学与科研并重,并将成果公之于众。学者季羡林后来曾如此盛赞《文史哲》:“在上面发表一篇文章,有一登龙门之感。”

被两个“小人物”推向鼎盛

1952年,由于《文史哲》财务困难,华岗向山东省委统战部和青岛市委请求支持。上面一次性拨给2000万元(即2000元),才渡过难关。从1953年第2期开始,《文史哲》被定为山大学报之一,经费从此由学校负责。

从1952年起,《文史哲》开始设立专职编辑。第一个专职编辑葛懋春回忆,一次他和杨向奎去华岗家汇报工作,华岗提出一个编辑原则:尽量使每一期刊物上出现一个新作者。

李泽厚第一次在《文史哲》发表文章《论康有为的〈大同书〉》时,刚从北大哲学系毕业不久,是中科院哲学研究所的实习研究员。他的文章认为,《大同书》反映了康有为早期的资产阶级民主自由思想,是进步的。他与持相反观点的汤志均(后任上海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在《文史哲》上公开辩论,一举成名。他说:“后有国外朋友来信,以为我已是教授,其实我还是实习研究员。”

而李希凡第一次在《文史哲》发表文章《典型人物的创造》时,不过是山大中文系二年级学生。

1954年,26岁、大学刚毕业的李希凡与23岁的中学教师蓝翎,在《文史哲》上发表了《关于〈红楼梦简论〉及其它》,意外成为一场政治风雨的开端,也意外地将《文史哲》推向鼎盛。

在这篇文章中,李希凡将马克思主义方法引入红学研究,批判了俞平伯当年3月发表在北京《新建设》杂志上的《红楼梦简论》。他认为俞平伯“未能从现实主义的原则去探讨《红楼梦》鲜明的反封建倾向”,“离开了现实主义的批评原则,离开了明确的阶级观点”。

此文被毛泽东看到,被认为是“三十多年以来向所谓《红楼梦》研究权威作家的错误观的第一次认真的开火”。

1954年10月16日,毛泽东写下《关于〈红楼梦〉研究问题的信》,赞扬了李、蓝“两个小人物”(时任中宣部副部长的周扬以“小人物的文章”为由不同意《人民日报》转载此文),并称:“这个反对在古典文学领域毒害青年30余年的胡适派资产阶级唯心论的斗争,也许可以开展起来了。”

自此,一场批判胡适的全国性运动展开了。

运动开始时,吕慧娟正在北大进修。她记得,北大专门辟出了一间五六十平米的屋子,展出胡适的著作文稿,供师生批判。但她十分惊讶,为什么两个年轻人的文章会有如此大的影响?

事实上,早在1952年,《文史哲》就陆续发表了陆侃如《纪念五四,批判胡适》等文章,从1952年至1954年,批判胡适实用主义的文章有6篇之多。

“现在看起来,其实那篇文章不过是《文史哲》‘敢为天下先、勇于挑战权威的普通文章。”吕慧娟对《中国新闻周刊》说,“原本只是学术层面的讨论,被政治利用而已。”

从此,《文史哲》名声大噪,走向鼎盛。1955年至1956年,被作为国家代表图书,赠与苏联科学院图书馆、英国伦敦大学东方与非洲学院、日本名古屋大学文学部等。

“不想给老前辈丢脸”

1955年,“胡风反革命集团案”爆发。公安部从胡风日记里得知,华岗与胡风在1937年至1940年间互访频繁,并有通信来往。8月25日,华岗以“胡风反革命集团分子”和“向明(中共山东分局代理书记)反党集团成员”的罪名突遭逮捕,从此开始了10余年的监禁,1972年在山东监狱病逝。1980年,获彻底平反。

“华岗被捕后,山大许多著名教授纷纷离开学校。”刘光裕对《中国新闻周刊》回忆,“副校长童第周去了中科院生物研究所,杨向奎去了中科院历史研究所,吴大琨去了人大历史系,赵俪生去了兰州大学历史系。”

1958年,学术界开始了“厚今薄古”运动。

6月,《文史哲》进行整改,声明特别欢迎“结合当前政治运动”“学习研究马列主义”“深入批判资产阶级”“分析批评现代文艺作品”的文章。据统计,当年一共出版12期,其中关于“反右”斗争的文章17篇,关于思想批判的23篇。但是,仍被批判“很少配合政治运动”“为学术而学术”。

1959年1月,《文史哲》停刊。

1973年,《文史哲》复刊。原副社长吴富恒担任主编,担任副主编的刘光裕此前在山东省革委会的写作班子任职,因政治好、业务能力强被调来负责《文史哲》的复刊工作。

出于长久以来对《文史哲》的敬意,“不想给老前辈丢脸”,刘光裕希望在彼时各种条件的限制之下仍能保有一点学术气息。复刊第一期,没有转发中共十大的文章,也未刊载工农兵文章,排版上没有加黑加粗体,并在邮局征订时,附上了该期目录。

这期的征订量,达到了《文史哲》有史以来的最高:70万份。

猜你喜欢

文章
一袋干粮
写好文章开头的方法
本期文章英文摘要
文章英文摘要
文章英文摘要
文章英文摘要
文章英文摘要
写人的文章怎样才能做到细腻、感人
小排经“点化”大文章
文章英文摘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