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机关效能建设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2011-05-04陈树冬,张佳,佟林杰

学理论·下 2011年2期
关键词:高校现状对策

陈树冬,张佳,佟林杰

摘 要:高校要增强综合实力,提升办学水平,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需要在管理中求效能,向管理要效益。因此,加强高校机关效能建设对于高校未来的发展有重要意义。从高校机关效能建设的内涵入手,通过分析高校机关效能建设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深入探讨解决高校机关效能建设过程中存在问题及對策,以期推动高校机关效能建设,促进高校各方面工作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高校;机关效能;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40-058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1)06-0158-03

一、高校机关效能建设的内涵及必要性

(一)高校机关效能建设的内涵

效能者,效率、能力之意也。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曾在《有效的主管》一书中简明扼要地指出:效率是以正确的方式做事,而效能则是做正确的事。效率和效能不应偏废,但这并不意味着效率和效能具有同样的重要性。我们当然希望同时提高效率和效能,但在效率与效能无法兼得时,我们首先应着眼于效能,然后再设法提高效率。效能建设,就是运用管理科学的理论和手段,把管理的诸要素有机结合在一起的管理活动。所谓高校机关效能建设,是指高校行政机关在合理运用科学的管理方式、方法以及其他一切可能利用的手段,调动机关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采取的一系列调整、改革或创设相关制度规范,并予以实施、整合高校内外资源,实现其优化配置的管理活动。其目的是不断提高行政管理人员的办事效率和工作能力,努力营造机构设置合理、工作作风良好、部门之间运转协调规范的高校机关,为师生提供更加优质和高效的服务。

(二)加强高校机关效能建设的必要性

“建设一流的高校,必须要有一流的高校管理机关。一流管理机关的核心评价标准是效能。”[1]42我国在由高等教育大国向高等教育强国转变的关键时期,高校机关效能建设变得尤为重要,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成为高校机关的迫切需求。

首先,加强高校机关效能建设是强化服务意识,克服高校机关不良现象的需要。作为高校的形象和窗口,各机关行政职能部门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如高校机关的职能部门与工作人员职责不清,办事拖沓应付,对前来咨询和办事的师生态度不好,甚至某些机关人员以领导者身份自居,服务意识薄弱,等等。这些问题的存在严重影响了高校行政机关的办事效率,甚至会影响到学校总体工作的完成。因此,必须加强高校机关效能建设,通过开展服务意识、责任意识等方面的教育和培训,帮助和引导高校机关工作人员进一步增强服务意识,端正工作态度,大力营造热情、周到的服务氛围,形成勤奋高效的工作作风,为高校机关工作人员树立良好形象。

其次,加强高校机关效能建设,是加强校风建设,优化高校文化环境的迫切需要。校风建设主要由教师的教风、学生的学风和机关工作人员的工作作风所构成。加强机关效能建设,机关工作人员敬业精神进一步增强,管理工作和服务工作进一步到位,学校工作进一步规范和有序。机关工作人员工作作风的转变,对促进教风和学风的健康发展,将起到很好的示范和导向作用,进而促进校风建设。同时校风建设又是高校文化环境的有机组成部分,近年来,高校文化环境已成为高校核心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虽然高校文化环境有了明显改善,但影响和损害高校文化环境的现象仍然时有发生,通过加强高校机关效能建设,可以促进高校文化环境的进一步优化。

第三,加强高校机关效能建设,是促进学校各项工作更好更快发展的有效保证。虽然近年来高校通过讲座、培训以及经验交流会等多种形式培养和锻炼了一批业务素质过硬的机关工作人员,但仍有一些行政人员思想素质不高,业务素质不硬。主要表现为在学习上,不深入思考问题;在精神状态上,缺乏活力,不思进取;在工作上,固守陈规,缺少创新。加强高校机关效能建设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学习教育、培训提高和强化实践锻炼,进一步提高广大机关工作人员的机遇意识和责任意识,强化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调动各方面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工作质量和水平,为高校的良好、稳定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二、高校机关效能建设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一)高校机关效能建设现状

1.高校机关效能建设速度落后于高校发展速度。随着当前我国各领域改革的不断深入,高校机关也不得不面临着这样一个现实,即工作任务不断增加,工作范围不断扩大。然而在高校机关管理工作中,由于重视程度不够,没有能够形成完善的管理运行机制,导致经常引发出各种影响效能的情形,如机构臃肿、办事拖拉、人浮于事或人员短缺、工作无法深入等。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高校机关效能的提高。

