禹门口提水东扩工程湿陷性黄土试验研究
2011-05-09邢征
邢 征
(山西省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山西 太原 030002)
1 工程地质概况
禹门口提水东扩工程位于山西省中南部,是向临汾、运城6县市(新绛、稷山、襄汾、侯马、曲沃、翼城)工、农业以及农村生活供水的保障性给水工程。工程输水主管线采用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全长48.8km,管道线路主要经过的区域是典型的湿陷性黄土地区,地表覆盖晚更新世Q3f(新绛、襄汾、侯马、曲沃)、Q3L(翼城)以及全新世Q4f地层,主要地貌单元为山前冲洪积倾斜平原区、汾河河谷、漫滩及阶地,该段汾河主要发育一级阶地和三级阶地。
参照《湿陷性黄土地区建筑规范》(以下简称《黄土规范》),山西湿陷性黄土地区可分为两个区域,分别为:Ⅱ区(陇东—陕北—晋西)、Ⅳ区(山西—冀北),主管线分布在Ⅳ区。该地区低阶地多属非自重湿陷性黄土,高阶地多属自重湿陷性黄土,湿陷性黄土层5~10m,湿陷等级为Ⅱ~Ⅲ级。
2 黄土湿陷性评价方法
《黄土规范》对黄土湿陷性的评价方法为:第一,依据自重湿陷量的计算值Δzs或自重湿陷量实测值Δzs′判定湿陷性黄土场地的湿陷类型;第二,依据湿陷量的计算值Δs和Δzs判定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湿陷等级。场地湿陷类型(无论是自重湿陷黄土场地还是非自重湿陷黄土场地)、地基湿陷等级(地基的湿陷程度)都是湿陷性黄土地区的重要工程属性,决定着地基处理方案的合理选择和设计。由于黄土的性质及结构复杂,采用Δzs来判定场地湿陷类型及地基湿陷等级时往往与实际存在差异,因此《黄土规范》规定计算Δzs时需用修正系数β0进行修正,使Δzs与Δzs′尽量接近,计算公式为:
式中:δzsi——第i层土的自重湿陷系数(上覆土饱和自重压力下的湿陷系数);
hi——第i层土的厚度,mm;
β0——因地区土质而异的修正系数。
我国黄土土质具有区域性差异的特点,β0的取值也具有相似的区域性差异。《黄土规范》对β0的取值做了如下注解:在缺乏实测资料时可按下列规定取值:陇西地区取1.5;陇东—陕北—晋西地区取1.2;关中地区取0.9;其他地区取0.5。规范建议的β0是在不同区域内进行大量Δzs与相对应的Δzs′比较而得到的统计值,是近似计算的修正系数。
3 试验概况
3.1 试验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试验场地位于侯马市北庄村禹门口东扩工程二级泵站旁,地貌单元为汾河三级阶地,地下水埋深60m,探井深度为10m。通过取样进行室内试验,探井揭露试验场地的地层结构如表1所示。
表1 试验场地地层结构
3.2 现场静荷载试验
依据《黄土规范》,采用单线法试验方法,在同一场地的相同标高及相同土层分别按照50kPa,100kPa,150kPa,200kPa四级压力进行试验。承压板采用方形,边长0.71m,面积0.5m2,试坑边长2.13m,压板底部使用10~15mm厚的粗中砂找平,压板距地表高度为1.5m。试验每级加压增量为25kPa,连续2h内,每小时的下沉量小于0.1mm时,压板下沉趋于稳定即加下一级压力。试坑深度为1.5m,试验成果见图1。
图1 北庄村p-Ss曲线
由图1可知,该试验点距地表1.5m处湿陷起始压力为40kPa。
3.3 现场试坑浸水试验
试坑浸水试验依据《黄土规范》的要求实施,在进行现场试坑浸水试验之前,对试验场地进行钎探时,确定试验场地没有墓穴等干扰因素存在。试坑为圆形,直径10m,坑深0.5m,坑底铺设厚100mm的砂砾石层。试坑内共设置13个标点,呈十字型布置,标点均为浅标点,埋深30cm;试坑外布置12个地面观测标点并设置2个基准点,使用水准仪测量坑内外标尺(观测点)与基准点的高度差计算标尺(观测点)相对基准点的沉降量。
浸水试验共历时54d,其中浸水36d,停水后继续观测18d,浸水过程总注水量4187m3。试验前期日注水量较大,随着土层自上而下逐渐饱和,日注水量趋于稳定,日均注水量120m3。试验期间,试坑外围出现若干细微裂缝段,最长裂缝约2.5m,位于试坑正北方向距坑边2.5m处,试坑外围地面无塌陷。至观测结束,实测最大沉降量发生在Ⅰ号标点(试坑中心),其最终累计沉降量为74.1mm,其中试验浸水阶段沉降量为69.8mm,停水阶段沉降量仅4.3mm。自试坑中心向外各标点累计沉降量逐渐减小,试坑外地面观测标点无明显沉降。
为便于说明场地自重湿陷发生发展的全过程,以试坑中心Ⅰ号标尺的沉降(累计沉降、单日沉降)随时间变化曲线(见图2和图3)为例进行详细说明(试坑内其他标点的沉降具有与Ⅰ号标点相似的发展过程)。从图2和图3可以看出,试坑沉降大致可分为3个阶段,第一阶段自第1d至第6d,这个阶段累计沉降量曲线的斜率较小,试验前6d的平均日沉降量小于2mm/d,湿陷速率较缓慢。第二阶段自第7d至第23d,第7d出现了单日沉降量的峰值,湿陷速度加快,累计沉降量曲线的斜率明显增大,随后日沉降量缓慢减小,至浸水第23d单日沉降量的5d移动平均线减小到1mm/d,湿陷速率非常缓慢。第三阶段自第24d至第54d,累计沉降量曲线的斜率逐渐减小并最终走平,单日沉降量的5d移动平均线逐渐接近于0,沉降趋于稳定。通过上述三个阶段分析可以看出,浸水湿陷过程呈现慢—快—慢(稳定)的发展规律。
图2 Ⅰ号标点累计沉降量
图3 Ⅰ号标点单日沉降量
以Ⅰ号标尺的最终沉降量74.1mm作为该场地的 Δzs′。以该试验场地 Δzs′=74.1mm,Δzs(β0′=1)=198mm反算该场地的实际β0值为0.37,与《黄土规范》建议的该地区β0取0.5比较接近。依据《黄土规范》规定,判定为自重湿陷场地。
4 结语
此次试验场地湿陷性黄土层厚度为10m,现场静荷载试验实测距地面1.5m深度处湿陷起始压力值为40kPa,现场试坑浸水试验实测自重湿陷量为74.1mm,为自重湿陷场地。
禹门口提水东扩工程主管线分布在湿陷性黄土Ⅳ区,该区域《黄土规范》建议的β0取值为0.5,与现场试验实测β0比较接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