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倾听荒漠的声音

2011-05-14迩半坡

读者·校园版 2011年16期
关键词:学术学院学生

迩半坡

2011年4月,南京市的高中生万欣考上了美国深泉学院,成为媒体的头条新闻。

在美国,还有比哈佛更难考的学校?来自美国权威的《普林斯顿评论》的数据显示,有一所默默无闻的学院在招考新生时更加苛刻,它正是少有人知的美国深泉学院。

这所大学十分神秘,几乎与世隔绝,自创办至今已近百年,一直特立独行。

它坐落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东边的沙漠深处,被称为“世界优秀学生的乌托邦”。目前全校师生加起来还不足40人,学制只有两年,每年招收不超过15名学生,且是名副其实的男校,女生禁止入内,牛仔式的校园生活是它的最大特色。学院创办者是一个名叫卢西恩·卢修斯·纳恩的美国电力大亨,1917年学院初建时,就定下了影响至今的六字校训:劳动、学术、自治。

第一是劳动。整座学院位于山谷中,如同世外桃源,自给自足,一切运作都要靠所有学生和老师的劳动来维持。第二是学术。援引学院网站上的解释:“在这里,过量的工作是一种特权,我们不会轻易地发放。”这所学校的学术声誉也毫不逊色,平均每年都有学生获得美国国家级学术奖。第三是自治,即学生对学校的高度自治,包括老师的聘用与招生都由学生们负责。学校每年都会讨论要不要招女生,结果到目前为止,都还没有最终确定下来。

对于南京的万欣而言,这将是生命中的奇妙之旅。

2011年1月,为参加面试,南京考生万欣由上海起程,12小时后飞抵美国,再向深山和大漠深处继续进发,从洛杉矶向北驱车5小时,转乘大巴3小时抵达大山脚下,最后坐上学院专车,翻越海拔2000多米的高山,到达茫茫沙漠深处的深泉学院。这里距离最近的小城镇也有30多英里(约等于48.28千米)。一路耗费了36个小时,兴奋的万欣没有合过眼。

面试时,一张偌大的长方桌摆在一间很大的教室里,15名“面试官”围坐在桌子的三面,其中3名是老师,其余都是在校生——能否被学院录取,在校生更具有发言权。

面试并不太难,答辩如同儿戏般轻松愉快,加之万欣英文不错,“考官们”都很满意。

接下来,4天的体验生活开始,内容就是生活:种地、喂牛、做饭……除了盖房子,什么都得体验一番。这正是这所学院的特别之处,因为有可能在某个冬天的凌晨4点,校长会不期然地敲响学生宿舍的门,大声宣布:“牛奶场被淹了,快去帮忙!”

学院极少招收国际生,一旦被录取,可享有全额助学金,省下每年大约5万美金的学费和生活费,其代价是每个星期必须要干完20个小时的体力活。不经允许,学生绝不得离开校园,严禁接触酒精,不提倡看电视,电话和互联网经常由于恶劣天气而中断,报纸则通过邮局寄过来,通常都要晚两天才能看到。

据说在2006年,一位来自中国苏州的男生曾体验过这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教育。

万欣接到被录取的消息,自然欣喜若狂,他将在一个上千公顷的大学校园里,与世隔绝地耕种和放牧两年。

学院创始人纳恩曾说:“沙漠有着深邃的性格,它有一种声音需要仔细倾听。先生们,为了什么,你们才来到这旷野?不是为了传统的学术训练,亦不是为了田园牧歌般的生活,不是为了在商业中成功,或是在职业的道路上追求个人的利益——你们来,是为了准备好用你们的生命去服务。拥有过人的能力和高贵的信念是我对你们的期望。”

就是这所学院,成为美国高等教育实验的成功典范。近80%的毕业生离开它后,直接转学到哈佛、耶鲁、哥伦比亚和牛津大学等名校读大三,超过半数的学生最终取得博士学位。在职业道路上,这里的学生很少选择为赚钱而赚钱,超过40%的学生成为律师、医生或是教授。

从荒漠深处走出的学生们牢记着校旨:真正的伟人,能在浮躁和喧嚣的物质世界中静心倾听“荒漠的声音”。

(肖成美摘自《中国青年》2011年第11期)

猜你喜欢

学术学院学生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海盗学院(12)
海盗学院(7)
西行学院
聪明的学生等
董进霞 治的是学术 过的是生活
梳理学术渊源 审视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