2.高校机关发展的职能与理念错位。经过多年的发展,高校行政化的问题日渐明显,高校的体制过分效仿政府的体制,高校行政机关的职能设置也有点类似政府职能的味道。然而近年来高等教育形势的发展促使高校管理职能由微观向宏观转变、由行政约束向人本管理转变的趋势,对高校管理效能提出的要求以及管理过程的复杂程度都大大提高。如果再过分强调刚性管理容易引发高校机关管理工作出现个人权利异化、决策程序混乱等问题,也会影响高校机关效能的建设和提高。

3.高校的使命与机关人员素质发展的不协调。随着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不断推进,高校的使命和任务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拓展。许多高校的机关工作人员的观念、技术和水平尚不能与时俱进,工作的责任心、主动性、创造性不够,办事效率有待提高,缺乏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等方面的问题,影响着我国高校机关效能的整体发展。

(二)高校机关效能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机关工作人员服务意识缺乏,类行政系统官僚化现象凸显。由于高校体制的行政化倾向明显,一些高校机关工作人员的思想定位难免出现偏差。“个别人员位置把握不正,习惯发号施令,冷言淡语,工作的责任心、主动性不够,以自我为中心,从自己的角度考虑,以领导者自居,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单薄”[2]119。“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话难听”的情况时有发生,不仅容易产生和激化矛盾,而且降低了工作效率。

2.工作时效性不强,工作效率较低。部分高校机关存在“文山会海”的现象,对上级的文件不结合学校实际认真贯彻,往往“以会议落实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还有些机关计划性不强,临时开会过多,文件发放随意,让基层院系疲于应付;有些部处作风虚浮,作出决策前往往以会议代替调研,发出的文件不认真落实,形同虚设。这些情况的存在严重影响了高校机关正常的办公秩序,对工作效率也产生消极的影响。

3.部门之间利益问题突出,协调性较差。机关部门之间的职能和职责不清,再加之各机关部门的各自为政,导致各机关部门之间的沟通较少,协调性不够。当有利益时,各部门争先恐后,你争我夺,甚至人为地设置障碍和关卡;然而当出现问题或者遇到棘手的问题时各部门之间又相互推诿,互相扯皮。高校的部门与部门之间、部门内部科室之间的协调和沟通工作不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工作进度和工作效率。

4.各部门信息共享差,现代化信息技术手段应用不够。总体来看,高校在网络化、信息化、无纸化办公等方面有了较大进步,但在利用现代技术整合数据资源、实现信息网络化管理方面还有所欠缺。目前,高校各部门大都建有各自的网站及管理模块,但所采用的软件系统不一致、数据标准不统一,无法实现信息共享。因此,我们经常看到有些老师和学生为了某些手续而带着各种表格或文件往返于各机关部门之间,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高校行政办公自动化的水平较低。

(三)高校机关效能建设过程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机关工作人员角色定位不准确。高校机关工作人员之所以缺乏服务意识和责任意识,归根结底是由于其自身角色定位不准确。高校机关工作人员的职责是为全体师生服务,为高校的发展作贡献。而部分机关工作人员只知道行使权力去做管理或指挥工作,却不知道应该去行使权力做好服务工作。这种思想的产生源于我国高校体制行政化以及我国官本位思想的影响。

2.高校机关制度建设的不规范性及滞后性。制度建设是抓好工作的根本。邓小平同志曾极其精辟地指出:“制度问题带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制度好可以使坏人无法任意横行,制度不好可以使好人无法充分做好事,甚至会走向反面。”因此在高校机关效能建设中制度建设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但在现实情况中,制度建设往往被忽视,制度的制定往往滞后于高校发展的速度,在高校各部门中之所以会出现推诿扯皮的现象就是由于高校制度的不规范、不健全。

3.缺乏有效的监督和考评机制。加强监督是效能建设的有力保证。权力的正确行使,必须通过监督予以制约,必须通过监督予以规范。高校机关效能建设中存在的很多问题,就是由于缺乏有效地监督和考评激励机制。因此要想彻底解决高校办事拖沓、效率低下的作风,必须制定详尽科学的监督和考评激励制度。

4.机关工作人员综合素质不高。由于高校机关工作人员更新的周期较长,加之高校机关工作人员的受教育水平以及思想观念存在很大的差距,因此,高校机关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较低,而且某些部门的工作人员由于学历以及能力有限,加之许多高校对行政机关人员的进修和深造的限制,导致机关工作人员对本部门业务领域发展态势不够了解,对工作规律的把握不够,而且缺少新思路新办法,对高校机关工作的开展以及高校的发展建设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三、加强高校机关效能建设的对策

