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榕通社”:一个人的通讯社

2011-05-13曾鸣

博客天下 2011年9期
关键词:新闻部半岛利比亚

曾鸣 等

提问某网友:“你怎么对现在的利比亚局势了如指掌?”

答:“‘榕通社里都有。”

在新浪微博和腾讯微博上,从年初的埃及骚乱到正在进行的利比亚军事行动,标有“榕通社快讯”的消息无数次被转载,网友称这是他们“获取信息最快的途径之一”。

但“榕通社”并非正式通讯社。在当下的中国,官方通讯社只有两家—新华社和中国新闻社。“榕通社”是一个自媒体,名字源自它的拥有者、著名网友“老榕”。

在“榕通社”走红前,也曾有多个因报道重大新闻事件而引起关注的个人微博。诸如播报舟曲泥石流事件的“Kayne”王凯,曾有媒体称他一个人就像一个“通讯社”。而最终以“社”来冠名的第一人是老榕。

“老榕”是谁?他是如何获取利比亚战局的最新信息的?带着这些疑问,记者见到了这位49岁的网络名人。

“你每天大概会发多少条微博?”“不一定。微博这种东西特别适合像我这样的人。你好像一天到晚都看到我在发,其实对我来说用的都是时间碎片。这次很巧的是有时差—中国跟利比亚差7小时,跟埃及差6小时。等于说,我吃完晚饭没事干的时候他们开始播午间新闻,睡觉前赶上晚间新闻。”

“你一般什么时间睡觉?”“凌晨一两点钟。”

“那有没有错过战况?”“我发现联军喜欢夜袭,最厉害的打击大多发生在北京时间的上午。我一般是一两点钟睡觉,早上六七点钟起来。中午吃完饭后可能会稍微歇一会儿,这个时间跟阿拉伯那边的时间还正好能对得上。”

“做这个事情,会有压力吗?

‘联合国新闻部都联系你了。”

“压力就不太好说了。谈到‘联合国新闻部,是自己找来的,很客气,说在你的微博上经常看到报道联合国的事云云,我一听挺感动。联合国的宣传机构很重视运用微博和普通民众联系,这值得学习。”

“你的‘榕通社需要什么条件?”“其实就我一个业余人士,设备就一台笔记本电脑,外带一个3G上网卡。”

这就是老榕“榕通社”的全部家当:一台电脑和一个3G的上网卡。再拉一个凑数的话,就是一口“锅”。“锅”是用来收看半岛电视台的—这是他获取利比亚战况信息的主要来源。

因为有了“锅”,老榕家能收到30多个境外台。但是跑来跑去的,不可能上哪都背着这口锅吧。出门时,他会把电视信号传到服务器,而这个服务器只有他一个人能访问,这样在任何地方都可以看半岛电视台了。老榕也笑称,家里能看到这些电视台,是完全合法的,不是自己偷偷装“锅”的。

除了这些必须的硬件设备,“榕通社”的走红还有赖于老榕本身的“软件设施”。话说老榕一直是行走在互联网风口浪尖上的人物,从电子商务到博客、微博,他个个“玩得转”。

1962年,原名为王峻涛的老榕出生于福建福州。1978年,年仅16岁的他越级考入哈尔滨工业大学计算机科学系软件专业,成为中国最早一批接触计算机的人。

1997年,老榕“一帖”成名。11月2日,他在四通利方(新浪前身)体育沙龙上以“老榕”之名发表了一篇帖子—《大连金州不相信眼泪》,描述了他9岁的儿子是如何热爱中国足球队的。文中没有渲染,只是记录,而在大连金州现场观看

“中国足球队与卡塔尔足球队”的对决过程及前后反应,是文中最经典的部分。这篇“日记”成了全球点击量最高的帖子之一,同时也成为纸媒从网络平台上转载得最多的一篇文章。“上个世纪的经典”,这是受众对该帖的评价。很多媒体人则认为,那是新媒体的第一次亮相—这篇帖子及它带来的轰动反映出,网络似乎也是个不错的媒介。“老榕”当了一次网络红人。之所以取名老榕,因为家门前的一棵榕树。

1999年3月,老榕带领的8848上网,同年5月正式对外发布,在半年内营业额从40万元扩增到1250元,并燃起了1999年电子商务的热浪。业界也赋予他“中国电子商务第一人”的称号。

2003年,当中国刮起博客风时,这位互联网界的元老人物也在博客上开始写日记。笔名没换,老榕在互联网上人气依旧。时过境迁,他现在已是新浪博客的“元老博主”—开博5年以上的人才能获得这个称号。

而微博的兴起,令“网络底子深厚”的老榕携自媒体“榕通社”再次走红。“我学过英语,另外也会阿拉伯语。”老榕说。之所以将半岛电视台作为主要信息来源,语言优势是一个方面;另外,老榕认为半岛电视台的基地在卡塔尔,是个阿拉伯国家,对阿拉伯、穆斯林的文化会比较了解。这一段发生的事,如果对阿拉伯、穆斯林文化不太了解的话,就不一定能看得懂、了解他们在干什么。而且,半岛电视台跟利比亚语言相通,跟当地文化的隔阂也少一些。他们总是能够获得最快的材料。

登录“@老榕”,不时也可以看到一些“广告”—老榕推介的自己网站上的商品。这又引发了针对“榕通社”的“动机论”。

“‘榕通社并未给我带来直接的收益,反而是我花了很多时间。但收获也不是没有。一来学到了很多东西。二来交到很多朋友,比如联合国新闻部,在过去我很难想象会跟它发生关系。”老榕说。

“你不是为了石油?”记者反问。“不是。”老榕答得干脆。

以快讯形式出现的信息会不会失实呢?对这一点,老榕很自信。“我不是真的去办一个报纸那么严谨,下面有记者、编辑、校对。从头到尾都是我自己在玩,这里面发生疏漏肯定有,估计还不少。但我可以很自信地说,都是一些细节,比如把装甲车说成坦克,都是这一类的事,不影响事实判断。”

让老榕骄傲的是,“榕通社”信息曾有两次快过半岛电视台。一次是联合国通过决议,一次是法国幻影战机一枚导弹打掉4辆坦克。老榕称,前一个其实很容易—联合国有自己的新闻网站,会播会议实况,他就是看到了实况而已。对后一条新闻他表示,有些东西除了专业记者会看到,别人也会有机会看到。

“作为回族人,看待利比亚战事时会带着特殊的立场吗?”

老榕回答:“这当然会有,但是你要说这个角色会不会对对立的双方的看法发生偏移,我想不大会。我的立场是尊重事实。”

猜你喜欢

新闻部半岛利比亚
利比亚首都争夺战牵动世界
“半岛骑遇”,5月阳澄湖半岛上演最欢乐骑行记
公元前500年前后意大利半岛的居民
忍的价值
My Hometow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