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双向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2011-05-10王德鹏
■王德鹏
小学数学“双向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王德鹏
王德鹏,天津市滨海新区大港课程研究室主任,大港教育教学研究室副主任,中学高级教师,天津市小学数学学科带头人;曾参加全国骨干教师培训、全国骨干教师培训者培训,获得天津市中青年教师优秀课评比二等奖;撰写的20篇论文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荣获天津市“十五”立功奖章及天津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天津市“十佳”师德标兵、大港十大杰出青年等多项荣誉称号。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不断深化的进程中,促进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仍是改革的重点,只有实现了教师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学生学习主体性作用的最大发挥。然而,反思现今的课堂教学,学生主体作用发挥的效能不容乐观,在传统观念影响下,“教师主导”仍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因此,探索相应的教学模式并指导教师有效地转变教学方式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问题由来
在新课程改革进程中,教师观念得到提高,教学手段日益多样,教学环境逐步改善,教学资源更加丰富和贴近学生,而教学交往状态却一直没有突破性的改进。也就是说,教学交往活动的发动者仍是教师,探究问题的提出者还是教师,学习过程无非是“教师指到哪,学生想到哪”,这是造成教学交往“一言堂式静态统一”的根本所在。在这种交往状态下仍然不能摆脱教师站在讲台上左右着学生的思维的现象,教学交往状况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始终处于“伪主体”状态。
要实现教与学方式转变,必须从教学交往的起点实现突破。综合分析国内数学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主要归类有“自学—辅导”式、“引导—发现”式、“整体—结构”式、“问题解决”式、“活动—参与”式等。这些教学模式和方法较好地体现了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积极的作用。但是反思这些研究,不是定位于“教师主导”就是定位于“学生主体”操作模式,虽有学生的积极参与,教学过程看似活跃,但仍没有很好地解决“单向静态”的交往状态。为此,需要探索促进师生合作、和谐发展的教学模式,促进学生问题意识的提升。“双向导学”课堂教学模式,就是要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充分的思维展示时空,进而在真问题的探求中引发学生间的互问互答,以保证学生主体参与的真正实现。进而有效地改进探究问题的发起者仅局限于教师这一个层面的问题,使教师对教学过程中的主导地位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产生更深的认识,改变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主导地位挤压着学生主体性的现状,保证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真正获得主体地位。同时,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教师教学预设中的缺陷,使学生的主体性和自主性在教学过程中得到保证的同时,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可以更有针对性地、有的放矢地发挥教学主导作用。
二、概念界定
“双向导学”就是指教师引导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带着问题进入学习状态,进而促进教师和学生“双向”质疑,共同“导学”,并通过课始、课中、课尾的三次梳理,使学生主体性作用发挥到最大值,实现师生共同发展的教学实践形态。双向,指教学环境中的两个层面。一是以教师为主的学习资料、教学媒体、教具和探究形式等层面,这一层面发挥自上而下的“导向”作用;二是以学生群体为主的探究问题层面,这一层面发挥着自下而上的“导思”作用。导学,指教师在学习内容的选择上发挥主导作用,学生在探究问题上发挥主导作用;教师和学生共同发挥学习的引导作用,实现学习过程中师本和生本的和谐统一。
“双向导学”教学模式的核心理念是未学先知,主体质疑。学生是学习问题的真正“话语者”,结合儿童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引导学生通过预习的方式在课前对所学内容有所了解,并能运用已有经验发现知识要点或学习疑难问题。在初步感悟的基础上,要求学生走上讲台,主动参与问题的发现、提出、讨论、解答、归纳和提升的过程,进而不断完善自己的知识结构,提高思维能力。进而使整个学习活动围绕儿童的“真问题”展开,构建“师生互动”的课堂学习状态,从而打破课堂教学中方位上的“平衡”,实现心理上的“不平衡”,营造“同伴群体交往相适场”,充分发挥“同辈群体文化”的积极作用,转变以往“学生群体服从教师”的传统形式,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从根本上转变教与学方式。
三、理论依据
1.“先行组织者”策略的理论。
奥苏贝尔认为,能促进有意义学习的发生和保持的最有效策略,是利用适当的引导性材料对当前所学新内容加以定向与引导。这类引导性材料与当前所学新内容(新概念、新命题、新知识)之间在包容性、概括性和抽象性等方面应符合认知同化理论要求,即便于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从而能对新学习内容起固定、吸收作用。先行组织者实际上就是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观念”的具体体现——即通过适当的语言文字表述或通过某种媒体呈现出来的、与当前所学内容相关的“原有观念”。
2.建构主义教学观。
