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共享空间构建研究——以徐州工程学院图书馆为例
2011-05-08王芙容
王芙容
(徐州工程学院图书馆,江苏 徐州 221008)
耶鲁大学资深馆员斯科特·班尼特在《美国大学图书馆学报》(2008年第 3期)的一篇社论说过:“今天,在新建或改建大学图书馆时有谁会不考虑信息共享空间呢”[1],信息共享空间这种被赋予开放获取、以人为本和以学习为中心的理念,集空间、资源、服务于一体的一站式信息服务模式,自 20世纪 90年代在美国兴起以来,受到读者的广泛欢迎,在随后的十几年进入高速发展时期,到了今天,已出现在世界上许多大学的图书馆里,成为图书馆的基础设施和流行服务模式。
1 信息共享空间概念及其在国内外发展状况、模式
1.1 信息共享空间概念
信息共享空间(Information Commons,简称 IC)是图书馆服务的一种新模式。这一概念最早始于20世纪 90年代后期,由美国北卡罗莱纳大学(UNC)IC前负责人 Donald Beagle提出。他认为信息共享空间是在整合的数字环境中特别设计的、用于组织工作空间与服务传递的模式。包含两个部分:物理的作为信息共享的空间、虚拟的作为信息获取和思想倡导的资源和价值平台[2]。其后,一些研究者和学者又提出了其他的解读,美国图书馆协会(ALA)前主席 Nancy Kranich认为:IC确保对理想信念的开放存取和利用,它以价值、法律、组织、通讯设施和资源等内容为特征,促进信息共享、共有和自由存取,鼓励人们在民主讨论中学习、思考和实践,它是民主活动的基础[3]。尽管 IC目前尚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大多数专家和学者的基本观点是一致的,即:IC是一个经过特别设计的一站式服务中心和协同学习环境,综合使用方便的互联网、功能完善的计算机软硬件设施和内容丰富的知识库(包括印刷型、数字化和多媒体等各种信息资源),在技能熟练的图书馆参考咨询馆员、计算机专家、多媒体工作者和指导教师的共同支持下,为读者(包括个人、小组或学术团队)的学习、讨论和研究等活动提供一站式服务,培育读者的信息素养,促进读者学习、交流、协作和研究[4]。
1.2 国外信息共享空间发展状况及模式
IC最初于 1992年在美国爱荷华大学出现,当时命名为“信息拱廊”(Information Arcade,IA)[5],已初步具备 IC的基本形态和功能。随后,欧美许多大学的图书馆纷纷效仿,如南加利福尼亚大学图书馆在 1994年创建了它的第一个 IC,在得到广泛的好评后,又建设了第二个 IC;北卡罗莱纳大学图书馆于 1998年在Donald Beagle的领导下组建了IC任务组,制定了一系列的发展计划,随后北卡罗莱纳大学图书馆实施了该计划,并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据 2004年 7月美国研究图书馆协会(ARL)统计,其成员馆有 30%都开展了 IC服务。[6]
国外 IC研究起步早,发展较快。国内专家在分析了国外 IC建设和运作成功的案例后,将其归纳为计算机室型、图书馆整合型、IC大楼型三种模式,其中计算机室型是基础、图书馆整合型是主流、IC大楼型是趋势[7]。
1.3 国内信息共享空间发展状况及模式
中国研究 IC最早的地区在香港,由于香港的教学模式与国外发达国家的教学模式相近,因此较早引入 IC理念并率先实践。香港大学在 1998年开放的 KNC(知识导航站)已具备 IC元素,其后,香港教育学院创建了 E-LC(电子研习中心),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也纷纷建立了运用 IC的理念和服务模式的“资讯廊”“资讯坊”等[8]。台湾师范大学也采用了 IC理念,创建了“SMILE数位学习共享空间”。