(一)提高思想认识,准确进行角色定位

高校机关工作人员一般都肩负着两种角色,一种是作为其工作的管理者;另一种是为全校师生服务的服务者,二者孰轻孰重一目了然,高校是培养国家后备人才的基地,主体自然是教师与学生,因此,高校机关工作人员应明确这一点,找准自己的角色定位。在此基础上不断提高个人的思想认识,主要包括,首先,要增强服务意识。“要将管理工作寓于服务工作之中,在服务中体现管理”[3]62,要具有良好的服务意识,真正树立全心全意为基层和师生服务的宗旨;其次,要增强责任意识,在工作中树立较强的责任心,要克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和得过且过、不思进取的观念,增强责任意识,爱岗敬业,工作主动到位,敢于负责,勇于承担责任,尽职尽责;第三,增强学习创新意识,在当今社会,竞争异常激烈,高校机关工作人员只有通过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政治理论素养和业务素质,增强观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才能不断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二)加强高校机关的制度建设

制度建设是高校建设的基础,是高校有效运转的保障,加强高校机关制度建设主要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要建立科学的监督考核机制。美国管理学家巴纳德曾提出,制度的约束是有限度的,有许多制度约束不到的地方,必须通过监督才能保证达到预定的目标,同时在管理方式方法上改进,使下一个目标的实现得到更大的保证。高校人事部门应负责制定实施效能建设绩效考核办法。应设立机关效能建设监督机构,建立专门监督员队伍,明确责任,切实履行对机关效能建设的监督职能。同时,应认真总结各高校考评、考核的经验,制定出一套科学的、量化的、行之有效的绩效考评办法,必须从根本上摒弃形式主义,将考评重点真正地落实在效能与实绩上。

其次,建立高校机关效能建设的长效机制。高校机关效能建设标本兼治的问题,归根到底是注重阶段效应和注重形成长效机制的问题。既要有“立竿见影”的成效来营造氛围,更应建立解决问题的长效机制。要建立行之有效的效能监督机制,开展经常性的监督检查,发挥民主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的作用,及时发现和解决本部门影响机关效能的问题。

再次,建立学习型机关,将高校机关的学习作为一项制度延续下去。一是要强调终身学习,即在不同的阶段,学习的内容、对象、方法均有所不同;二是团体学习,不但要注重个人的学习和开发,还要加强同事之间的交流和学习,寻找创新的源泉;三是全程学习,即学习必须贯穿于机关的日常行政运作、公务处理等全部工作内容和全部工作过程之中,以学习来指导工作,以工作促进学习。

(三)加强高校机关文化建设

良好的机关文化可以激发机关工作人员的潜能发挥。因此高校机关效能建设就是要营造一种先进的机关组织文化,以充分调动机关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和协调性,保证组织的和谐与活力。一方面,要定期组织茶话会、座谈会以及交流会等形式,让大家彼此之间增进了解,增强机关成员间的融洽关系;另一方面,要积极发挥高校内部各种团体与组织的作用,通过各种活动,增强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和联系,增进机关工作人员间的互相学习、互相交流、互相了解,为和谐的机关工作氛围创造条件。

(四)提高机关工作人员整体素质,促进其全面发展

只有提高机关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才有可能真正建立起务实高效、运作协调、廉政勤政的管理体系和工作机制。因此,高校机关效能建设应着力于培养人、教育人、引导人以及规范人的工作行为。同时为适应时代的发展以及社会进步的需要,高校机关要通过培训、进修和继续深造等学习途径,提高工作人员的学历、知识和技能水平,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机关效能的持续改善,从而尽快实现机关行政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制度化,走内涵发展的道路,推动高校各项事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五)促进高校向信息化和办公自动化转变

随着信息时代的高速发展,高校机关管理的现代化程度,直接影响着高校机关效能的发挥。因此要加强高校机关效能的建设务必要大力推进高校机关信息化以及办公自动化的建设步伐。要切实加强校园网建设,充分利用校园网接收和传輸信息的强大功能,把校内外的信息充分连接起来,提高信息的传输速度和利用率;要加强电子政务建设,构建网上公文交换系统、网上办事系统等新型办事平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办事效率。这样,一方面大大提高了机关办公的效率,节约了办公的成本;另一方面也为高校师生提供了极大的方便。因此高校机关效能建设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高校机关的信息化建设以及办公自动化建设。

高校机关效能建设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完成的,也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在正确的思想指导下,需要高校全体师生以及机关工作人员的共同努力,共创高校发展的美好未来。

参考文献:

[1]于光,董铁,柱刘焱.提升高校机关管理效能的思考[J].北京教育,2010,(3).

[2]宋影.加强高校机关作风建设的思考[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9,(6).

[3]万红慧,左征军,田贵华.试论高校机关工作人员的全面发展[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08,(1).

猜你喜欢

高校现状对策
提高中小学音乐欣赏教学质量对策探讨
“深度伪造”中个人隐私的保护:风险与对策
走,找对策去!
我国货币错配的现状及对策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职业高中语文学科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语文课堂写字指导的现状及应对策略
混合动力电动汽车技术的现状与发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