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山深处的技改能手
——记山西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四台矿综采一队机电班长陈风杰
2011-05-03
矿山深处的技改能手
——记山西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四台矿综采一队机电班长陈风杰
陈风杰搞维修兢兢业业、一丝不苟,抓安全细致周到、照章行事,生活中满怀爱心、助人为乐。
精益求精搞维修
在2001年参加工作后,踌躇满志的陈风杰成了一名煤矿机电工人。他把大部分的时间用在学习技术上,在图书馆、阅览室经常看到他孜孜不倦的身影,机组旁他总是向师傅提问最多的一个徒弟,同时他加强实作演练,迅速为自己“充电”。采煤机性能复杂难懂,他就自费购买专业书籍,并对照图纸、实物查找每个零件的位置和作用,直到弄懂。几年下来,把采煤机的每个齿轮、每个螺丝都熟记于心,并能迅速准确地排除各类故障。随着时间的推移,陈风杰逐渐成为了队里的技术能手和骨干。
有一次在井下发现机组割煤时采煤机底托架产生抖动现象,既严重影响生产,又使零部件快速损坏。经和车间领导研究后,决定在底托架多加一组抗铁。经过试验,效果明显,从根本上解决了这一难题。当陈风杰看到机组电缆每次移动都需专人拖,而且电缆磨损也很快,为了尽快攻克这一“顽症”,他主动请缨,要求攻关。那段时间,别人都下班回家,他独自研究、分析,一干就是几个小时,每次都是一身汗、一脸油。工友们看见说:“慢慢搞,别着急,又不是一下两下可以解决的事”。最后,他想办法用一个小滑轮控制电缆。这样不仅节约了劳力,而且也消除了电缆的损耗,这一项发明下来每年可节约40万元费用。他还改造了EBJ-132SH油箱,每日可节约600多升油,每年节省费用60万元。
半夜下井对陈风杰来说是常事。2010年12月的一个深夜,劳累了一天的他又被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惊醒,电话是单位打来的,综采队机组出了故障,他二话没说,冒着严寒下了井。经过检查,发现是马达漏损。经过2个多小时的修理,机组恢复了正常生产。
兢兢业业抓安全
陈风杰也是全矿优秀的青年安全监督岗员。在抓安全上他处处把安全放在第一位,不忽视任何一个细枝末节。有时为了安安全全完成一项工作,他不惜跑断腿、磨破嘴、左叮咛、右嘱咐,直到任务完成,人员点齐后,他才最后一个出井。一次等车时,有一名工友顺手摘下安全帽,坐在地上。他发现后立即让其将安全帽戴上,并语重心长地对他说:“你的头有多硬,如果有一块零皮掉下来,砸在头上,那后果就不可想象,咱们搞下井工作决不能有一点侥幸。”在陈风杰的带领下,身边的工友和所在班组没有发生一起轻伤以上事故,他发现并带头处理各类重大安全隐患40多起,他所带的班组也自觉反“三违”,上标准化岗,干标准化活,争做安全带头人。
在生活中,陈风杰也是个热心肠。有一位姓白的老人一生无儿女,年老多病,丈夫早逝,每月只靠领取四百多元的养老金来维持生活。2010年的一天,老人因病晕倒在路边,陈风杰下班发现后及时将老人送去医院抢救,得知老人一生坎坷经历后,陈风杰决定与老人结成“一助一”帮扶对子。逢年过节他忘不了为老人粉刷房屋,贴春联、买蛋糕,平时,他抽空为老人劈柴、拉煤、担水、还经常为老人购买医疗用品,陪老人做运动。老人的邻居都羡慕不已,在陈风杰的帮助下,老人在生活上得到了帮助,精神上也得到了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