在内地,上海图书馆馆长吴建中于 2005年首次把 IC引介到国内学界,图书情报界学者开始关注信息共享空间的研究,近五年来的研究范围主要涉及基本概念、案例介绍和分析、规划建设、服务模式、组织管理等。虽然起步较晚,但由于层面的重视和业内专家学者的高度关注,这几年信息共享空间的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逐步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 IC体系。笔者以“信息共享空间”为主题查询中国知网,把时间范围定在 2005—2009年,共检索出 284篇论文,其中 2005年 5篇,2006年 10篇、2007年 35篇、2008年 89篇、2009年 145篇,可以看出国内对IC的研究呈快速上升趋势(如图 1所示)。目前,信息共享空间正作为图书馆服务创新选项而逐渐被图书馆界所重视,同时伴随着 Web2.0技术的不断成熟,信息共享空间的相关理论模型、体系架构、战略规划等都逐渐成熟起来,为信息共享空间的最终设立提供了理论支撑。
图1 2005—2009年国内研究 IC文章发表量
自 2006年起,国内一些图书馆逐渐开始了信息共享空间的实践尝试。复旦视觉艺术学院图文信息中心、上海大学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等通过改造或建设新馆,均相继开辟专区建立信息共享空间,且已取得了不错的成效。国内的构建模式基本可分为两种类型:电子阅览室改造型和新馆建设整合型。上海交通大学闵行校区新图书馆依据 IC服务理念,整合“信息共享空间(Information Commons,IC1)”服务模式和“创新社区(Innovation Community,IC2)”这一全新的 IC模式,形成了 IC2@SJTUL(=IC1*IC2)的崭新服务模式,成为现代大学图书馆的先进典范[9]。
2 徐州工程学院图书馆构建信息共享空间的可行性
2.1 基于构建 IC的必要性
笔者所在的徐州工程学院是一所应用型本科院校。近年来,学校紧紧抓住高等教育大发展的历史机遇,围绕应用性本科办学的定位,不断凝练办学特色,形成了以工程类学科为主,兼设经济学、管理学、农学、文学、理学和教育学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办学格局,办学水平和综合实力不断提升,学校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随着学校的大力发展,图书馆原有的传统服务模式已不能适应用户的使用需求,必须进行不断的创新和变革。IC的出现,为图书馆的创新服务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选择。从国内外的成功实践经验以及 IC这种“以用户为中心”“空间共用、资源共享、用户互动”的新理念中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构建 IC,不仅顺应图书馆的发展趋势,而且有着很强的现实必要性。
2.2 基于读者的需求
从 2009年我馆进行的读者调查情况可以看出:读者的需求正逐渐向多元化方向转变,而且希望通过一个方便、简洁的途径一次性获得全面的专业信息资源。因此,图书馆传统的“各自为政”的服务模式应向“协调、合作、共享”方向发展。另外,针对现代大学生对于交流、沟通、讨论的需求,图书馆应营造一个集聚学科专家、技术专家、图书馆馆员以及具有丰富信息资源的综合交流空间和学习研究环境,帮助和指导学生更好地完成学业。国内外的许多成功案例还告诉我们,IC的构建,不仅可以向读者提供一个功能全面的学习研究空间,还可以提高读者的信息素养,使他们能够掌握获取、评价和利用信息的方法和技能。
2.3 基于图书馆自身的发展
第一,在资源方面,随着学校的大力发展,我馆增添了大量购置经费,印刷型文献和电子资源急剧增加,自建数据库和特色数据库相继建立,但由于资源整合不够,读者难于在一个平台上检索到自己所需的信息,因此急需对资源进行整合。第二,在设备方面,我馆现有 2个电子阅览室,共有 600多台电脑供读者使用;有语音室 78座;设置了 6个大型阅览室,室内均配置了公共检索机;馆内配置了复印机;开通了无线网络,对全校师生免费开放。第三,在人员方面,目前我馆有自己的 IT技术人员;具有中级以上(含中级)职称人员占全馆人数的 68%,本科及研究生学历人员占全馆人数的 55%;近年来,我馆实行学科联系人制度,对学院下属的 14个二级学院实行对口服务,虽然距离学科馆员还有一定的差距,但通过这几年的锻炼,馆员业务素质得到了极大的提高。第四,目前我校将在新校区建设新图书馆,这是构建 IC最有利的契机,无论是馆舍空间、设备配置、资源建设还是人员配备,都可以深入贯彻 IC理念,全面实现 IC功能。