建构主义者认为,教师与学生分别以自己的方式建构对世界(人、社会、自然、文化)的理解,对世界的理解因而是多元的,教学过程即是教师和学生对世界的意义进行合作性建构的过程。建构主义的教学策略是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其目的是最大限度地促进学习者与情境的交互作用,以主动地建构意义,教师在这个过程中起组织者、引导者、帮助者、促进者的作用。
3.最近发展区理论。
维果茨基提出了儿童心理发展的“最近发展区”的理论。维果茨基在研究中发现,儿童的发展有两种水平。第一种是儿童现有的发展水平,第二种是儿童发展的可能水平,即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成人的帮助所能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在这两种发展水平之间的区域就是所谓的“最近发展区”。关于这一理论维果茨基指出:“教学如果是以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作为目标,从儿童的一般发展角度来看,这种教学是没有积极作用的,它不会引起发展过程而是充当发展的尾巴。”“只有那种走在发展前面的教学才是良好的教学。”
四、实现目标
“双向导学”教学模式以教学交往为突破口,以“双向导学”为基本形式,以学生真实问题为核心,以小组合作互动为基础,以自主梳理为途径,力图实现以下目标:一是通过“双向导学”实现由单边静态的课堂状态走向多元互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之参与到问题情境的设计过程中,体现尊重学生个性基础上的多元互动。二是通过“双向导学”实现由单向问答走向双边对话。充分体现学生参与探究过程的“话语权”,使学生既是探究活动的参与者,又是活动的发起者,体现学习活动的主体性。三是通过“双向导学”实现由学习的知识点走向问题阈。更多地关注学生的问题意识,促进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促进学生思维发展。
此操作模式力图通过教师为主的资源层面和学生为主的探究层面的“双向导学”,形成循环状态下的学习模式,提高学生学习经验和学习能力,实现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状态下的互相促进和共同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1.课前先知。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情况预设教学活动方式,是站在“上位”的先知;学生同样根据教学内容和已有的学习经验进行预习,是处于“下位”的先知。这样就改变了传统的学习观,学生并不是“一片空白”地进入学习活动,提高了学习的目的性。针对小学生的认知特点和知识的形成特点,课前预习的目的定位于“了解、疑问”层面,不要求学生把预习变成“学习”。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引导进行提示:你能看懂哪些内容?简单记录下来。能把看懂的讲给同学听吗?哪里不懂能指出来吗?
2.课中双导。
教师预设不一定完全适应学生,而学生在预习中对有些内容的理解也可能不到位。在这种情况下,课堂教学过程中进行三次梳理,即,课始梳理目标:师生谈话引出学习内容,教师出示学习提示(即学习目标),学生可以结合提示梳理一下自己哪里看懂了,哪里正是自己不明白的问题。教师通过引导学生汇报,进而了解学生情况,并对自己的教学设计进行及时的调整;课中梳理重点: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并与学生共同梳理教学重点内容以及学习经验等,进一步补充预习提示,划去不明白的,写清理解的内容;课尾梳理结构:在这一环节中,学生上讲台,结合板书内容独立梳理学习过程,提高学生整理概括能力。通过课堂教学的三次梳理,实现师生“双向导学”,互补完善,突出学习“真问题”,学习活动围绕学生自己的问题展开,使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得到最大发挥。教师引导学生走上讲台汇报,并非简单的汇报结果,而要讲出自己的想法、疑问等,由此引发学生间的互问,进而使探究的问题来自学生的真实想法,并在教师的引导下使学生零散的问题逐步整理成系统,促使学生经历学习的全过程。教师在学生互问过程中进行恰当的指导,扶助学生有序开展思维活动。
3.课后提升。
心理学研究认为,人的行为受动机指使,动机具有唤醒和指向的功能。通过课堂学习活动中的“双向导学”,教师和学生都在进行着有目的的思维活动,为教师的积极反思和学生学习经验的提升提供了可能。教师通过反思,进一步了解学生的思维状态和认知水平,更加有利于对下一个学习任务的预设,学生通过形成学习经验,也更有利于向新的学习任务前进。这样就使教有重点,学有方法,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进而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
五、创新与特色
“双向导学”课堂教学模式提倡“学生上讲台,问题显课堂”,即在学生汇报的过程中实现互动质疑,营造“直面对话”的探究氛围,把学生学习中的困难暴露于课堂,解决在课堂,使学生参与到自己的问题研究中来。
此教学模式应该说是在“自学辅导教学法”基础上的发展和创新。“自学辅导教学法”是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的卢仲衡先生首次提出来的,着重研究的是学生的“学法”,改变过去以教师“讲”为主的局面,而以学生自学为主,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教师再行启发辅导,是学生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的一种传统却又符合新课标新理念的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教学研究中也有过成功的案例,如小学数学尝试教学法、小学数学引导发现法等,这些研究多数是以解决问题为中心的,指向“解决问题”层面。“双向导学”教学模式并不单纯以问题解决为目标,更强调师生合作下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进而使学生的主体作用和教师的主导作用有机结合,形成统一体,在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的同时提高教师的教学能力,实现教与学的共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