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机班组“领头雁”
——记国电平庄煤业集团红庙煤矿二井综采队包机班班长李文仓
2011-05-03
包机班组“领头雁”
——记国电平庄煤业集团红庙煤矿二井综采队包机班班长李文仓
2010年12月26日,李文仓所在的包机班被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中华全国总工会、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联合授予“全国煤矿优秀安全班组”荣誉称号。而身为班长的李文仓代表全班组进京授奖,在人民大会堂受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亲切会见。
他在平凡的检修岗位上,以苦为乐,以奉献为荣,一干就是16个年头,用青春谱写了一曲无私奉献之歌。
业务娴熟,技术精湛
1995年7月,李文仓从平煤技校毕业后,被分配到二井综采队包机班组,当了一名钳工。他开始勤学苦练、虚心求教,精心研究机组的使用与维护、综采架子的维修与管理等技术本领,短短两年的时间他就掌握了150型号、250型号、375型号综采机组的全套维修技术,成为班组中一名不可缺少的技术人才。
2000年,李文仓主动担起了移动泵站变永久泵站的技术攻关任务。25高压接头软管改为硬管接头焊在高压钢管上,经潜心钻研、技术论证,他的这一技改被采纳。为了确保焊接效果,每个管路接头焊接他都亲自操作,投入生产后无论是焊接工艺还是使用效果都非常好,每月可节省20多根25胶管,节约成本2000多元,并且月产多出1000多吨煤,创造价值10多万元。
勤于思考,勇于创新
2005年,随着煤炭形势的不断好转,减人提效、降低成本、增加收入,成为煤炭企业热门话题,打造百万吨综采队迫在眉睫。“时间就是效益,效率就是生命”,这时已担任班长的李文仓更加努力工作,连班加点已经成了家常便饭。他每天带领工友们早7点就下井,对各种设备进行检修,10点30分准时交给小班正常割刀生产。为了节约成本,他主动承揽了综采队撤架子时使用的金属网编制工作,每天在完成井下工作后,他都组织包机人员返到井上编制金属网,并设计焊制了金属网编制架子,大大缩短了工时,以往工作面撤出所需600多片网要两三个月才能完成,技改后每次利用工余时间仅一个月时间就全部编完,为井口节省了费用支出,创造出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以前综采机组溜子用控制线时,电缆经常被挤断,不易查找,影响时间长,工作很被动,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他常常连班加点进行技术攻关,经常在井下机组旁一待就是十几个小时。通过查阅大量资料,获悉有一种数码载波设备可以解决这一问题,他经过多方联系,找到厂家买来这种设备进行安装试用,经过一段时间使用,效果非常明显,大大地降低了事故率,并实现了远距离操作控制,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他和工友们共同钻研,设计制造出液压底托,拉皮带机尾时可同时把150机头一并拉出,并通过液压可把150机头调整到适当高度,既节省了工时,又减轻了员工劳动强度。这一技术改造,把每次缩皮带需一个班减少到半个班,后半班还可以正常割一刀多煤,为全队提前55天完成百万吨奋斗目标的顺利实现做出了巨大贡献。
正是李文仓带领的这支综合技术素质强、检修速度快、能啃硬骨头的队伍,出色地完成了一个又一个综采设备的检修维护重任,使得承担全矿95%以上原煤生产重任的综采队原煤产量不断刷新,2010年更是以180万吨的成绩再创历史最高纪录,并且连续多年实现了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