总之,我院图书馆由于发展的必要、读者的需求和馆内各方面条件的具备,已为 IC的构建奠定了基础,使图书馆整合资源、功能和服务以及为读者提供一站式服务成为可能。
3 徐州工程学院新图书馆构建信息共享空间模式
3.1 IC建设思路
IC是一种“以用户为中心”“因需而变”的动态服务体系。我馆信息服务的主体是本科生和教师,针对学生课程学习和教师教学、科研的需要,IC应定位在:1)整合图书馆的各种信息资源(纸质、电子和网络的)、人力资源和服务功能,为读者提供无缝、一站式的服务;2)结合各学院和重点学科的教学工作,把图书馆融入教学与科研的整个过程中,促进学习、教学和研究;3)利用 Web2.0技术,提供一个互动、交流、共享的服务平台,发挥图书馆馆员、学科馆员、技术专家和学生的共同智慧,促进协同工作;4)为读者提供一个全新的学习空间,培养读者获取、选择和利用信息的能力,提高其信息素养。同时可在空间融入我馆“淮海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和文献信息中心”的特色,把我馆搜集的各具特色的民间工艺品和信息共享空间结合起来,使读者在图书馆不仅能提高学习、科研的能力,还可以得到来自民间的艺术熏陶。
3.2 IC构建模式
根据我院新图书馆的建设规划,信息共享空间实体建立在新图书馆两个楼层,以下从物理空间、虚拟空间和人力资源三个方面分别论述。
3.2.1 物理空间。区分安静区和讨论区,安静区设置参考咨询台、个人学习区、文献资源区、文献复制区、休闲阅览区;讨论区设置小组讨论室、读者培训室、外语学习室和多媒体工作室。
(1)参考咨询台。设置在入口醒目的位置,融参考咨询和 IT技术支持于一体,配置宽大咨询台、联网电脑、电话等。帮助读者了解图书馆的资源和服务,不仅解答读者一般的信息咨询,还提供相关现代信息技术的指导。
(2)个人学习区。配置大量阅览座位和一定数量的电脑,较多的网络信息接入点和电源插座,无线网络覆盖至整个空间,方便读者自带笔记本上网。
(3)文献资源区。配置纸质中外文专业书籍、期刊、工具书和一些人文类、计算机类书刊,与个人学习区融合在一起,方便读者取用。
(4)文献复制区。配置自助式复印、打印和扫描设备,方便读者进行文献复制。
(5)小组讨论室。可供 3~8人学习、研讨,房屋间数视具体情况而定。配置电脑、白板、放映机、投影仪等设备和有线、无线网络信息接口。为读者提供协作学习和研讨的空间。
(6)电子培训室。约 40~50个座位,配置电脑、网络端口、投影、白板、音响等设备。用于信息检索、数据库使用和电脑软件等课程的培训,也可用于召开学术会议或向读者提供预约使用服务。
(7)多媒体工作室。配置电脑、扫描仪、刻录机、数码照相机等数字输入输出设备以及不同版本的编辑软件。为各种类型媒体提供阅读、制作、打印、刻录等服务。
(8)外语学习室。根据外语学习看、听、读、写的要求,提供辅助设备和相关学习软件,帮助学生进行英语四、六级备考和其他语种的学习。
(9)休闲阅览区。配置舒适的沙发、休闲期刊和报纸、液晶电视、自动售卖机。可随机播放有关数据库的培训课件和“非遗”资料,使读者于休息中学习,在学习中休息。3.2.2虚拟空间。
(1)信息资源。主要整合图书馆数字资源、网络资源、印刷型资源等。其中电子图书和期刊、光盘数据库、多媒体资料、结合学科搜集组织的网络资源和自建数据库等都应纳入其中。还应整合信息检索、数据库使用、电脑软件等课程的培训资源,建立一个统一的资源利用平台。印刷型资源应配置专业性图书、期刊、工具书和一些计算机、人文类书刊。
(2)软件设施。根据读者的需求和各个工作站的配置安装相应的软件。包括信息获取与共享软件、办公软件、多媒体软件、语言学习软件、扫描、图形处理和其他应用软件。还可根据教学需求安装相应的教学软件。
(3)虚拟环境。建立 IC网站,设计 IC服务功能模块,融入 Web2.0技术,利用即时通信、维基、博客、RSS等技术提供网上实时交流,构建虚拟学习社区,实现学科信息聚合和推送服务等。提供一个馆员与用户之间、教师与同学之间、同学与同学之间相互交流、互动、共享的平台,促进共同学习。
