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服饰的固态保护与活态传承——以浙江景宁畲族为例
2011-05-11陈敬玉
陈 敬 玉
(浙江理工大学 服装学院,杭州 310018)
民族服饰是民族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民族物质文明和精神文化的符号和载体。服饰以非文本的方式记载着民族发展的历史,物化地展现了人们的审美取向与思想观念,也是民族性格与精神的重要表征。随着近年来迅速掀起的一股世界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热潮,民族服饰文化的研究和保护工作受到格外的关注。当代社会的经济全球化给文化多样化带来了猛烈的冲击,随着经济文化的纵深发展,民族服饰赖以生存的文化生态环境日益瓦解。对于当代民族服饰的研究而言,不只是保存物质化的“遗产”或收藏遗产化的“文物”,其根本要旨是使其能“生活”在当代,成为当代社会生态系统的实际构成[1]。
1 民族服饰具有物质与非物质的二元特性
作为民族文化的载体,民族服饰具有物质性与非物质性的二元特点。作为传世实物的服装、鞋帽、饰品和手工艺品,它们是具体存在的固态物品,以物质性的存在表述着本民族的历史、传说、观念和审美。但是它们同时又有非物质性的一面,这些服饰用品的穿戴有其特定的生活场景、节日活动、宗教祭祀等生态文化,一些独特的服饰制作手工艺技术也有其代代相传的传承特色,如苗族女子精美的刺绣和蜡染技艺和畲族女子独特的彩带编织技艺。这种非物质的特性赋予民族服饰以独特的人文艺术特色,正是这种特色使民族文化在经济一体化、文化趋同化的现代社会散发出熠熠夺目的文化之光。民族服饰的物质性决定了其可以通过收集、整理、展示的方式对历史进行非文本的记录。其非物质的特性则需要构建合理有效的文化生态保护机制使其得以延续和发展。在现实中,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关系密切,它们相互依存,非物质文化促生物质文化,而物质文化中包涵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它们是有形和无形的结合,在实际操作中要注意整体性,防止单纯文化碎片的保护[2]。
以畲族传统编织手工艺彩带为例:彩带是畲族历史悠久流传广泛的手工艺织品,又称“拦腰带”“带子”等,在畲族女性服饰文化和婚嫁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彩带在日常服饰中可以用于边缘装饰及用于固定拦腰、绑腿等服饰品,还可用于背篼带、裤带等。除了广泛的实用功能外,彩带还是畲族青年男女的定情信物,按照传统习俗,畲族男女定情之时女方都会送上自己精心织成的彩带作为信物。白底的彩带中间以黑、红、青、绿色织出几何形表意图案,其中不同字符代表不同寓意,如“田”代表继业、“王”代表诚心、“日”代表日间工作、口字中间加一点代表怀孕等(图1)。可以说,彩带以物质的形式传递着畲族人民朴实的审美传统和美好的情感诉求。
图1 畲族彩带Fig.1 Traditional sash of She nationality
彩带编织技艺和其他手工生产方式一样具有活态流变性的基本特征,只有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才能真正地保护和延续一种传统技艺。这意味着受保护的传统技艺必须参与创造当代社会财富的生产实践[3]。遗憾的是彩带传情的习俗随着彩带工艺的式微已逐渐淡出现代畲民生活。据金成熺1999年的调查整理资料显示,东弄村彩带传人蓝延兰能回忆起的字符图案有60余个[4]。相隔10年,笔者2009年再次走访蓝延兰,她能记起的彩带图案仅剩17个。这些精美的彩带图案和工艺代代口手相传,随着学习织带人数的减少,很多图案正在面临失传的命运。“畲族彩带编织技艺”已经进入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但彩带的传承和发展不但需要更多传承人的参与,更需要融入现代生产生活中,这样才能重焕生机。
2 民族服饰发展现状中面临的问题
