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色文化要挖新内涵——访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刘思敏

2011-05-04汪文娟

民生周刊 2011年21期
关键词:红色旅游弘扬红色

□ 本刊记者 汪文娟

红色文化要挖新内涵——访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刘思敏

□本刊记者汪文娟

刘思敏

当前,“红色文化”再度兴起。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相比,时下的红色文化呈现出百花齐放的态势,方兴未艾的红色旅游的兴起,繁花似锦的红色经典的改编,红歌会的火爆场景等,令人目不暇接。当代人为何对已然久远的“红色年代”充满向往之情?弘扬红色文化有何意义和社会价值?带着种种疑问,本刊记者专访了对中国红色旅游和红色文化颇有研究的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社会学博士刘思敏。

民生周刊:对当前以红歌、红剧、红色旅游为代表的“红色文化”,您是怎么理解的?它与革命时期的“红色”是否有所不同?

刘思敏:红色文化,主要是指中国共产党在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在长期斗争实践中形成的精神文化和物质文化。比如《亮剑》中显示的共产党人的人性光辉和共产党人的人文情怀,以及背后弘扬的自强不息、民族献身精神,都属于红色文化的范畴。

当然,每个时代对它的解读,也有所差异,有些年代对红色文化的解读甚至出现了极大的反差和谬误,掺杂了一些“极左”思潮的东西。我们现在的“红色文化”,不同于以往很长一段时期弘扬的一种平均主义的乌托邦,更不是文革时期的那种异化的“红色”了。它包含了人类社会的普遍价值,是当前中国社会多元文化的一部分。

民生周刊:“红色文化”为何再度兴起?

刘思敏:红色文化的兴起,总体上象征着中国社会信仰追求的回归,折射出人民信仰的重构,代表了社会前进的方向。

改革开放30年来,人们的物质生活得到极大的改善,在拥有丰裕物质生活的同时,一些人却出现了信仰的缺失。社会的中坚力量开始从那些有理想、有信仰和富有献身精神的人汲取营养,渴望填补内心的“荒漠”,而“红色文化热”的兴起在某种程度上正好满足了人们这种心灵需求。

这一时期,红色小说的再版,红色电影的播放,红色之旅的推出,红色歌谣的传唱,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唤醒了储藏在人们心底美好的记忆。

当然,“红色文化”的升温和政府的倡导是完全分不开的。相对于当前社会的背景来说,它可以说是一种有益的探索。

民生周刊:红色文化的升温有何意义?

刘思敏:首先,从政治和文化角度讲,它对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深化革命传统教育将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

其次,红色文化的经济价值也是很显著的。大多数红色旅游目的地、红色景区地处经济欠发达的革命老区。发展红色旅游,可以使这些地区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因地制宜地培育和发展特色产业,把政治优势、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走上扶贫富民之路。早在10年前,“革命摇篮”井冈山就提出了“红绿结合”、“旅游兴市”的战略,“红色旅游”和“绿色旅游”的品牌业已树立起来,旅游业对当地财政的贡献率已超过35%。目前全国各地的红色旅游景区,每年旅游综合效益约为200亿元,全国每年参加红色旅游的游客已达1亿人次。红色文化带来的经济效益已经成为一批革命老区新的经济增长点和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

民生周刊:怎样将红色文化与当前中国人的生活、审美水平紧密联系起来,让它和现代文化更好地融合在一起?

刘思敏:红色文化的传承不能老是只局限在传统爱国主义教育的层次上,而需要更加关注、尊重、贴近人性,要能够给一代又一代人新鲜的、具有时代气息的东西。

以红剧为例,在节目形式和内容上,不仅要抓住中老年人,还要抓住青少年儿童。绝不能大而空,也不能庸俗化、低俗化,而要力求高雅的同时又要雅俗共赏,要严肃也要活泼,适合年轻人看的节目千万不能太教条化,要寓教于乐。纪录片应该用艺术去打动人,不能依靠直白的政治教条的语言去解说。这样的作品政治色彩太浓,只会让受众感觉累,被迫接受。

总而言之,弘扬红色文化当前更多的要注重和满足老百姓的需求,让他们自觉地去感受其中的韵味。

□编辑尹丽丽□美编王迪

猜你喜欢

红色旅游弘扬红色
弘扬爱国精神
红色是什么
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
红色在哪里?
东征村:红色旅游助力脱贫换新颜
红色旅游
追忆红色浪漫
开展红色旅游业务 提升老人生活品质
弘扬雷锋精神,既不左,也不右
弘扬雷锋精神 坚持与时俱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