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生就业手续谋“瘦身”
2011-05-03邓凌原
□ 本刊记者 邓凌原
毕业生就业手续谋“瘦身”
□ 本刊记者 邓凌原
对就业手续施行“瘦身计划”,不仅是毕业生的心声,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北京市公安局人口管理处的工作人员正在办理毕业大学生的落户手续。户档转移、安置手续是毕业生要面对的一道难题。图/CFP
每年的七、八月都是毕业生办理离校手续的高峰期。当这些刚刚走出校门的学生正在为户口和档案的事情忙得焦头烂额之时,北京市人力社保局新闻科发布了一则消息,称北京市刚刚出台了《大中专毕业生离校后就业及人事档案管理办法》,并将于近期公布。
这一办法将为毕业生离校后的人事档案转移简化手续,去除体制和机制上阻碍毕业生就业的因素,促进其在不同地区、不同所有制单位之间的自主流动与就业,为毕业生畅通职业发展通道。
来自毕业生的疑问
“我的报到证丢失了,可以补办吗?需要办理哪些手续?”
“我的户口和档案已经派遣回原籍了,但是我现在在北京找到了解决户口的工作,请问怎样才能把户口和档案重新调回来呢?”
“我毁约了,报到证可以改派吗?”
“没有报到证就不能算工龄吗?”
北京师范大学就业指导中心的老师告诉记者,尽管学校已经放暑假了,但打电话进行咨询或者前来办理各项毕业手续的学生还是络绎不绝。就业中心每天都必须安排老师值班,为学生解答疑问,办理手续。
张一弦是北京某高校2010年的硕士毕业生,由于毕业时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她打算在北京复习一年,报考2011年的博士研究生。对于像她这样没有签订三方协议、确定就业意向的学生,学校通常会在毕业后将户口和档案派回原籍。由于报到和落户手续都必须由本人持身份证亲自办理,张一弦不得不买了一张回家乡福建的火车票,花了一个礼拜的时间办理了各项手续。2011年5月,当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取了博士研究生时,她又不得不重返老家,将户口和档案迁回北京。
“这一来二去的真是麻烦。为什么就业手续就不能进行简化,或者通过网络的手段进行办理呢?”张一弦道出了许多大学生的心声。
《报到证》之惑
据了解,目前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流程是这样的:第一步,毕业生通过各种方式选择好就业单位;第二步,确定就业意向后,毕业生与就业单位签订《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协议书》;第三步,学校、学校所在地派出所、教育行政部门根据《协议书》内容,将学生的档案、《户口迁移证》、《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报到证》分别转移、开具到单位所在地,学生到当地人事部门或教育部门报到,到当地派出所办理落实户口手续。
以上流程中,最繁琐、也最让学生头疼的就是派遣制度。记者了解到,当毕业生离校时,会收到学校发放的报到证。报到证一式两联,白联又称派遣证,在毕业生就业后就被收进档案,要承担记载转正定级、见习鉴定、工作经历等重要作用;而红联则发到毕业生手中,由毕业生在规定时间内携带《报到证》(红联)去就业单位报到,办理落户、接收档案等各项手续。《报到证》两联缺一不可,丢失只能开具证明,不可补办。
其实,现行的《报到证》与之前计划经济时的《派遣证》并没有实质性区别,行政管理内容没有变。唯一的区别在于现在的接收单位由自己去找,原来的接收单位由国家指令性安排派遣。
“高校派遣制度已经完全不能适应目前的毕业生就业情况。”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关系学院博士生李宏认为。“随着就业体制的市场化,就业渠道的多元化,现行的毕业生三方协议、派遣、报到证等与现行的《就业促进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存在不协调现象。”在2010年10月举行的第十七届全国副省级城市毕业生就业工作联席会议上,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就业促进司副巡视员尹建堃表示,《报到证》原本附加的许多职能完全可以被毕业证、就业协议书或劳动合同所取代。
手续“瘦身计划”
据了解,《报到证》制度成为影响毕业生顺利就业的“绊脚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阻碍了毕业生去一些中小企业、民营单位就业。因为这些单位不愿意与学生签订三方协议,只愿意签劳动合同,部分用人单位嫌手续麻烦而不愿意招聘应届毕业生。
其次,造成人档分离的现象。按规定,未能落实接收单位的学生的户口、档案在离校之后要转回生源地(或存放学校),一年后才能转正定级,之后档案方可流动。而学生毕业后的实际就业地往往不在户档所在地,这就会给毕业生日后办理婚育证明、政审、职称、社会保险等各种手续带来不便。
第三,《报到证》的办理和改签手续非常繁琐。一旦毕业生今后换工作,档案就要随着他的人事关系转移,如果没有《报到证》,或《报到证》和其他材料内容不符,单位或人才中心就会拒绝接收档案。
北京市人力社保局新闻科负责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今年将研究办法,解决《报到证》在毕业生就业过程中产生的种种问题。目前的想法是,要求人才、职介部门不得以档案袋中没有《报到证》为由拒收毕业生档案。对于拥有独立人事权、自行保管员工档案的机关或企事业单位,也将理顺关系,通过其它的档案材料证明毕业生的毕业时间,而不再以《报到证》为唯一的证明材料。
北京某高校一位负责毕业生管理工作的老师认为,对就业手续施行“瘦身计划”,不仅是毕业生的心声,也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 编辑于俊霞□ 美编阎 瑾