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学院2010级大学生艾滋病认知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
2011-05-08苏云鹏申元英王庆新王永恒李洪元
苏云鹏,申元英*,张 文,王庆新,王永恒,李洪元
(1.大理学院,云南大理 671000;2.大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大理 671000)
大理学院2010级大学生艾滋病认知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
苏云鹏1,申元英1*,张 文1,王庆新2,王永恒2,李洪元2
(1.大理学院,云南大理 671000;2.大理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云南大理 671000)
目的:了解大理学院2010级大学生对艾滋病知识掌握情况,并对影响因素进行分析,为学校更好地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整群抽样方法,对大理学院2010级全体大学生进行艾滋病相关知识调查。结果:调查对象对艾滋病基本知识、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等相关知识知晓率较高,为85.5%。大学生对于艾滋病基本知识、概念性问题掌握良好,知晓率超过95%,但部分学生对艾滋病的非传播途径等知识缺乏准确认识,知晓率仅为50%左右。不同性别、生源地、年龄、是否为独生子女、民族、学历、专业和户籍对艾滋病认知状况有影响,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该校在普及预防与控制艾滋病的健康教育方面是卓有成效的,今后应继续大力开展对大学生艾滋病的健康教育。
大学生;艾滋病;认知状况;影响因素;健康教育
在全世界,年轻人艾滋病感染率正在呈不断上升的趋势,在发展中国家,艾滋病新感染者中67%是15~24岁的年轻人〔1〕,我国艾滋病感染者中青壮年占80%〔2〕。在目前没有特效治疗药物和疫苗的境况下,健康教育成为预防艾滋病最有效的措施〔3〕。大学生是当代青年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接受新事物快,思维活跃,了解他们对艾滋病的认知状况就显得尤为重要〔4〕。大理学院在新生入校后即开展艾滋病防控知识的健康教育,为了解学生对艾滋病知识的掌握程度,本文对学生对艾滋病知识及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期望能为学校更好地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提供依据。
1 研究对象及方法
1.1对象大理学院在新生入校后即开展艾滋病防控知识的健康教育,为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故选择已经接受艾滋病健康教育的2010级大学生为研究对象。本次共发放调查问卷3 500份,回收有效问卷3 454份,总有效回收率为98.69%。
1.2方法自行设计《大学生艾滋病相关知识调查问卷》,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艾滋病基本知识、传播途径及预防措施等相关知识。
1.3数据分析用EpiData3.1创建数据库,并进行双人录入,数据分析采用SPSS 11.0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2.1基本情况本次调查的3 454名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见表1。
表1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分布
2.2艾滋病认知状况对各认知项目的综合评价显示,调查对象对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率较高,为85.5%。其中学生对于“艾滋病的准确命名”、“感染了艾滋病病毒的孕妇是否可能将艾滋病病毒传染给她的孩子”、“血液、汗水、精液、阴道分泌液中,哪种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等问题认知状况较好,正确率均在95%以上。传播途径方面,对于“蚊虫叮咬会不会传播艾滋病病毒”、“保持一个未感染艾滋病病毒的性伴能不能降低艾滋病病毒传播的危险”的回答正确率较低。学生对“艾滋病最著名的疗法”、“艾滋病毒离开人体存活时间”正确率最低。见表2。
2.3艾滋病认知状况影响因素分析本次调查大理学院2010级大学生艾滋病认知状况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详见表3。由表3可知:不同性别、生源地、是否为独生子女、年龄、民族、学历、专业和户籍等大学生对艾滋病认知状况均有不同,但这些因素对艾滋病认知状况影响不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艾滋病相关知识回答正确率
表3 艾滋病知识回答正确率的单因素分析
3 讨论
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大理学院2010级大学生对艾滋病认知状况较好,总知晓率为85.5%,高出云南省在校学生平均知晓率4倍以上〔5〕,表明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有了一定的了解,这与积极开展预防与控制艾滋病的宣传教育有直接关系。对各认知项目的综合评价显示,大部分学生对于艾滋病基本知识、概念性问题掌握良好,但部分学生对艾滋病的非传播途径及专业性相对较强的知识缺乏准确认识,这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6-8〕,提示学校在今后艾滋病的宣传教育中应注意加强薄弱环节教育。
本次调查大理学院2010级大学生艾滋病认知状况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性别、生源地、是否为独生子女、年龄、民族、学历、专业和户籍等大学生对艾滋病认知状况均有不同。但这些因素对艾滋病认知状况影响不大,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这与以往研究结果不相符〔9-11〕。分析产生此结果可能的原因是:近年来,我国青少年艾滋病问题逐渐凸现出来,引起政府和相关部门的关注,开始加强对学生青少年阶段预防艾滋病的健康教育〔12〕;在新生开学初,大理学院都将对新生系统开展艾滋病健康教育。本次调查在健康教育之后进行,学生对艾滋病相关知识掌握较好。
4 结论
大理学院2010级大学生艾滋病总知晓率为85.5%,和其他人群相比认知状况较好〔13-15〕。由此可见该校在普及预防与控制艾滋病的健康教育是卓有成效的。今后应继续大力推广大学生艾滋病的健康教育,为全社会预防和控制艾滋病提供有力保障,为建设健康和谐社会做出应有贡献。
〔1〕UNAIDS/WHO.Report on the global HIV/AIDS epidemic:Make every mother and child count〔Z〕.2004.