民间传统文化的一部分随着传统的产业和传统生活方式的改变而瓦解或消失了,另一部分正在转化和重组,成为现代社会文化和经济发展中所需要的人文资源[5]。中国很多民族聚居区的服饰文化不约而同地面临着2个问题:民族文化的去主体化和民族服饰的异化。
由于大多数民族地区倡导“文化搭台经济唱戏”的开发政策,民族风情旅游项目成为拉动当地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在浙江景宁,当地政府发展了很多以畲族风俗为卖点的旅游项目,如畲族婚嫁表演,同时大力宣传畲族的三月三民族节日,并联合周边省市的畲族地区文化馆举办歌会活动和民族服饰大赛。这些举措都很好地宣传了民族文化,取得了一定的社会影响。然而在具体操作中很多民俗活动成为揽客的表演节目,活动的民族传统意念逐渐被边缘化,活动主体演变为专职的表演者。对此,民俗研究学者提出要警惕民间文化由“民俗”向“官俗”的蜕变,行政权力主导下民族文化的资本化运作,使文化主体逐渐失去文化发展的主导权,需要通过“还俗于民”重塑普通民众之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主体地位[6]。
民族服饰的异化现象主要表现为:一是放弃自己的民族服饰改穿其他民族的,主要表现为民族服饰的汉化;二是吸取其他民族的部分元素应用在自己的服饰上[7],即多民族元素杂糅。在对景宁畲族地区的调查中发现,现代民俗活动中出现的民族服装已从不同程度上受到现代服饰和其他一些少数民族服饰元素的影响,与传统畲族服饰形制相差甚远(图2),时常可见花片裙、银泡、绒毛饰边等其他少数民族的服饰元素出现在当代畲族服饰上。这种民族服饰异化现象的形成有两种可能:一是民族服饰意识淡漠。在对当地民族服饰制作作坊的走访中问及为什么会有别的民族服饰的元素出现,畲民坦言觉得好看就拿来用于自己的民族服装上,并没有考虑到是否会给畲族服饰带来异化。二是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民族服饰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正常进化现象,如新面料的使用、新装饰手段的开发。这些变化是任何一个民族服饰发展进程中随着社会观念和技术的进化而出现的必然结果,虽然不能阻止民族服饰的自然发展,但是必须对这种发展加以科学合理地引导。
图2 畲族传统盛装样式及借用苗族花裙的现代畲族女装Fig.2 Traditional formal dress of She nationality and contemporary female out fi t of She nationality with Miao's shirt
造成这些问题的最根本原因是服饰生态人文环境的流失。服饰作为一个民族一个时代生活的缩影,其发展必然是和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任何脱离了生存环境的服饰都是失去生命力的物品。服饰会随着人民生活方式的改变和经济发展的状况进行演化,所以合理的民族服饰保护必须要给服饰提供必要的生长环境和发展空间。只有在这样发展的环境下存活下来的民族服饰才是活态的、有灵魂的、能代表一个民族文化和生活的服饰。传统文化载体的消失必将使民族服饰的纯粹性和原生态受到严重的冲击。这种冲击对于以传统手工艺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而言破坏性极大。失去生存土壤的民族服饰仅靠表演舞台无法改变其消亡的命运。舞台上的表演服饰来源于民间并进行一定的艺术化、戏剧化的设计加工而成,当失去原态的民族服饰支撑时,表演服饰无异于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虽然不反对民族服饰的融合和设计突破,但当这种变化同时伴随着本民族服饰的淡化时,无疑是给民族服饰保护者敲响的警钟。
3 固态保护与活态传承的解决对策
目前各民族聚居区的文化保护政策一般主要有3种途径:博物馆保护、命名式保护和立法保护。对于服饰实物、器具等有形的物质性文化的保护工作相对较为重视,对于习俗、节日等无形的非物质文化的保护相对不足[7]。
