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精灵的政治学疑问
2011-05-14康慨
康慨
然而,蓝精灵并不是第一个受到政治和性取向怀疑的动画形象
1958年10月,一群“只有三颗苹果高”的蓝色小怪物出现在了比利时漫画杂志《小淘气》上,很少有人能够预见,它们将成为这个世界上最著名的漫画形象之一,与米老鼠、大力水手和蜘蛛侠比肩而立。今年暑期强档就将公映3D电影《蓝精灵》。
蓝精灵由比利时漫画家佩尤(本名皮埃尔·屈利福尔,1928-1992)一手创造,起初流行于欧洲,而后跨过大西洋,登陆美国。美国版的电视系列动画片自1981年起,在全国广播公司播出了八季,共272集,终令小蓝人成为全球偶像。约3000种产品和服务使用了蓝精灵的标志,其中不乏大众汽车、可口可乐、麦当劳和英国石油公司等跨国品牌,小蓝人还出现于各种儿童玩具、服装、电子游戏和主题公园。远在东方的中国则在1980年代引进此剧,全国播映,风靡数年,用汉语演唱的主题曲亦大为流行:蓝精灵们“活泼又聪明……调皮又灵敏……自由自在生活在那绿色的大森林”,他们“善良勇敢相互关心……他们齐心协力开动脑筋,斗败了格格巫,他们唱歌跳舞快乐又欢欣”。
噢,这些可爱的蓝精灵,朝气蓬勃,充满了乐观主义的精神,积极向上,无忧无虑,正如“八十年代的新一辈”,生活在“希望的田野上”,与时代的主旋律无比契合。那时,谁会想到他们也有政治问题呢?
极权与种族主义的担忧
法国知识分子历来比较好事,动辄上纲上线。巴黎政治科学学院讲师安托万·比埃诺近日便拿蓝精灵开刀,写出一部专著,名为《小蓝书:对蓝精灵社会所做的政治性与批判性分析》,剖析其意识形态、经济制度、政治面貌和社会管理等诸多方面。
结论是惊人的。
书中认为,掌控蓝精灵社会的意识形态是极权主义和种族主义。小蓝人们生活在一个自力更生、自给自足、对外严密封锁、内部高度稳定的世界,食品和能源的生产与分配均由集体垄断,而国民基本上没有机会出国。在这个世界里,人人穿同样的制服,唱同一首歌,舍小家,顾大家,集体利益高于一切,个人的自主精神却极少得到回报——既使有所追求,也只是私字一闪念。人民满足于现状,充盈着远离现实的乐观情绪:今天真高兴,明天会更好。
比埃诺说,蓝精灵们个个都是“可笑的清教徒”,没有私有财产,亦无金钱概念。他们唱着昂扬奋进的蓝色歌曲,参加集体劳动,建桥筑屋,伐木修路,不自己开伙,而是上大食堂,吃大锅饭。他们只有一个无所不能、永远正确的领袖——蓝爸爸。与其他所有的白裤蓝精灵不同,蓝爸爸穿红裤,戴红帽,蓄白须,将全部权力集于己身,从形象到行为皆似独裁者,俨然是家长制和威权制的化身。“这难道不是似曾相识吗?比如某种政治上的独裁?”比埃诺写道,蓝精灵的世界正是“极权主义乌托邦的一个原型”。
不仅如此,比埃诺认为,蓝精灵们一次又一次的打黑行动,也体现出种族主义的基本特征。蓝精灵的死敌格格巫明显具有犹太背景,其形象酷似20世纪三四十年代反犹主义宣传中的犹太人。“格格巫又丑又脏,长着个鹰钩鼻子,痴迷于黄金。”他长着一头黑发,大黑眼圈,穿着黑袍,领着狗腿子“阿色列”(Azrael,汉译“阿兹猫”),处心积虑地破坏蓝精灵的幸福生活,用他们的蓝肉炼金子。
事实上,比埃诺并非第一个发现唱蓝打黑有政治问题的人。该连环漫画书的首部是黑色蓝精灵的故事:生病的蓝精灵皮肤变成了黑色,退化成了头脑简单、口齿不清的低级生物。血统纯正生死攸关,蓝蓝的社会因此面临着一朝变色的威胁。半个多世纪以来,任何一个出版商都没有胆量,敢在美国发行这一集。直到去年才有变通之举出现,出版商将原著中的小黑人涂紫,终于发行了《紫色蓝精灵》,因为目前地球上还没有紫种人存在。