〔2〕任学锋,余冬宝,主编.艾滋病防治媒体报道参考手册〔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5:28.
〔3〕尹利军,樊红光,尹晓静.健康教育是预防艾滋病最有效的疫苗〔J〕.中国健康教育,2000,16(1):47.
〔4〕樊景春,白亚娜,裴泓渡,等.兰州市不同专业大学生艾滋病认知与行为现状〔J〕.中国学校卫生,2006,27(7):575-576.
〔5〕贾曼红,张强,陆继云,等.云南省青年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调查分析〔J〕.中国自然医学杂志,2007,9(2):81-82.
〔6〕李延军,蔡梦琦,徐卅,等.在大学生中进行艾滋病健康教育的重要性〔J〕.长春大学学报,2006,16(4):82-86.
〔7〕日静弋,椽留臣,杨育林,等.山东省5 870名大中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分析〔J〕.中国学校卫生,2006,27(2):163-165.
〔8〕唐卫明,施超,周琴,等.大学生艾滋病知识、态度、行为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6,22(9):1123-1124.
〔9〕王利兵,叶良均.大学生艾滋病认知状况及影响因素调查〔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9,26(8):54-56.
〔10〕熊祥玲,舒音,等.2007年某市部分医学专业和非医学专业大学生艾滋病知识调查〔J〕.预防医学论坛,2008,14(12):213-215.
〔11〕杨国平,王湘苏,等.大学生艾滋病防治知识认知情况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8,24(4):326-327.
〔12〕许文慧.我国艾滋病防治政策的演变及实施效果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0(7):70-72.
〔13〕林日平,刘英,林雯.临床护士对艾滋病知识认知情况及影响因素的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0,5(3):236-238.
〔14〕石福艳,裴泓波,樊景春,等.外出务工人员艾滋病知识、态度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公共卫生,2008,24(1):5-7.
〔15〕初永华,丁树刚,陈明毕,等.公共场所从业人员艾滋病防治知识和态度调查〔J〕.医学动物防治,2007,23(11):827-828.
*通信作者:申元英,教授.
(责任编辑 毛本勇)
Surveys of the Influencing Factor and the Cognition of AIDs among 2010 Grade Undergraduates of Dali University
SU Yunpeng1,SHEN Yuanying1*,ZHANG Wen1,WANG Qingxin2,WANG Yonghen2,LI Hongyuan2
(1.Dali University,Dali,Yunnan 671000,China; 2.Center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 of Dali City,Dali,Yunnan 671000,China)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status quo of cognition of AIDs in 2010 grade students,and provide scientific basis on AIDs education.Methods:Questionnaires were conducted with random sample in all 2010 grade students to analyze the knowledge of AIDs.Results:About 85.5%percentage of students who were given the questionnaires knew such fundamental knowledge of AIDs as the route of transmission and protective measure.The awareness rate of basic knowledge and conceptual problem of AIDs among university students was more than 95%,but the awareness rate of non-transmission knowledge of AIDs was only 50%.The differences ranging from gender,place of birth,age,only child student,to nationality and education background are influencing factors to the cognition of AIDs,but with no statistic differences(P>0.05).Conclusion:The health education on AID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among 2010 grade students of Dali University is effective,however,we still have a long way to go.
university students;AIDs;acknowledgment;factor;health education
R181.3
A
1672-2345(2011)12-0051-04
大理市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项目
2011-08-23
2011-10-14
苏云鹏,讲师,在读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