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疗效观察
2011-05-10霆蒋纯新江宏杰张永祥翔黄孝飞陈
王 霆蒋纯新 江宏杰张永祥 翁 翔黄孝飞陈 峰 沈 俊
安徽六安市立医院神经内科 六安 237005
脑梗死后缺血—再灌注所致的脑水肿及组织损伤与氧自由基大量产生密切相关,因此,自由基清除剂是近年神经保护剂研究的热点。目前国内外使用的神经保护剂的疗效均不肯定,依达拉奉作为一种新型的羟自由基清除剂,临床研究证实该药可有效改善急性脑梗死所致的神经功能缺损[1]。我们2008-10采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80例,取得满意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160例为2008-10~2010-05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患者,符合1995年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制定的各类脑血管病诊断标准[2],且经头颅CT或M R证实,患者发病48 h内,且为首次发病,欧洲卒中评分(European Stroke Scale,ESS)总分<80分,意识>6分。排除标准:(1)脑出血及其他系统出血倾向。(2)脑肿瘤等脑部器质性病变。(3)合并严重心、肺、肝、肾功能不全。(4)严重精神疾病,痴呆者。共入组120例,按入院先后顺序编号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男42例,女 18例,年龄52~80岁,平均(63.7±13.2)岁,病期 5~48 h,平均(21.45±11.72)h,主要梗死部位:基底节区28例,额叶13例,顶叶10例,颞叶5例,枕叶4例。对照组:男44例,女16例,年龄46~79岁,平均(62.9±12.5)岁,病期 4~47 h,平均(20.06±12.84)h,主要梗死部位:基底节区 30例,额叶6例,顶叶8例,颞叶10例,枕叶6例。2组患者间性别、年龄、梗死部位、面积及入院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等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2组均给予阿司匹林口服,防治脑水肿,调整血压,治疗糖尿病、心脏病,调脂及预防并发症等常规治疗,对照组予复方丹参注射液20 m L加入葡萄糖注射液或生理盐水250m L静滴,1次/d,连用14 d。治疗组予依达拉奉注射液30 mg加入生理盐水100 m L静滴,2次/d,连用14 d。
1.3 观察指标 治疗前,用药后7、14 d分别采用ESS量表进行评分,并进行血常规、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时间、血糖、血脂及肝肾功能的检查,观察药物不良反应。
1.4 疗效评定采用全国第4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通过的临床疗效判定标准[3]进行评定:(1)基本痊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1%~100%,病残程度 0级。(2)显著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90%,病残程度1~3级。(3)进步: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4)无变化: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7%。(5)恶化: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以上。(6)死亡。总有效率=基本痊愈+显著进步+进步/总例数×100%,期间如有不良反应及时处理。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0.0统计软件处理,计量资料数据以(±s)表示,2组间的比较采用 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2组治疗前的E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治疗后 7、14 d的ESS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均显著优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2组治疗前后ESS评分比较(±s)
表1 2组治疗前后ESS评分比较(±s)
与对照组相比,*P<0.05
组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7 d 14 d治疗组 60 54.15±16.95 65.69±18.92*71.62±16.43*对照组 60 52.43±15.02 62.21±15.84 62.86±14.09
2.2 临床疗效比较见表2。
3 讨论
目前缺血性脑损害病理机制研究已证实,脑缺血-再灌注所致的脑水肿及组织损伤与氧自由基的大量产生有密切关系,脑缺血缺氧后可通过线粒体呼吸链损伤花生四烯酸代谢、白细胞呼吸爆发等途径产生自由基,再灌流后氧供充分可大量产生自由基,引起瀑布式的自由基级联反应。自由基主要攻击脂质膜结构中的不饱和脂肪酸的多个不饱和双键,使之发生过氧化反应,导致脂质损害,通透性增加,各种细胞器解体,加重细胞毒性脑水肿。自由基还可攻击血管内皮细胞膜,加重血管源性脑水肿。研究证实[4]依达拉奉是一种新型的自由基清除剂,能抑制黄嘌呤氧化酶和次黄嘌呤氧化酶的活性,抑制氧自由基的产生,刺激前列环素的生成,减少炎症递质白细胞三烯的生成,降低羟自由基的浓度,并抑制迟发性神经元死亡,减轻自由基对组成细胞磷脂膜的多聚不饱和脂肪酸的氧化损伤,对抗细胞凋亡,抑制细胞的过氧化作用,从而减轻脑水肿和脑组织损伤。
表2 2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本研究采用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60例,结果治疗组再治疗后7、14 d的 ESS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尤以14 d更加显著,表明神经保护剂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优于传统方法,与文献报道一致[5],依达拉奉30 mg静滴,2次/d治疗,能有效改善神经功能缺损,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综上所述,依达拉奉能有效清除急性脑梗死患者体内产生的自由基,减轻自由基对脑缺血-再灌注的损伤作用,改善患者神经功能,是一种有效而安全的药物,值得在临床推广运用,至于其不良反应,本组甚少,有待在以后的临床运用中进一步观察。
[1]Edaravone Acute Infarction Study Group.Effect of a novel free radical scavenger,edaravone(MCI-186),on acu te brain infarction.Random ized,placebo-con trolled,doub le-blind study at multicenters[J].Cerebrovasc Dis,2003,15(3):222.
[2]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各类脑血管疾病的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
[3]中华神经科学会,中华神经外科学会.脑卒中患者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标准(1995)[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81-382.
[4]吴玉林,杨政.MCI-186对过氧化氢诱导的PC12细胞凋亡的影响[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04,35(1):605.
[5]何旭东,程伟进,戴圣伟,等.依达拉奉治疗老年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和安全性[J].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2007,33(5):313-3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