3.2.3 人力资源。配备训练有素的工作人员。包括参考咨询馆员、IT技术人员、指导教师、学科联系人和经过训练的学生助理。参考咨询馆员负责解答读者的信息咨询;IT技术人员负责对 IC提供技术支持,帮助用户解决计算机方面的问题;指导教师负责指导学生有关论文写作方面的问题;学科联系人负责与对口院系的联系、相关专业资源的建设和利用。我院于 2008年成立了图书馆工作委员会,委员均为各个学科的专家、教授,可聘请委员会委员作为学科专家,支持和辅助图书馆工作。
4 徐州工程学院图书馆信息共享空间运作管理
IC是图书馆一种新的服务模式,如何管理与运作,对图书馆来说是一个新挑战。借鉴国内外大学图书馆的案例,结合我馆实际情况,可采取独立管理型的服务模式,即由图书馆独立负责信息共享空间的组织与管理,各类工作人员由图书馆聘用和配置,对个别服务项目提供场所,由其他部门提供服务[10]。我馆的参考咨询馆员、学科联系人、计算机技术人员和经过训练的学生助理,均可加入到 IC的工作中,由管理层统一调配,这样可以对出现的问题及时予以协调解决,为建立优质、高效的服务体系提供了保障。在 IC运作方面,要建立一个新的、有利于合作的业务流程;制定有关 IC的管理制度(包括IC服务宗旨,服务规则,各职能岗位的职责,讨论室、多媒体室的预约、使用方法等),以保障 IC的顺利运行;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学习培训,更新其知识结构,提高其业务技能;通过学科联系人加强同院系的联系与合作,建立一个共建共享的机制。与此同时,还要建立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质量评价系统,通过质量评价和跟踪调查,找出问题,不断改进,提高服务水平。
5 结 语
IC给图书馆带来了新的机遇,这种新型服务模式正逐渐成为图书馆必要的基础设施和服务手段。虽然有许多成功的案例,但对于我院图书馆而言仍是一个新的尝试和挑战,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构建一个“以用户为中心”,在开放获取环境下促进学习与研究、交流与合作的服务体系,是我们努力实现的目标。
[1]BENNETT S.The Information or the Learning Commons:Which Will We Have?[J].The Journal of Academic Librarianship.2008,34(3):183—185.
[2]Beagle D.Conceptualizing an Information Commons[J].The Journalof Academic Librarianship,1999(2):82—89.
[3]Nancy Kranich.Libraries and the information commons:a discussion paper.[2005-06-28].http://www.ala.org/ala/washoff/oitp/icprins.pdf.
[4]任树怀,孙桂春.信息共享空间在美国大学图书馆的发展与启示[J].大学图书馆学报,2006(3):24—27.
[5]Creth Sheila D,Charles B.Lowry.The information arcade:playground for the mind[J].Journal of Academic Librarianship,1994,20(1):22—24.
[6]HAASL,ROBERTSON J.SPEC Kit 281:The information commons.[2008-09-25].http://www.arl.org/spec/SPEC281web.pdf.
[7]盛兴军,任树怀.信息共享空间:实体空间构建模式与实施策略[J].情报理论与实践,2008(3):377—410.
[8]盛兴军,任树怀,沈 红.信息共享空间战略规划与战术策划:以香港地区为例[J].数字图书馆论坛,2009(2):13—18.
[9]启迪创新 鼓励参与 促进合作——上海交通大学图书馆新馆创新支持服务计划IC2@SJTUL简介.[2010-08-16].http://www.lib.sjtu.edu.cn/view.do?id=1615#qdcx.
[10]任树怀.信息共享空间的规划与建设[J].图书情报工作,2006(5):122— 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