对于民族服饰的固态保护除了让记载着民族历史的服饰走进博物馆、文化馆,还应通过系统整理、科学保存、宣传展览等途径向世人展示其精美的工艺和丰富的民族内涵,同时留给后人一份可观赏、可研究的实物。目前很多民族服饰的保护和展览是依托于民族文化展示而存在的,仅作为民族文化的散点式注解。以民族或地域为主体,系统地对其服饰发展历史和迁移脉络的展示较为欠缺。服饰是记录一个民族发展历史和时代变迁的最好载体,因为它不可避免地参与到民族发展的各个历史时期,以最原始的面貌还原时代的经济、技术、物质文明和精神生活,这种固态的保护不仅可以向游客宣传民族服饰文化,还可以对本民族青少年进行民族服饰的认知教育,有利于民族服饰文化持续稳定地保持其多元性。
除此之外,还应当结合服饰发展的特性,给予民族服饰充足的生存环境和生长土壤,即活态传承。活态传承主要包含3个途径:第一,服饰生态的恢复。应当看到,民族服饰不仅仅充当活化石的角色,也应该随着社会和民族的不断发展而进化。在一定程度上恢复民族的一些文化习惯和传统节日,还民族服饰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文化土壤。第二,继承人机制的建立。对于彩带编织这种传统手工艺等服饰制作技艺,应从保护和扶持的角度予以政策倾斜,建立长效稳定的传承人机制。应该尽力给当地民族营造一个延续传统文化的环境,同时也使他们能够通过继承和展示自己的民族文化获得相应的经济回报。此外,民族服饰文化的教育应当走进高校,尤其是一些相关专业的高校,从艺术设计教育的角度倡导学生认识民族文化,并在设计实践中尝试运用民族元素进行创作。第三,市场化应用。对于畲族民族服饰的现代化转化设计也应给予足够的重视,可以通过和设计机构合作的方式应用民族服饰元素开发一些适于当代生活、具有时代感的服饰,通过旅游纪念的方式进行推广。例如浙江景宁畲族自治县政府自2006年起连续三年举办畲族服饰设计大赛,2009年的设计大赛还邀请了著名服装设计师吴海燕女士以畲族服饰为元素创作一系列设计作品,这些举措在文化宣传领域对民族服饰的发展起到了较好的推动作用。市场和经济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在科学专业的引导下,经济与文化的结合可以使当地人民感受到文化的价值,自发自愿地继承传统的生活方式,只有建立在这种群众基础上的传承才是活态的、有生命的传承,也只有这种活态的传承才能赋予民族服饰蓬勃的生命力,在现代社会中保持健康有序的发展。
4 结 语
当代经济发展和旅游开发带来的文化冲击仍将继续,民族服饰作为民族记忆和历史的重要见证必须得到合理的保护和传承,在民族服饰的保护和传承中要坚持科学保护、合理发展的基本原则。很多少数民族服饰文化的传承存在分散性和代代相传的特点,对于民族服饰的开发和保护应当在固态保护的基础上建立活态传承的机制。经济发展和传统服饰文化保护的协调共生可以维持民族服饰文化的多元性。在全面发展经济的社会背景下,从固态保护和活态传承两方面入手对民族传统服饰进行研究,以保护记录历史、以传承促进发展的良性互动,以达到维持民族服饰文化多元稳定、保持民族文化多样化的目标,进而实现民族服饰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1]彭迪.建言民间艺术的活态保护[J].美术观察,2007(11):5-7.
[2]陈勤建,尹笑非.试论民间美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活态保护[J].美术观察,2007(11):13-14.
[3]吕品田.重振手工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方式保护[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4):4-5.
[4]金成熺.畲族传统手工织品——彩带[J].中国纺织大学学报,1999(4):99-104.
[5]方李莉.从遗产到资源:西部人文资源研究[J].民族艺术,2009(2):44-54.
[6]吕俊彪.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去主体化倾向及原因探析[J].民族艺术,2009(2):8-13.
[7]祁惠君.人口较少民族民间文化的保护及传承[J].民族文学研究,2005(4):166-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