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人力车的认识种种

2011-05-14孙玉祥

杂文选刊 2011年8期
关键词:苦力黄包车车夫

孙玉祥

人力车也叫黄包车,过去也有人将其称作“洋车”,因其大约起兴于日本。有说为了引人注目方便招揽生意,车身为黄色,故得名,最早出现于清末。民国初年的黄包车,成为大城市中主要的交通工具。解放之后,大量黄包车被更加省力、方便、快捷的三轮车取代,上世纪五十年代于京城消失。后来也有人将三轮车习惯性地称作“黄包车”。这种车因为是用人来拉的,一个坐在上面万物皆备于我地神情悠然,而另一个却在下面气喘如牛地狂奔,社会的等级、人间的不平在这一上一下一坐一跑中,显得格外分明,也因此历来做这人力车的文章也就不绝如缕。

先看看鲁迅吧,1913年2月8日,鲁迅在日记中即祭悼:“上午赴部,车夫误蹠地上所置橡皮水管,有似巡警者及常服者三数人,突来乱击之,季世人性都如野狗,可叹!”可见,当时的人力车夫地位低下人身毫无保障。不过,此时的鲁迅对这一事件的关注点还是在“如野狗”的“人性”上,对身处弱势的人力车夫着墨不多。六年之后,鲁迅就给我们写出了现在大家都知之甚熟的《一件小事》了。故事很简单,鲁迅在大冬天搭车赶路,途中擦到一位老妇的衣服,她应声倒地,鲁迅劝车夫不要多事,继续赶路。车夫却毫不理会,搀她走向附近的巡警分驻所。鲁迅顿觉这个“满身灰尘的背影”,“刹时高大了,而且愈走愈大,须仰视才见”。在这里,鲁迅将车夫的社会地位之低与人格之高,做了鲜明对比,使得一上一下一坐一跑的两个角色在人格上有了完全的颠倒。这么写,当然与当年的“劳工神圣”和知识分子的原罪意识有关。

真正从人力车夫自身生活的悲惨着笔的是新文化运动的另一巨擘胡适,他发表于1918年1月15日出版的《新青年》第4卷第1号上的《人力车夫》有这样一个题记:“警察法令,十八岁以下,五十岁以上,皆不得为人力车夫。”诗的正文这么写道:“车子!车子!车来如飞。客看车夫,忽然心中酸悲。客问车夫:‘今年几岁?拉车拉了多少时?车夫答客:‘今年十六,拉过三年车了,你老别多疑。客告车夫:‘你年纪太小,我不能坐你车,我坐你车,我心中惨凄。车夫告客:‘我半日没有生意,又寒又饥,你老的好心肠,饱不了我的饿肚皮,我年纪小拉车,警察还不管,你老又是谁?客人点头上车,说:‘拉到内务部西。”同情车夫辛苦年纪小的人道主义跟车夫需要填饱的肚子相比,的确只能等而下之,客人也只好照坐不误,“拉到内务部西”了。

不过,无论是鲁迅的赞扬人力车夫品格,还是胡适的关注人力车夫境遇,都是知识分子的自我认识和自我反省,没有谁硬压住脖子要他们这么认识这么反省。这事儿到了解放后,可就不这么简单了。

杂文家牧惠在其《离家第一课》(收入《耍水·耍枪·耍笔》一书)写他离开老家去广州中山大学上学,在西壕口码头上岸后:“按照事先联系好的落脚点,我们坐上了在那里等待着客人的黄包车。说:‘豪贤路!没有料到的是,黄包车没走几步,迎面飞来一块砖头。它越过我的上空,落到马路另一头。惊愣之后发觉,那是两个苦力工人用砖头打架斗殴。”跟鲁迅与胡适比起来,牧惠对笔下的人力车夫只做了客观描写,看不到那么多的品格发掘或境遇描写。可就这么一篇泛泛之作,到了史无前例的文化大革命,居然给作者带来意想不到的麻烦——“这篇文章的剪报居然不幸被保存下来,在文化大革命的年头,我因此被造反派定为犯下两桩罪行:坐黄包车把黄包车夫当畜生使,属剥削;到广州后第一印象就是苦力打架并见诸文字,丑化劳动人民。”牧惠于是愤怒道:“不坐黄包车,我那时有资格打的吗?有当大官、大款的亲戚驾私家车来接我吗?要不,我人生地不熟,挑着行李满世界找那条不知在哪个方向的豪贤路?苦力打架不能写,苦力被特务雇来殴打反饥饿、反内战、反迫害的游行学生这个事实,能写吗?”当然,这也是他事后的愤怒,在当时,“我无权申辩”。

的确,鲁迅和胡适当年可以自由认识自由反思的人力车夫,到了牧惠年代,已经没有这种自由了,牧惠也就只能被别人按住头照别人的意识形态去认识“理解”接受人力车夫。

现在,据说在北京又恢复了人力车,不知今天的知识分子们又是怎么去认识这一现象的?是像鲁迅、胡适?还是像牧惠?

猜你喜欢

苦力黄包车车夫
“背篼”生存处境微探
我为工作狂
晏子的车夫
拉黄包车
从《满韩漫游》“苦力”形象转变看夏目漱石的中国观
印度:黄包车也要装GPS
人力车夫
黄包车夫
黄包车,北京味儿
藏在心里的三匹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