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深度报道的思维方式
2011-05-03吴玉沛
吴玉沛
摘 要:深度报道起源于19世纪20年代的美国报刊,但在中国出现的时间并不长,但是其影响却超乎人们的想象,他被媒体作为市场竞争的突破口和重型武器。深度报道是社会变革的产物。所以一定程度上,深度报道是一个社会时代的缩影。深度报道发展至今,取得了成就,存在着问题,等待着被人们清醒地认识及探讨。
关键词:报纸;深度报道;思维方式
中图分类号:G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1)-03-0071-01
一、选择适合的报道角度把握三个方向
所谓“角度”,即看事情的出发点。对同一事物而言,如果站在不同的位置去观察它,就会产生不同的感觉,得出不同的结论。对于深度报道而言,好的角度,可以有效地体现报道核心,并且受到读者的关注。
如何选择合适的报道角度,要掌握以下几点:一是要和当前的社会大背景联系起来,不能停留在就事论事的程度上;二是要从普通读者的角度出发,报道写出来是给读者看的,不能高高在上;三是要善于以小见大,我们所报道的环境新闻是个大范畴,一些事情不太可能面面俱到,在一些事情的挖掘中,要善于做到以小见大。
二、具有吸引力的开头
深度报道篇幅都比较长,与消息写作中简短有力的直接式导语相比,深度报道的开头更需要能吸引读者的眼球,刺激起读者的好奇心,否则,如果开头乏味平淡,读者在看了开头之后,也就没兴趣继续读下去。
如何制作有吸引力的开头,大致归纳为以下三类:
展示矛盾冲突。在文章的开头把整个事件的冲突展示出来,让读者一看到就会在心里发出疑问: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情?事情如何进展。2007年12月11日5版的〈大闸蟹变局〉就是这样的一个开头:
阳澄湖大闸蟹青背、白肚、金爪、黄毛、体壮,色、香、味极佳,向来是中国人心目中的极品螃蟹,被誉为‘蟹中之王,市场上的价格至少是别处螃蟹的两倍以上。香港有关方面曾对阳澄湖大闸蟹的品牌价值进行评估,目前已经攀升到了22.1亿元。
就在阳澄湖大闸蟹面临大好前景的时候,苏州市政府却作出了‘阳澄湖大闸蟹,请为清洁水源让道的抉择,决定将阳澄湖围网养殖面积从8.06万亩一下子压减到3.2万亩。
特写具体场景。对一个具体场景进行细致描写,能起到引起读者注意力的作用。2008年5月6日〈谁动了神木的根〉开头采用了这样的方法:
当年过七旬的高永泽点燃一根烟、在院子里的砖石堆上坐下来时,下午的阳光正照在他背后的堂房废墟上,那里砖石乱堆、檩椽横陈。
“这是镇上干部让撬的,墙上到处都是裂缝,住着危险。”深深吸了一口烟的高永泽把手指向东边的院墙,“你看看那里就知道了”。低矮的墙体上,赫然散布着一道道虬曲的裂缝,下端直通地表。
暗示主题。通过对一件小事的描写来暗示一个大的主题,这是深度报道写作中经常使用的一种手法。往往能引起读者的巨大兴趣。如2007年12月21日5版的〈三不怕企业重生记〉开头:
2007年11月2日,当江苏省镇江市市长许津荣把果断关停金河纸业化学制浆行动方案提交给市委常委会拍板定夺之际,她就预感到:要有一场“动荡”发生!
三、鲜活的细节
如何进行鲜活的细节描写?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考虑:
抓取故事冲突中当事人的鲜活语言和画面。在事件发生过程中,当事人的语言往往会有鲜明的特点。当然在写作中不可能全盘照抄,而是要选取和事情发展有紧密联系、有个性的的人物语言,通过鲜活生动的语言,来让报道生动起来。比如2008年2月26日5版〈牛气企业停复开,七彩河畔累累伤〉中出租车司机的话语:
开车送记者的出租车司机很无奈地说,有时拉游客都不敢走工厂附近的路,“气味实在太刺鼻了,都不好意思,怕丢我们桂林人的脸。”
背景材料在报道中穿插运用。深度报道需要对事情进行深度挖掘,所以关注的不仅仅是当下发生的事情,还需要对历史背景进行回顾,这里就涉及到各种背景资料的运用,而这也是让文章变的生动鲜活的一个重要手段。在进行写作的过程中,要根据实际情况把背景穿插起来。
四、准确把关
(一)事实把关
1、对事实的把握必须真实、确凿,不留任何猜测或疑惑的余地。一般来说,采用“三角定位”法,尽力找到正、负、中三方立场的消息源,有利于避免“偏听偏信”,而慎用单个消息源、匿名消息源则有利于防止事实出错。南方周末2004年7月22日刊登报道《副市长跪向深渊》,文中称“有未经证实的消息称,李信已经把手上的款项转到了他在国外的儿子李昆名下”,后来,经记者调查发现李信的儿子根本不在国外,而在北京上学。本来一篇非常好的深度报道,就因为这个细节失真而影响了作品的整体质量,令人遗憾。导致其失实的原因恰在于未经证实的匿名消息源。
2、对事实的描述必须冷静、客观,不露明显的主观情绪和态度。一个成熟的深度报道者懂得如何克制情绪,在对新闻事实的描述过程中做到“深藏不露”,在文字叙述上完全不动声色。举一个反面例子,刊载于2006年1月12日南方周末的报道《“家丑”正在外扬》,本是一篇极具开拓性的深度报道稿件,文中描述两位纪录片工作者所处的社会边缘状态,深刻揭示了中国社会转型所呈现的复杂性与戏剧性。
(二)时机把关。何时发表作品也需要合理把握时机,避免因操之过急而带来不必要的风险。植根于特定社会的媒体必然要受到社会思潮与公众情绪的制约。在深度报道的操作过程中,从业者应该对报道之后可能引起的社会反响、公众情绪有所预估,对那些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或社会骚乱等负面效应的报道进行审慎把关,进行适当处理、选择合适时机,将报道可能产生的负作用降到最低。
参考文献:
[1]季宗绍.电视深度报道教程[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8).
[2]新闻快递,20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