也有人指出,除蓝爸爸和蓝妹妹之外的所有蓝精灵,都戴着尖顶的白帽子,令人想起臭名昭著的三K党。
另一个严重的政治问题是男权主义和同性恋嫌疑。故事中只有一个女性角色——蓝妹妹。她长着一头完美的雅利安人必备的金发,整天只知道搔首弄姿,却往往得不到感情上的回馈。在这个男性主导的社会,同志之间的友谊战胜了青少年男女精灵理当油然而生的爱情。而男精灵们一律裸露上身,穿紧身裤,一个小尾巴裸露在外,他们更喜欢与其他男精灵而不是可爱的蓝妹妹一块玩。
蓝精灵并不是第一个受到政治和性取向怀疑的动画形象。佩尤之同胞埃尔热(本名乔治·雷米,1907-1983)笔下的英国记者丁丁,亦曾被指为法西斯分子、种族主义者和同性恋。二战期间,当德军占领比利时之后,埃尔热仍然在纳粹接管后的布鲁塞尔《晚报》上继续发表《丁丁历险记》的系列漫画。而《丁丁在刚果》一书引发的种族主义指控至今不曾平息。同时,丁丁是个彻底的单身汉,没有任何家庭背景,也从未谈过恋爱。从外形上看,他更像一个娇弱的男童,而不是走南闯北的男人。而丁丁最亲密的战友阿道克,却是一个充满阳刚气概的大胡子船长。
好莱坞版本远离政治
也许围绕着这些动画人物的种种怀疑和指责都是吹毛求疵,正像有人曾经说孙悟空深深爱着唐憎、福尔摩斯对华生大夫柔情似水一样,过度的解读往往被视为多此一举,而且有可能导向另一种政治上的不正确:同性恋团体或会反唇相讥,指出此种论调实际上反映着可憎而危险的同性恋恐惧症。
相较其欧洲同行,美国的漫画生产商历来在这些问题上谨小慎微:米老鼠很早就有了女朋友明妮,唐纳德叔叔更不是吃素的鸭子,超人、绿巨人和蜘蛛侠即使炼成了金刚不坏之躯,也总是对肉身时代的女友一往情深。
市场至上的好莱坞是最讲政治的,讲政治的秘诀就是远离政治,不给任何团体以抗议的口实。当同性恋问题尚为洪水猛兽时,他们极力压制此类题材,一旦世风大变,便努力逢迎,同性恋大片如今已屡见不鲜。更有甚者,为了达到更广泛的代表性,在当今的影视作品中,同性之情不仅不再遮遮掩掩,甚至到了本来没有必要出现、无需挑明或根本用不着强调的地方。《哈利·波特》的作者J·K·罗琳已经明确指出,魔法学校的白胡子老校长邓不利多实为同性恋。某些聪明的制片人干脆将同性恋作为噱头加以运用。英国广播公司去年开始播出的电视系列剧《歇洛克》,便百般暗示福尔摩斯和华生的断袖之谊,观众反响却出奇的热烈。即将在今年9月公映的英国电影《锅匠、裁缝、士兵、间谍 》,亦将约翰·勒卡雷原著中极为隐讳甚至根本不存在的同性恋情大大地加以发挥。
可爱的蓝精灵本来是非常无害的。2008年,蓝精灵诞生50周年,布鲁塞尔、巴黎和柏林举办了热烈而隆重的庆祝活动,全世界售出了3亿个塑胶蓝精灵玩具,联合国儿童基金会亦对此大力支持。当比埃诺的观点公之于众时,他受到了蓝精灵迷们的强烈抗议。众多蓝迷宣称,自己纯真的心灵和美好的记忆受到了伤害。比埃诺因此被称作“碎梦汉”、妄想狂、蠢货和骗子大坏蛋。但他辩称:“举凡大众文艺作品,无论它们看上去多么纯真,都有很多东西观照着我们的社会。”
电影版《蓝精灵》没有深入小蓝人们的乌托邦,而是让他们穿过时空隧道,来到了纽约,在人类的世界引发了一场不大不小、最终皆大欢喜的骚乱。这故事实在老掉牙且庸俗不堪,但好莱坞瞄准的是天真烂漫的小朋友,他们难以也不该为那些离奇的政治问题所左右。所以我们先暂时让政治的归政治,娱乐的归娱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